野魔芋

野魔芋

野魔芋(學名: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lume)是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3-4厘米,頂部下凹,邊緣有圓錐形芽眼。葉柄長20-50厘米;葉片3裂,Ⅰ次裂片長23厘米。佛焰苞長約12.5厘米,直立。肉穗花序長為佛焰苞的2倍,雌花序長2-3.5厘米,雄花序長4厘米;附屬器長10-15厘米。漿果長6-7毫米。花期7月。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中國江西、福建、廣東及沿海島嶼等地有引種。通常生長於次生植被、森林邊緣、灌木、柚木林、村莊花園和陰涼處。

野魔芋通常用作食物和傳統藥物。野魔芋的塊莖和嫩芽,可以通過烹飪減少草酸含量來食用。此外,塊莖還可加工成麵粉,廣泛用於各種食品中。有時野魔芋也作為觀賞植物種植。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直徑3-4厘米,頂部下凹,邊緣有圓錐形芽眼,具小球莖,光滑,淺綠色或綠色。葉柄長20-50厘米,有灰色或淡綠色斑塊;葉片3裂,Ⅰ次裂片長23厘米,二歧分叉;Ⅱ次裂片羽狀分裂,最後的裂片互生,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漸尖,基部極下延;Ⅰ次裂片上的基生裂片卵狀披針形,無柄,不下延,長2-3厘米,集合脈靠近邊緣。鱗葉披針形,包住花序柄。花序柄長25-30(-50)厘米,具粉綠色或灰色(江西、福建標本)斑塊。
佛焰苞長約12.5厘米,寬4-5厘米,直立,長圓狀卵形,漸尖,內面白色,外面具斑塊,邊緣玫紅色。肉穗花序長為佛焰苞的2倍,雌花序長2-3.5厘米,雄花序長4厘米;附屬器長10-15厘米,粗2.5厘米,長圓錐狀,基部稍增粗,草黃色或赭黃色。子房綠色,扁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頭圓錐形,分裂。漿果倒卵圓形,長6-7毫米。花期7月。

近種區別

該種肉穗花序長為佛焰苞的2倍,頗似磨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但附屬器草黃色或赭黃色,花柱比子房短;磨芋的附屬器暗紫色,花柱與子房近等長。該種與蛇槍頭Amorphophallus mellii Engl.)的區別在於:蛇槍頭的佛焰苞和花序較小,肉穗花序與佛焰苞近等長,花柱長於子房。

生長環境

通常生長於次生植被、森林邊緣、灌木、柚木林、村莊花園和陰涼處。該物種可以在海拔150-550米的遮蔽處或開闊地生長。遮蔭可達50-60%,可增加塊莖產量。其生長的最佳平均溫度範圍為25-35℃。喜濕潤的沙質黏土質地,pH值為6-7.5,不適合在黏質質地上種植,因為會抑制塊莖的發育。該物種還需要具有高腐殖質含量的排水良好的土壤條件(排水良好)。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小巽他群島)和菲律賓。中國江西、福建、廣東及沿海島嶼等地有引種。
野魔芋
野魔芋原產地

繁殖方法

通過種子繁殖繁殖或使用塊莖或塊莖進行無性繁殖,以及組織培養。

主要價值

野魔芋通常用作食物和傳統藥物。野魔芋的塊莖和嫩芽,可以通過首先烹飪來減少草酸含量來食用。此外,塊莖還可加工成麵粉,廣泛用於各種食品中。有時野魔芋也作為觀賞植物種植。野魔芋具有經濟價值,因為塊莖中含有葡甘露聚糖,但含量低於其近親花魔芋香港魔芋在食品工業中,葡甘露聚糖用作增稠劑、膠凝劑、乳化劑和穩定劑。葡甘露聚糖還可以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減少肥胖,預防和抑制癌症,減輕憩室病的臨床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