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種

野生種,它和突變也是相對來說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是把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個體,也就是非人工誘變的,作為野生型,那么它所攜帶的就是野生型的基因組。但事實上,自然界本身就發生了很多的突變,然後進行選擇,得到的同一個物種會有許多不同的生態型,通常是取自不同的產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野生種
  • 定義:攜帶野生型的基因組
  • 區別:PCR鑑定
  • 相互作用: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基本介紹,定義,怎么區別,相互作用,基因相互作用,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也稱為遺傳因子。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並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
野生型基因:在自然群體中往往有一種占多數座位的等位基因,稱為野生型基因。與之相對的是突變型基因.
突變型基因: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間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過突變產生。相對於野生型基因,稱它們為突變型基因。
基因有兩個特點,一是能自我複製,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二是基因能夠“突變”,突變大絕大多數會導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變。非致病突變給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選擇中被選擇出最適合自然的個體.

定義

其實沒那么麻煩,野生種和突變也是相對來說的。在目前的研究中是把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個體,也就是非人工誘變的,作為野生型,那么它所攜帶的就是野生型的基因組。但事實上,自然界本身就發生了很多的突變,然後進行選擇,得到的同一個物種會有許多不同的生態型(ecotype),通常是取自不同的產地。對於同一個基因,不同生態型的序列會不一樣,但都是野生型的。

怎么區別

是在相同的生態型背景下進行的,突變基因在序列上會有單一核苷酸位點突變,或者缺失增多,等。對於已經測序的序列可以通過PCR鑑定,但是對於沒有測序的物種可以用比較傳統的一些方法,比如酶切長度多態性來區別。

相互作用

生物的一切表型都是蛋白質活性的表現。換句話說,生物的各種性狀幾乎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所謂相互作用,一般都是代謝產物的相互作用,只有少數情況涉及基因直接產物,即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基因相互作用

依據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性質可以將它們歸納為:
互補基因。若干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時存在時才出現某一性狀,其中任何一個發生突變時都會導致同一突變型性狀,這些基因稱為互補基因。
②異位顯性基因。影響同一性狀的兩個非等位基因在一起時,得以表現性狀的基因稱為異位顯性基因或稱上位基因
累加基因。對於同一性狀的表型來講,幾個非等位基因中的每一個都只有部分的影響,這樣的幾個基因稱為累加基因或多基因。在累加基因中每一個基因只有較小的一部分表型效應,所以又稱為微效基因。相對於微效基因來講,由單個基因決定某一性狀的基因稱為主效基因。
修飾基因。本身具有或者沒有任何表型效應,可是和另一突變基因同時存在便會影響另一基因的表現程度的基因。如果本身具有同一表型效應則和累加基因沒有區別。
抑制基因。一個基因發生突變後使另一突變基因的表型效應消失而恢復野生型表型,稱前一基因為後一基因的抑制基因。如果前一基因本身具有表型效應則抑制基因和異位顯性基因沒有區別。
調節基因。一個基因如果對另一個或幾個基因具有阻遏作用或激活作用則稱該基因為調節基因。調節基因通過對被調節的結構基因轉錄的控制而發揮作用。具有阻遏作用的調節基因不同於抑制基因,因為抑制基因作用於突變基因而且本身就是突變基因,調節基因則作用於野生型基因而且本身也是野生型基因。
微效多基因。影響同一性狀的基因為數較多,以致無法在雜交子代中明顯地區分它們的類型,這些基因統稱為微效多基因或稱多基因。
背景基因型。從理論上看,任何一個基因的作用都要受到同一細胞中其他基因的影響。除了人們正在研究的少數基因以外,其餘的全部基因構成所謂的背景基因型或稱殘餘基因型。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1932年H.J.馬勒依據突變型基因與野生型等位基因的關係歸納為無效基因、亞效基因、超效基因、新效基因和反效基因。
①無效基因。不能產生野生型表型的、完全失去活性的突變型基因。一般的無效基因卻能通過回復突變而成為野生型基因。
②亞效基因。表型效應在性質上相同於野生型,可是在程度上次於野生型的突變型基因。
③超效基因。表型效應超過野生型等位基因的突變型基因。
④新效基因。產生野生型等位基因所沒有的新性狀的突變型基因。
⑤反效基因。作用和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對抗的突變型基因。
鑲嵌顯性。對於某一性狀來講,一個等位基因影響身體的一個部分,另一等位基因則影響身體的另一部分,而在雜合體中兩個部分都受到影響的現象稱為鑲嵌顯性。

資料來源

中國數字科學館
知網空間
知識詞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