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種系發生學,發現及命名,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物種學史
在1981年,Eddie Cole在美國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發現它們的化石,並於1986年由彼得·達德森(Peter Dodson)所命名。模式種是拉莫斯愛氏角龍(A. lammersi),屬名是以Eddie Cole的妻子Ava來命名,而種名是為紀念發現化石土地的地主Lammers家庭。這些化石是散布在一個河道沉積層,有可能是這隻愛氏角龍死後,屍體被河流沖刷到沙洲。
野牛龍的化石發現於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中晚期,約7500萬到7000萬年前。同期的恐龍包括:基礎鳥腳下目的奔山龍、鴨嘴龍科的亞冠龍、慈母龍及原櫛龍、甲龍科的埃德蒙頓甲龍及包頭龍、暴龍科的懼龍,以及小型的獸腳亞目斑比盜龍、縴手龍及傷齒龍,反鳥亞綱的鳥龍鳥,及角龍科的短角龍及河神龍。野牛龍生活於溫暖及半乾燥的的季節性環境。其他與野牛龍一同發現的化石包括有雙殼綱及腹足綱,野牛龍的骨頭被認為是埋在淺湖之中。
體長:13英尺 體重:1噸
種系發生學
野牛龍在尖角龍亞科中的種系發生學位置有些爭議,這是由於野牛龍頭顱骨有幾個過渡性的特徵,它們的最近親應為尖角龍及戟龍,或是河神龍及厚鼻龍。後來有假說指出野牛龍是厚鼻龍族演化過程中的最早期物種,其後為河神龍及厚鼻龍,鼻角逐漸演化成圓形隆起,而頭盾亦發展得更為複雜[4]。不論哪一個假說是正確的,野牛龍似乎是在尖角龍亞科演化的中間位置。
發現及命名
野牛龍是於1995年由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正式描述及命名,他也把相同屍骨層的其他化石命名為河神龍。
愛氏角龍在角龍科內的位置不詳。它是小型的角龍科恐龍,有著實心的頭盾,但沒有其他角龍科的洞孔,所以它可能是三角龍的祖先,或是在尖角龍亞科及角龍亞科之間。
形態特徵
野牛龍是草食性恐龍,身長估計可達6米長。野牛龍通常被描繪成有一個低矮、大幅向前彎的鼻角,就像一個開瓶器,不過這個角可能只在成體中才有。野牛龍與有明顯額角的角龍科(如三角龍)不同,它的額角是低、圓形的。在較小型的頭盾頂端有一對大的尖角伸向背部。
野牛龍及其他的尖角龍亞科(如厚鼻龍及尖角龍)都是群居的動物,就像現今的美洲野牛或角馬。相反地,開角龍亞科(如三角龍及牛角龍)通常被發現的是單獨的化石,因此它們被認為是獨居的動物,不過有足跡化石推翻這種假說[3]。就像其他的角龍科,它有複雜的齒系可以咬碎最粗糙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