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物理名詞)

重量(物理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通常認為,重量是物體受重力的大小的度量,單位是牛頓。它是一種物體的基本屬性。在地球引力下,質量為1公斤的物質的重量為9.8牛頓。

重量的最初概念來自於人們日常生活的感受,手提物體,手會感到沉重;繩子下端系一物體,細繩會被拉直;兩頭支起的水平簿板,中間放上物體會變彎,該板彎得越厲害,說明板上的物體越重。人們習慣上把這種向下的沉重作用叫重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量
  • 外文名:weight
  • 拼音:zhòng liàng
  • 符號:G
詳細解釋,物理概念,基本介紹,計算公式:,單位,術語現狀,多重意義,停用原因,物質在太陽系中的重量,

詳細解釋

因地心吸引力強弱,在地球上的緯度和高度大小各有不同,物體重量也微有差別,在兩極比在赤道大,在高處比在低處小。同一地區,吸引力同,物體重量亦同。

物理概念

基本介紹

物理學界過去的提法察鍵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物體所受重的大小,稱為“重量”。
地球表面上的物體,除受地球對它的引力作用外,由於地球的自轉,還將受到慣性離心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合力的台整背大小稱為該物體的重量。
重量作為一個物理概念,各教科書說法不一,造成了“一詞多意”的混亂現象。例如,重量就是重力;物體的重量就是地球對該物體的萬有引力;重量即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是物體靜止時,拉緊豎直懸繩的力或壓在水平支持物上的力。上述幾種講法,有的強調重量即重力,朵墓刪是矢量,本質是引力。有的強調重力不是矢量,重量是重力的大小,是標量。還有的是以測量法則作為重量的定義。這些不同的定義只是解釋的不同而已,談不到對與錯。

計算公式:

質量與重量換算公式:
重量
其中W為重量,m為質量,g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於地球表面約為9.8m/s。

單位

質量為1千克的物質受到外力9.8牛頓時所產生的重量稱為1千克重。一般常用質量單位來代替重量。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t)等。在中國舊時用作為重量單位。盎司克拉等也作為重量單位。

術語現狀

多重意義

一、認為重量就是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購買一些東西,常說它們的重量是多少公斤。這裡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因為售貨員使用的台秤或桿秤,跟天平一樣都屬於槓桿類量具,只能測量物體的質量。另外,我們買一些東欠滲循鑽西往往關心的也是所含物質的多少。也就是關心質量的大小,況且公斤和斤也都是質量的單位,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是質量。
二、把重量直接定義為束采婚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
美國《PSSC物理》一書中規定:“一個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重量。”
在中國,沒有把重量直接定義為萬有引力,但把重量當作萬有引力在套用,仍是十分普遍的。比如說重力(即重量)充當人造衛星的向心力,又比如說,物體在月球上的重量是它在地球上重量的六分之一;上述各用語中講到的重量,實際上都是萬有引力
三、認為“重量就是重力”高中物理甲種本第一冊P10指出:“地球上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這種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也常常叫做重量”。全日制十年制高中物理課P11也指出:“重力就是重量。”
蘇聯物理學家C·哈依金的《力》中就是這樣定義重量的:“物體作用於相對地球靜止的懸點或台上的力,叫做物體的重量。”這種講法比較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按這種講法,重量作為一種力,屬於接觸力,是彈性力。重力則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沿地球緯度平面,指向地軸,充當物體隨地球自轉所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屬於非接觸力,是場力。由此可見,重量和重力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力。
當物體向上或向下作加速運動時,物體的重量就會出現增大或減小,這種現象稱為物體的“超重”或“失重”。當物體以加速度等於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時,物體就會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這時物體的重量為零。而此時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不會為零的。

停用原因

重量這一概念的多重意義,給教學、科研以及國際交往,帶來不便,由於質量、萬有引力煮朽尋臘、重力都有自己明確的定義,直接利用這些概念足以很好地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重量概念已無實際意義。因此,國際計量大會建議在科學用語中,取消重量概念。考慮到日常生活中,重量實質上是質量的事實,決定把日常生活中的重量看作是質量的同義詞或慣用語。
在1984年1月20日國家計量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附註7中也說: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但是,質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個物理概念,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物體的重量是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為了避免質量和重量的混淆,所以,教科書中不再使用“重量”一詞。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國小教材一律按國務院命令,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重量這一概念也應當從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物質在太陽系中的重量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 相同質量的物質受到引力大小的不同,所產生的重量也不同,以下列出質量1公斤的物質在太陽系各星球上所測得的相對承戶提重量:
水星 3.76N
金星 9.03N
地球 9.81N
月球 1.62N
火星 3.8N
木星 23.4N
土星 11.6N
天王星 11.5N
海王星 11.9N
蘇聯物理學家C·哈依金的《力》中就是這樣定義重量的:“物體作用於相對地球靜止的懸點或台上的力,叫做物體的重量。”這種講法比較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按這種講法,重量作為一種力,屬於接觸力,是彈性力。重力則是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沿地球緯度平面,指向地軸,充當物體隨地球自轉所作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屬於非接觸力,是場力。由此可見,重量和重力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力。
當物體向上或向下作加速運動時,物體的重量就會出現增大或減小,這種現象稱為物體的“超重”或“失重”。當物體以加速度等於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時,物體就會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這時物體的重量為零。而此時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不會為零的。

停用原因

重量這一概念的多重意義,給教學、科研以及國際交往,帶來不便,由於質量、萬有引力、重力都有自己明確的定義,直接利用這些概念足以很好地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保持重量概念已無實際意義。因此,國際計量大會建議在科學用語中,取消重量概念。考慮到日常生活中,重量實質上是質量的事實,決定把日常生活中的重量看作是質量的同義詞或慣用語。
在1984年1月20日國家計量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附註7中也說:人民生活和貿易中,質量習慣稱為重量。”但是,質量和重量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兩個物理概念,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物體的重量是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為了避免質量和重量的混淆,所以,教科書中不再使用“重量”一詞。1986年1月1日起大中國小教材一律按國務院命令,使用法定計量單位,重量這一概念也應當從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物質在太陽系中的重量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 相同質量的物質受到引力大小的不同,所產生的重量也不同,以下列出質量1公斤的物質在太陽系各星球上所測得的相對重量:
水星 3.76N
金星 9.03N
地球 9.81N
月球 1.62N
火星 3.8N
木星 23.4N
土星 11.6N
天王星 11.5N
海王星 11.9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