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眸

由於眼珠子顏色淺,看上去就象是大瞳孔套小瞳孔,所以叫重瞳。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重瞳”的記載。重瞳即“一目兩眸”,也有人認為是“白內障”。

基本介紹

  • 別稱:雙眼、重瞳
  • 中醫病名:白內障
  • 常見發病部位:眼睛
  • 傳播途徑:不傳染
醫學解釋,人物例子,帝王將相,權臣名人,其他,資料出處,

醫學解釋

是重瞳,就是兩個瞳孔。
重眸
原因是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從O形變成∞形,又叫對子眼,現代醫學認為是早期白內障的現象。

人物例子

帝王將相

上古的舜、楚霸王項羽以及大詞人李煜都是“重瞳”,重瞳最可能是哪一種病理現象。
古代相術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著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徵。本文特考證一些重瞳的記載,其中一些資料來源於網上。
關於重瞳,最出名的是兩個,第一個是舜,第二個是項羽。他們都是帝王級的人物。不過舜有頑父劣弟,而且死因也很可疑;項羽雖稱西楚霸王,終亡於垓下。結局也不怎么樣。
晉文公重耳據說也是重瞳。一般正史都強調重耳駢脅,也就是肋骨連成一片。重耳奔走諸國,晚年才回國,結局還可以。
李煜也是重瞳,但只有一邊。李煜字重光就是這么來的。當然李煜的遭遇也不怎么樣。
曾為符堅大將,鎮守西域,後來開國後涼的呂光也是重瞳,也算是個皇帝吧。不過這個說法的出處也很可疑,居然只有《佛祖歷代通載卷》有載。
五代十國的北漢劉崇(又名劉旻),後漢高祖劉知遠弟,也是重瞳。說起來這個人也是我們應該記住的。郭威劉崇之子,改北漢為周之後,劉崇據晉陽為都,建立北漢,並諂媚於契丹,自稱“侄皇帝”,丟盡劉氏之顏面。和後晉的沙陀人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一樣,成為遼朝的附庸。
明玉珍隨州(今湖北隨縣)人,農民出身,本姓,後改姓明,元末大夏政權的創建者。參加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任統軍元帥。作戰勇猛,右眼負傷失明。後占有四川,因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他自稱隴蜀王,與陳友諒決裂。後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年號天統。
造反唯一成功,而且還不是短命政權的重瞳子,似乎只有明成祖朱棣。但這也是野史。小說《續英烈傳》中曾記載過。
另外有人提到,但沒有查到明確出處的還有:王莽黃巢
--------------------------------------------------------------------------------

權臣名人

以上說完了帝王級的人物,下面看看一些重瞳的權臣和名人。
使得“天雨粟,鬼夜哭”造字的蒼頡,據王充說是“四目”[8][9],不過可信度不高。
南朝雖無政績但位高人臣的沈約[10],亦以文彩著名,對聲律研究很高。
隋朝大將魚俱羅[11],武藝驚人,在《興唐傳》中是打死唐朝第一大將李元霸的人。後來隋煬帝懷疑他的重瞳異相,加上其他的原因,被處斬。也算是死於重瞳的。
--------------------------------------------------------------------------------

其他

其他有過描述而沒有查到出處,以及出處不可靠的還有:
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張巡
五代後梁康王朱友孜,據說也有重瞳,頗自負,意謀反,被誅
永樂中楚王子
張奎光(道統後東方第十八代祖,號天然古佛)
智顗(佛教天台山高僧)
這種影響也見於小說,如《粉妝樓》中有一個“獨眼重瞳魯豹雄”。《水滸傳》中的皇甫端也是“碧眼重瞳。
其實看來,重瞳也不是什麼多好的相貌,上面多數人下場也很可憐。
--------------------------------------------------------------------------------

資料出處

[1]《史記項羽本紀贊》:“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
[2]唐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3]《東周列國志》狐突喚其次子狐偃至前,謂曰:“重耳駢脅重瞳,狀貌偉異。又素賢明,他日必能成事。…”
[4]《新五代史》卷六十一:“煜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
[5]《佛祖歷代通載卷七》“後涼呂光(字世明。洛陽氐人也。父婆婁。仕苻堅官至太尉。生光身長八尺四寸。目有重瞳。王猛見而異之。舉以為將。率兵七萬西征。降者四十餘國。至龜茲獲羅什。聞堅死據姑。俱臧稱涼州牧。立十年)”
[6]《新五代史》卷七十:“劉旻,漢高祖母弟也。初名崇,為人美須髯,目重瞳子。”
[7] 明·郎瑛《七修類稿》:“明玉珍,隨州人,長八尺,重瞳,弓兵之首也。”
[8] 王充《論衡 骨相篇》:“倉頡四目”
[9]《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10] 《佛祖歷代通載卷九》“約字休文。婺州東陽人。左目重瞳。腰有紫志。”
[11] 《隋書·魚俱羅傳》(卷六四):“魚俱羅,馮翊下邽人也。……俱羅相表異人,目有重瞳,陰為帝之所忌”
註:資料來源於百度知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