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辦學目標,辦學特色,組織結構,學科與專業,師資隊伍,教學科研,創新創業,產教融合,國際交流與合作,黨建團建,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實驗實訓,學術科研,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校徽,校訓,校歌,所獲榮譽,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2001年,重慶商學院融智學院由重慶商學院申報成立並於當年招生,2001-2004級學生均在重慶工商大學五公里校區就讀。
2002年,重慶商學院與渝州大學合併為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商學院融智學院隨之更名為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
2003年12月,經教育部批准為全日制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
2005級開始,學生入學就讀於沙坪壩區井口鎮先鋒街校區(原重慶工商大學C區)。
2011年,增列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同年,經濟系成立。
2015年,學校整體搬遷入駐巴南新校區(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尚文大道906號)。
2016年10月,學校下設各系改名為學院;11月,獲批為重慶市第二批整體向套用型轉變試點高校。
2018年9月,入選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首批試點院校。
2020年12月,教育部同意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轉設為重慶財經學院,同時撤銷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的建制。
2021年1月,學校舉行重慶財經學院揭牌儀式。
2021年9月,獲批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1個教學單位,開辦41個全日制本科專業。
學科建設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重慶市高等學校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師資力量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專任教師650餘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500餘人,占總數78%以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250餘人,占總數的40%以上。建有校級教學團隊19個、教師工作室11個。學校長期聘請其他高校學者、行業企業專家為學生開展學術講座和實踐教學指導;柔性引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第三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巴渝學者(青年學者)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20餘人。
教學建設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3項,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項,重慶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80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12項);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項目5個、重慶市特色專業5個、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1個,重慶市一流課程17門,重慶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5門。
類別 | 名稱 |
---|
| |
| 土地資源管理、經濟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物流管理、軟體工程 |
| |
| |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建有學生創業實訓孵化基地,已入住學生團隊項目74個,師生共創項目18個,參與學生1000餘人,已孵化公司23家。近年來,學校在創新創業相關賽事中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總計84項,其中包括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
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市級銀獎、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全國銅獎、第四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三等獎等。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學校共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三等獎5項,出版自編教材34部。
截至2021年1月,學校先後有1100餘名學生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榮譽;近5年學生參加全國性學科專業競賽累計獲獎350餘項、800餘人次,在創新創業相關賽事中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總計53項;2015級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2班團支部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榮譽稱號。
項目名稱 | 獲獎類別 |
---|
從“三角形”到“三稜錐”:民辦本科高校首席教授制教學系統構建與實施 | |
基於“學科—專業—課程”協同的內陸國際新金融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 |
辦學目標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做產教融合先鋒,建新型財經名校”的辦學願景,遵循“夯實基礎、以人為本,融合產教、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健體、博學、篤行”校訓,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和產教融合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套用型財經大學而努力。
辦學特色
在20年的辦學中,學校積澱形成了新財經集聚發展和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兩大特色。
新財經特色:在傳統優勢學科領域重點打造以金融科技為引領的新金融專業群,以智慧型會計為支撐的數智財稅專業群、以國際供應鏈為抓手的現代物流專業群;在新工科領域加快構建以產教融合為核心的軟體服務外包專業群和人工智慧套用專業群,積極培育以會展和新媒體融合的文化創意專業群、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智慧城市管理專業群,通過相關專業調整、最佳化與升級,面向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和區域發展,構建七大特色專業群,為重慶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產教融合特色:學校充分利用體制機制的靈活性,探索出校企共建“教學項目、訂單班、專業、產業學院和產業園”等合作辦學新機制,形成“五維遞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將強力推進校地合作,實現學校與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繼續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組織結構
類別 | 名稱 |
---|
| 黨政辦公室(含檔案館)、黨群工作部、黨委宣傳部、組織人事部、教務處(含圖書館)、學生工作部(含學生處、團委、保衛處、校友辦公室)、科研處、招生就業處、產業辦公室、財務處、國際合作交流處、信息化辦公室、教育商學院、後勤基建處、評建辦公室等 |
| 會計學院、金融學院、財富管理學院、物流工程學院、軟體學院、經濟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國際商學院、訊飛人工智慧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 |
學科與專業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0餘人,有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文學和藝術學5個學科門類,有重慶市高等學校“十四五”市級重點學科金融學科。十四五期間,學校將全力打造1+2+2重點學科體系,支撐套用型學科生態體系建設。學校開設有41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金融學和會計學2個專業是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學、物流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軟體工程、土地資源管理等7個專業是重慶市一流專業建設點;經濟學、金融學、物流管理、會計學和軟體工程5個專業是重慶市特色專業;金融學學科專業群是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60餘人,專任教師中碩士及以上學歷500餘人,占總數78%以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250餘人,占總數的40%以上。學校長期聘請其他高校學者、行業企業專家為學生開展學術講座和實踐教學指導。
學校柔性引進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20餘人;學校自主培養重慶英才名家名師、巴渝學者青年學者、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重慶中青年骨幹教師、重慶高端會計人才等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20餘人;1人獲評2022年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
教學科研
近年來,學校共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獎5項,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新金融智慧學習工廠(2020)”項目首批試點院校之一;學校12名專家學者入選重慶市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首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名單,涵蓋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專業設定與建設等9個專業委員會;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5項,重慶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項,重慶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95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15項);獲批重慶市一流課程25門,重慶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7門,“課程思政”教學團隊5個,“課程思政”教學名師2名;獲批重慶市虛擬教研室1個,建有校級教學團隊19個;出版校本教材34部。2016年11月,學校獲批為重慶市第二批整體向套用型轉變試點高校(渝教計發﹝2016﹞12號)。
近年來,學校獲批重慶市重點實驗室1個(信息技術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點實驗室1個、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重慶市人工智慧科普基地1個、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團隊1個、重慶市高校科技創新研究群體1個、與大型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5個;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全國教科規劃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超200餘項;承擔企事業單位委託課題150餘項,科研經費達1500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900餘篇,其中全球高被引論文2篇;出版學術專著40餘部;授權發明專利12項;授權軟體著作權39項;近20餘項決策建議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
創新創業
學校把產業需求側對人才支撐、技術支撐、文化支撐和思想支撐的需求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著力點,打造了系統化、全過程、進階式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和實踐訓練體系。建有“四平台兩基地一中心”的特色眾創空間孵化基地,開放了共享、共治、互助的學生創新創業一站式綜合科創服務平台。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中,學校成為重慶市教委和重慶市科技局“眾創空間”的雙授牌單位、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首批會員單位。累計入駐學生團隊項目87個,師生共創項目42個,參與學生6600餘人,目前已孵化公司29家,並打造了多項具有地區影響力、社會服務性的校政合作社會治理典型項目、技術振農典型項目、前沿探索典型項目、鄉村振興項目,其中社會治理典型項目截至目前已為34所學校提供專業服務,獲得多位政府部門領導人認可與16所高校推薦,受到學習強國、新華網、人民網等媒體報導245次。
近年來,學校在創新創業相關賽事中獲得市級及以上獎項總計171項,其中包括第八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市級金獎、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市級銀獎、第十二屆、第十三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全國銅獎、第四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三等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市特等獎等。
產教融合
學校與譽存科技、重慶直通國際物流和信永中和會計事務所等百餘家企業,與重慶市多個區縣相關政府部門,與重慶市進出口商會、重慶市會計師協會和重慶市信用建設促進會等多個行業協會,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個高校在渝校友會等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合作關係。充分利用體制機制的靈活性,探索校企共建“教學項目、訂單班、專業、產業學院和產業園”等合作辦學新機制,形成“五維遞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新模式。分別與企業合作開辦了開源會計卓越人才班、跨境電商人才孵化班、直通英才班、信永中和審計卓越人才班、德勤班、融創物業管理定向班、華宇菁英班等多種訂單班。
學校在校企共建專業基礎上,聚焦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探索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模式,先後建立訊飛人工智慧學院、中軟國際大數據現代產業學院2個產業學院,積極發展新工科。通過新工科的建設賦能傳統商科的改造升級,先後建立中新金融科技現代產業學院(首批市級示範性產業學院)、中新國際貿易與供應鏈產業學院(中新互聯互通重點項目)、用友新道智慧型會計產業學院(全市首個智慧型會計產業學院)3個現代產業學院,努力打造重慶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標桿,力爭實現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的新突破。充分融合新加坡在金融、現代物流等領域的資源,發揮好科大訊飛、用友新道等世界100強企業的引領作用,面向重慶對大數據智慧型化、數字經濟和新金融、智慧型會計、現代物流及供應鏈等領域的需求,培養大批適應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特別發揮舉辦方旗下新鷗鵬科教城的資源優勢建設產教融合實驗園,加速優質企業鏈在產業園的有效集聚,實現了從基地在外到基地自建、從校企隔離到引企入校、引園入校的根本性轉變。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植根重慶、服務西部、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開放辦學思路,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已先後與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馬里、貝寧和紐西蘭等17個國家的30餘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開設有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學本碩連讀項目、直通法國高商精英本碩連讀項目及多個海外知名高校的研習、實習及交換生項目。此外,學校同時開設有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以及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等3個財經類國際項目班。
黨建團建
學校建立了黨建與師德師風建設相融合、黨建與思政課程及課程思政改革相融合、黨建與全員育人相融合的工作機制。學校黨委在2012年獲得重慶市委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20年被重慶市教委指派為重慶市巴南區和大渡口區高校思政課手拉手共建組長單位。
學校堅持發揮黨建帶團建作用,成立了大學生黨員服務站,加強學生組織、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學校財富管理學院學生黨支部被評為“全國樣板支部”創建單位、學校團支部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活力團支部”、學校團委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學校團委被評為“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
人才培養
學校累計向社會輸送畢業生2萬餘人。近年來,學生在“網際網路+”、“挑戰杯”、“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等各類重大賽事中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520餘項,全國獎項150餘項。
近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超過90%以上。畢業生順利簽約全國各大銀行、證券公司、黨政機關等大型企事業單位。此外,部分畢業生成功考取了倫敦大學學院、英國愛丁堡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曼徹斯徹大學、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湖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生。
信息化建設
學校大力發展信息化與智慧校園建設,校園網已實現雙線路萬兆骨幹、千兆到桌面終端,並全面支持IPv6訪問,有線網路信息點達1.7萬個,無線網路信號在重點區域達到全覆蓋。校園網分別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教育網連線,出口頻寬總量達10Gbps。
學校建成了由統一身份認證及訪問控制、一站式業務服務門戶與辦事大廳、主數據倉庫與數據中心構成的智慧校園平台,並在此基礎上集成套用了各類業務信息系統。學校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著力實施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支撐教育教學改革。學校部署了由學堂雲網路教學平台、雨課堂智慧課堂系統、智慧型互聯黑板系統組成的智慧教學平台項目,實現了極大區別於傳統教學組織形態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
學校先後獲評“重慶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和“重慶市首批智慧校園建設示範學校”,多次承辦各類教育信息化研討會並接待其他高校來我校學習交流信息化建設經驗。
實驗實訓
學校現有各類實踐場所170個。其中,校外實踐實習基地128個,建有一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管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包括數量經濟分析實驗室、企業經營與財務決策線上博弈實訓室、社會經濟調查分析實驗室、物流綜合實訓室、國土房產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新媒體藝術綜合實訓室、土地測繪實訓室、國際貿易實驗室、數字媒體藝術繪畫工作室、工科綜合實驗室、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智慧實驗室、審計綜合實驗室、金融綜合實訓室、財稅一體化實驗室等實驗實訓室20餘個。依託中新金融科技現代產業學院,打造出金融科技融媒體中心、區塊鏈金融教學實驗室、大數據金融教學實驗室、智慧型金融教學實驗室、金融科技實訓營和數字行銷實訓營等交叉學科實驗實訓室。另有計算機公共實驗室、軟體工程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等學科專業實驗實訓室等10餘個。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重慶市重點實驗室1個(信息技術類)、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重點實驗室1個、重慶市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重慶市人工智慧科普基地1個、重慶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協同創新研究培育團隊1個、重慶市高校科技創新研究群體1個、與大型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5個。
類別 | 名稱 |
---|
| 生態環境空間信息數據挖掘與大數據集成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生態環境規劃空間信息管理與決策支持重點實驗室 |
| |
| |
| 融智遠和非洲經濟研究中心、科技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土地利用與遙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融智分中心、長江會展研究院、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重慶信用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連續三年獲批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近年來立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超15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5項,立項重慶市教委科研項目72項;承擔政府、企事業單位橫向科研項目98項,橫向項目契約經費逾千萬;發表學術論文100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論文362篇,包括ESI前1%高被引論文1篇;出版學術著作49部;資政建議獲國家級和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5份,被廳局級以上政府單位採納15份;近五年,科研總經費投入3614.2萬元,其中R&D經費投入2412.7萬元。
來源單位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型 | 立項年度 |
---|
| | | |
| 典型都市圈“進城落戶新市民”可持續生機綜合評價及保障政策研究 | | |
| | | |
| | | |
| 長江上游地區面向小農戶農業社會化服務供應鏈協同機制研究 | | |
| | | |
| | | |
學術資源
據2021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有三處場館,分別是教學樓一樓圖書館、食堂二樓新館和產教融合試驗園閱覽室,館藏文獻資源以財經類文獻為主,有館藏紙質圖書111.89萬冊,中外文紙質報刊400餘種(印刷本),中外文電子圖書近40萬餘冊。教學樓一樓場館上架圖書共20萬冊左右,以財經、管理、法律、政治、文學和文化等人文社科類圖書為主;食堂二樓新館上架圖書以語言、藝術、醫藥和理工圖書為主,共6萬冊;產教融合示範園閱覽室上架圖書1萬冊。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圖書館擁有中國知網資料庫(CNKI)、重慶高校數字資源共建共享平台(超星圖書、名師講壇、萬方期刊資料庫、一帶一路資料庫、就業創業資料庫、口語夥伴平台、51CTO資料庫等)、《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國外期刊資料庫、國家社科文獻中心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等;同時開通試用資料庫有新學術SCI期刊精選整合平台、田田閱讀電子書、暢想之星館配電子書平台、設計師之家資源庫、MET全民英語學習資源庫、軟體通網路視頻學習系統、聖才數字圖書館、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愛迪科森《天天微學習》知識服務平台、百度文庫、維普考試服務平台、雲圖資料庫、中科考試資料庫等。
《融智》是由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財經學院主辦、重慶市新聞出版局批准,面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免費贈閱的學術型內部資料性出版物,設有黨建思政、產教融合、管理案例、高教爭鳴、理論前沿、區域發展、社會治理、行業服務、人文天地等欄目。
合作交流
據2021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訊飛人工智慧學院、與
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共建甲骨文大數據學院、與惠普企業(中國)軟體有限公司共建惠普軟體學院;分別與企業合作開辦了京東京苗班、龍湖物業班、北控濱南班、直通國際英才班等特色項目班;與阿里巴巴、宗申動力、重慶土勘院、譽存科技等150餘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定並開展實習實訓。
學校先後與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捷克、澳大利亞、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馬里、貝寧和紐西蘭等17個國家的30餘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開設有直通西班牙公立大學本碩連讀項目、直通法國高商精英本碩連讀項目及多個海外知名高校的研習、實習及交換生項目。此外,學校同時開設有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以及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等3個財經類國際項目班。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中間呈現雙峰形態,下方是波浪形,寓意學校位於山城重慶和長江之濱。中心是一本打開的書,托著象徵財經的刀幣圖案,顯示學校財經的特色。
校訓
明德 健體 博學 篤行
校歌
楊瀟、楊小中詞 楊瀟、楊小亮曲 悠悠嘉陵江,滾滾奔前方,吹響奮進號角,激豪情萬丈! 今朝莘莘學子,未來祖國棟樑,展英姿颯爽,展英姿颯爽! 樹綠花草香,校園似畫廊。 新世紀,競風流,齊向上,勇擔責任,開拓創新路寬廣。 立下宏偉志向,譜寫精彩樂章,但求國富強。 攜手創佳績,同心鑄輝煌! 立下宏偉志向,譜寫精彩樂章,但求國富強。 攜手創佳績,同心鑄輝煌!鑄輝煌! | |
所獲榮譽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