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 性質:工作報告
  • 主體: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
  • 時間:2005年
一、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是渝北建區十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一年。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發展這個主題,按照中央巨觀調控的總體要求,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實現了經濟提速升位、社會協調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區第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任務,並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五”計畫的主要目標。據統計,全區生產總值完成93.6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地方財政收入完成5.3億元(不含北部新區),同口徑增長2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4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74.7億元,比上年增長71.3%。
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貫徹中央巨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堅持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不斷最佳化經濟結構。認真清理在建、擬建及儲備項目,壓縮、調整不符合巨觀調控政策和城市發展規劃的項目21個,加快了符合中央政策和產業發展方向項目的推進速度。在積極爭取信貸支持的同時,不斷拓寬融資渠道,保證了建設對資金的基本需求。加大了產業投入力度,工業投資達到28.8億元,比上年增長95.9%,產業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加強土地市場治理整頓,經營性土地全部實行公開“招拍掛”。千方百計爭取增量、盤活存量,調整了部分土地使用性質,基本保證了重點項目建設用地。調整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了對20個鎮的轉移支付力度,增大了對農業、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等薄弱環節的投入,24個鎮街支出達3.4億元,比上年增長37.3%。加大能源、運輸的統籌協調力度,電、煤、氣、油供應基本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二)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檔案 精神,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出擴大大春種植面積、復耕撂荒地、發展晚秋生產三大舉措,實施了再生稻種植補助、稻穀最低保護價收購、降低農業稅稅率等激勵政策。扶農促農政策到位,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自1997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達到3168元,新增391元,增長14.1%。糧食產量基本保持穩定,達到25.8萬噸。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三色”農業、三大經濟帶、草食牲畜和6個市級農業產業化項目順利推進,新建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4.5萬畝,新發展龍頭企業8家,新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18個。編制了渝鄰高速路生態農業經濟帶發展規劃。沙坪都市生態園初具規模。認真落實經濟強鎮工作措施,加大了6個區域中心鎮投入力度,爭取到9個市級百鎮工程項目,“統景保健溫泉水開發利用”等4個項目正式啟動。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化率達到54.5%,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更加注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培訓,渝北職教中心等9所學校被確定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定點培訓學校,培訓農村勞動力813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1320人,實現勞務收入4.8億元。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投入1.2億元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和人畜飲水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三)繼續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新型工業化步伐加快。按照“1563”發展思路,以園區為載體,集中力量培育五大支柱產業,工業經濟提速增效,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長安工業園年產12萬輛汽車生產線竣工投產,CM8新型商務車下線面市,完成產值2.4億元。貝諾製藥、光大集團等45家工業企業建成投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1.6億元、增長99.5%,實現增加值33.7億元、增長115.3%,實現利潤12億元,是上年的4倍,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11.3%,提高70個百分點。工業集中度提高,17戶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1%,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3%。工業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產品產值87.2億元,增長178.7%,我區再次榮獲全市工業十強區縣稱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7家民營企業入圍全市五十強,我區進入全市民營經濟十強區縣行列。
(四)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服務功能不斷增強。深度開發龍溪、兩路兩大商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9億元,同比增長31.4%。盛泰、互邦汽車銷售4S店建成營業,專賣、超市等新型商業業態正在形成。易初蓮花、重慶百貨等知名商貿企業落戶渝北,萬隆市場發展成為銷售額超10億元的重慶最大小食品批發專業市場。引進了阿興記、金水香榭、大浪淘沙等大型餐飲娛樂企業,加州美食街成為全市首批四大美食街之一。建築業、房地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建成商品房356萬平方米,銷售250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50.7億元、比上年增長43.9%。加州城市花園、青麓雅園等一批精品樓盤受到消費者青睞。航空運輸業實現新的突破。加大了旅遊促銷和旅遊資源開發力度,龍興古鎮對外開放,中國·統景·泉世界和武陵仙境大酒店項目正式啟動,統景風景區爭創全市十大旅遊精品工程、玉峰山森林公園申報國家級森林公園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區旅遊業實現恢復性增長,遊客人次、旅遊收入分別增長13%、20.7%。
(五)突出重點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成效,新開工和在建項目達到289個。渝鄰高速公路、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等市級以上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渝北一小時交通”工程確定的“九路一橋四道口”建設任務,“渝北一小時交通”工程以外的12個項目已有8個完工。亞太城市市長峰會項目進展順利,啟動35個,已有15個竣工。新溉路渝北段等6條城市主幹道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雙龍大道、義學路、老漢渝路雙鳳橋至北岸機械廠路段柔性路面改造。安家田片區舊城改造工程完成一期拆遷安置。城南污水處理廠實現擴容提質,城北、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投入試運行。觀山垃圾處理場滲濾液治理達標,雙龍湖綜合治理二期工程通過驗收。完成了渝航路、雙鳳路路燈和加州片區燈飾改造。新建了一批通訊基站,通訊覆蓋率不斷提高。園區基礎建設快速推進,觀音岩隧道開工建設,空港大道等4條主幹道建設進展順利,建成園區道路50公里,鋪設管網150公里,園區配套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華鎣山廟子梁滑坡治理、古路場鎮遷建和高嘴、華鎣山場鎮供水工程正式啟動。
(六)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對外開放卓有成效。完成了六一童鞋廠兼併和新興汽車配件廠、鑄鍛廠解體工作。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現零虧損,核銷企業債務2500萬元,10個集體企業丟掉了歷史包袱。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新的進展,渝港資產經營公司的平台作用開始顯現,中小企業擔保中心正式啟動,解決了部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兌現了離休幹部住房補貼。規範區級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辦法,逐步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成了政府採購采管分離體制改革。試行了財政投資的公益性項目業主代理制。城區清掃保潔試行了市場化運作。對內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成功舉辦了香港、北京、上海項目推介會,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引資活動,全年引進各類項目319個,協定資金88億元。香港查氏集團、四川航空公司等知名企業落戶渝北。進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1.6億美元,增長40%,外貿依存度達到34.6%。契約利用外資9700萬美元,實際到位4160萬美元。與上海寶山區締結為友好區,拓展了與發達地區協作的空間。主動承接北部新區的輻射帶動,支持北部新區快速發展,北部新區在區域經濟中的作用更加明顯。
(七)深化各種創建活動,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水平穩步提高,高考上線首次突破3000人大關,上線率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8個百分點。區職教中心成為國家重點職業中學。改造中國小D類危房2.1萬平方米,新建校舍3.7萬平方米,開通了農村遠程教育網。“雙送”文化活動有新進展,整治網咖、掃黃打非成效明顯。新增2個鎮實現了“一鎮一網”目標,增加有線電視用戶8150戶。建成了全國科普示範區,科技與經濟結合更加緊密,實施各類科技項目45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38%。全區黨政辦公網路建成投入使用,實現了黨政辦公信息網上傳輸。實施了3個鎮衛生院管理體制改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走在全市前列。區疾控中心國債項目開工建設,新建了30個甲級村衛生站。制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功處置了突發霍亂疫情。加大了食品藥品市場監管力度,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紮實推進。承擔的市級人口與計畫生育依法行政示範項目結題,落實了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0.98‰。競技體育快速發展,參加全國第五屆農運會取得優異成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破土動工。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加強了人才市場建設,狠抓了公務員培訓,在事業單位推行了“凡進必考”制度。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人民民眾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有較大提高。中央新聞媒體對我區進行集中宣傳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八)高度關注民生民利,城鄉居民生活持續改善。堅持把解決民生維護民利作為政府工作第一要責,完成了六大民心工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143元,增長13.8%。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97.5億元,比年初增長19.3%。新增就業崗位6325個,指導幫助4388名下崗失業人員、2828名大中專畢業生和社會人才實現就業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3.2%。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清償兌付民工工資2432萬元。提高了城鎮低保金、失業保險金、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完成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管理體制調整任務,啟動了工傷保險,城鎮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實施了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和免徵農村殘疾人農業稅等政策,在10個鎮街建立了殘疾人扶貧基地,15個特困村扶貧工程通過市級驗收,積極開展災民轉移安置和救濟工作,農村五保戶、特困戶和受災民眾生活得到保障。完成了8個社區“星光計畫”建設項目,新建社區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24個,在全市率先開通了社區建設網站,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取得新成績。加強市容環境管理,實施“淨空工程”,實行易撒漏物質密閉運輸,規範城區道路開挖,集中整治油煙、噪聲擾民等突出問題。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城區綠地率達到36.9%,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滿足Ⅱ級及以上天數達到85.8%,成功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區。
(九)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民主法制進程加快。自覺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執行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充分聽取區政協、社會各界的意見和社情民意,高度重視新聞媒體批評意見。堅持定期向區人大報告、區政協通報工作,堅持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政府常務會制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出台了《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工作規定》。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制定了部門行政首長問責制。強化了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堅持開展部門服務社會評議和行風評議活動,繼續推行經濟“110”投訴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行了重點建設項目會審制度,加大了國有投資重點項目審計力度,審減金額9000餘萬元、審減率為24%。在農村推行了“八步工作法”,試行了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創建市級村民自治模範區通過驗收,依法完成了第三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加大了信訪和調解工作力度,依法處置了信訪突出問題和群體性事件。深入創建“平安渝北”、“法治渝北”,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實現了“兩降三無四增強”目標,全區社會安定、政治穩定。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推行安全事故責任倒查制,深化道路交通等十大專項整治,各類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以內。加大對公務員職務犯罪和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實效。
勞動、人事、物價、統計、質監、外事、老齡、檔案、修志、信訪、兵役、國防教育、雙擁、保密、移民、氣象、人防、民族、宗教、僑務、對台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及區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過去工作所奠定的良好基礎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參與。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所發生的每一個變化,都凝聚著全區人民的辛勞和智慧。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區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解放軍駐區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離退休老同志,向在區的中央、市級部門和有關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渝北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渝北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仍然突出,二元經濟結構明顯,農村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建設欠帳較多,農民繼續增收難度大,南北差異較大,北部地區加快發展的制約性因素仍很突出;工業企業規模小,大集團大企業不多,能源、運輸緊張,部分企業應收款和產成品增多,企業流動資金困難,不能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充分發揮交通樞紐優勢,主動承接北部新區的輻射帶動措施不夠;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水平與都市發達經濟圈的地位還不相稱,離人民民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就業壓力仍然很大,低收入家庭生活還比較困難,各種矛盾仍很突出,維護穩定和安全生產的壓力較大;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部分公務員工作作風不實、工作效率不高。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務必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把新一年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二、2005年目標任務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計畫、科學謀劃“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從國際國內大環境看,我們既面臨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也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世界經濟和貿易持續增長,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製造業轉移步伐加快,沿海發達地區加緊向西部地區尋求新的產業發展空間;全國和全市經濟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中央巨觀調控取得的成效進一步凸現,市里支持“三農”、社會事業、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力度加大;北部新區開放開發全面推進,渝鄰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擴建通航;近些年我區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對外開放取得了可喜成績,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和衷共濟謀發展的社會氛圍業已形成,這些都為我們打破瓶頸制約、加快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當然,我們正處於加入WTO進入後過渡期的轉折時期,關稅將降到入世承諾水平,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全國範圍內能源緊張,市場競爭和地區競爭更加激烈,加之區內南北差異明顯、並呈進一步拉大趨勢,這些都將對我們形成很大的壓力。
面對這種形勢和變化,爭取和利用好相關政策,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全面推進協調發展,顯得至關重要、刻不容緩。因此,2005年的政府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促進南部地區上檔提速、北部地區改變面貌;必須始終堅持“遠近結合、協調發展”的思路,圍繞空港強區建設目標,實施臨空經濟發展戰略,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制約,努力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維護和實現好廣大人民民眾根本利益,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堅持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努力建設負責任的政府,讓廣大幹部民眾的創新精神競相迸發,不斷開創渝北發展的新局面。
建議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5%以上;新增就業崗位600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區環境空氣品質滿足Ⅱ級及以上天數占80%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今年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落實巨觀調控措施,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著力解決要素制約問題。認真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切實保護耕地,盤活存量土地,優先保證公益性項目和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嚴格土地管理,強化節約用地和集約用地,提高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嚴格土地執法,繼續推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嚴肅查處違規批地和非法占地行為。加快培育多元化投資體系,廣泛吸納社會投資和民間資本,實施BT、BOT等建設模式,著力解決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大力培育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拓展效益型穩定財源。加強稅收征管,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保證法定支出和重點支出,確保集中財力辦大事。建立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推行政府投資民主決策和決策失誤問責制,嚴厲審計查處各種違紀違規行為。進一步加強銀企銀政合作,積極引進金融機構來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和支持駐區金融機構加大區內信貸投入。多管齊下緩解能源、運輸緊張狀況,建成空港工業園區變電站。搞好電、煤、氣、油等能源調度,優先保證居民生活、重點企業和重點建設用電。調整最佳化運力結構,解決交通運力與運量的矛盾。
著力解決規劃先行問題。注重規劃編制的超前性,強化規劃執行的嚴肅性,杜絕規劃實施的隨意性。深入調研,認真做好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增強經濟調控的預見性。集思廣益,精心編制“十一五”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為渝北未來發展繪製新的藍圖。抓住重慶城市總規修編的契機,進一步完善渝北城市建設和發展規劃。完成兩路城區分區規劃報批,啟動城區交通綜合規劃。完成現代農業園區總規調整,加快各園區控規編制。完成全區建制鎮總規修編,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努力提高建設水平。認真編制和實施產業發展規劃,立足全市產業布局和地區長遠發展,漸次推進全區尤其是兩路、龍溪的產業布局調整。充分發揮開放開發口岸、立體交通網路和發展腹地縱深的整體優勢,在重慶新一輪城市拓展中搶占先機,在全市新一輪產業擴張中贏得更大份額,彰顯渝北作為未來市級行政中心和主城核心區近期拓展區的獨特魅力。
著力解決項目最佳化問題。最佳化項目投資結構,做到“三增一控一調節”。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增加主導產業投資,增加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眾生產生活項目投資;堅決控制低水平重複建設投資;按供求關係引導調節房地產投資。開展“項目推進年”活動,繼續保持投資增長的強勁勢頭,突出抓好30個續建項目、30個新開工項目和30個包裝策劃項目。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提高前期工作質量,確保項目準備達到審批、核准和開工需要的深度。加大項目爭取力度,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和國家解決庫區產業空虛化的機遇,爭取更多項目入圍國家和全市大盤子。加大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推進力度,積極支持重慶二環路、中環快速幹道渝北段工程建設,支持配合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站樓國際廳改造。全面推進市區兩級“峰會”項目,建成龍溪華渝北路等道路,竣工老漢渝路北岸機械廠至金開大道路段改造,抓好“峰會”線路沿線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機場迎賓林蔭大道景觀改造,完成雙龍東路建設和南區路口改造。積極穩妥地推進安家田、義學路西側等片區舊城改造。
(二)做大做強城市經濟,提高產業競爭能力
推進臨空經濟快速發展。把發展臨空經濟上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深入研究臨空經濟發展戰略,舉辦臨空經濟論壇。積極爭取市裡的支持,出台臨空經濟發展政策措施。抓緊完善機場淨空保護規劃,編制雷達站電磁保護規劃,為臨空經濟發展提供依據。編制“重慶航空城”規劃,著力發展航空運輸、臨空工業、臨空物流、生態旅遊、商務會展、涉外住宅等產業。整合機場及周邊地區資源,全面啟動與機場方面的戰略性合作,推進“空港國際化、渝北空港化、港區一體化”。
推進工業經濟增量提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增加值增長20%以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實施“質量興區”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園區開發建設,進一步發揮園區的載體作用,努力建設重慶現代製造業基地。遵循“1563”工作思路,加快推進支柱產業發展。突出長安工業園的龍頭作用,推進長安集團新車型下線,建成長安汽車研發中心。推進銀翔·曉星工業園建設,開發生產多品種、大排量機車。積極支持北部新區十里汽車城建設,促進重慶安凱、宇通客車項目建設,規劃建設汽車機車試(賽)車場,整體提升汽摩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以“渝派”品牌服裝、香港查氏製衣為支撐,加快建設服裝工業城、輕紡工業城。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加快建設模具工業園、食品工業城。加快醫藥化工業發展,支持麥克集團與上藥集團重組。抓好以輸變電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建成新泰山電線電纜、電池總廠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執行新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引導企業節能降耗,推行企業清潔生產。牢固樹立安商穩商意識,切實最佳化進駐項目後續服務。突出抓好園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對項目的承載能力。加快觀音岩隧道、空港大道和服裝工業城、食品工業城主幹道建設,啟動建設溜馬山消防站,實施石盤河、肖家河整治工程。
推進第三產業整體繁榮。建設重慶北部物資集散中心邁出實質性步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出台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大型商貿企業匯集渝北。開工建設三亞灣水產市場、重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擴大龍溪汽車銷售市場規模,建設一批大型餐飲娛樂項目。積極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堅持一手抓存量利用、一手抓新區開發,推進房地產業做大做強。加強與市地產集團的合作,啟動悅來片區開發,規劃建設多寶湖、鹿山生態住宅小區,繼續推出一批精品樓盤。認真搞好住房補貼和“兩證合一”工作。加快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出台支持旅遊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著力培育核心景區和旅遊亮點。做好統景申報國家級AAAA景區工作,確保入圍全市十大旅遊精品工程。深度開發張關景區、龍興古鎮、玉峰山森林公園、御臨排花洞景區,認真策劃都市旅遊和渝鄰高速路經濟帶生態旅遊。結合建區十周年慶典活動,辦好渝北都市生態旅遊節。
(三)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業增加值增長1%。始終堅持把“三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建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面落實扶農促農政策,進一步加大支農投入力度,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能變,已經給予的實惠不能減。集中資金、集中力量打造“三大經濟帶”,重點推進渝鄰高速路生態農業經濟帶建設,力爭早出形象、早見效益。加快推進沙坪都市生態園建設,實施龍興高標準柑桔示範園項目,著力提升小家禽、草食牲畜、蔬菜、水果、奶牛五大產業。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的孵化器作用,推進農產品優質化、標準化和農業科技套用,培育發展安全優質名牌農產品。建成華牧種業項目,啟動建設亞克林業、天友乳業項目,發展壯大毛哥、展望等龍頭企業。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長治”工程,動工建設觀音洞水庫,抓好衛星、四五、兩岔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六小工程”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和減災防災能力。抑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揚,保持主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
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非農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進一步幫扶北部、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從體制、項目、技術、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抓緊推進交通續建項目,開工建設草坪至統景道路,規劃建設張關至白岩、麻柳沱至大盛道路,實施20公里區鎮道路安保工程。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建設和管護,加大超載超限車輛整治力度,推進建制鎮之間主要道路黑油化,努力提高鄉村道路的通行能力。興建大灣、明月、古路、興隆、玉峰山場鎮水廠,新增1.7萬人的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加快洛磧場鎮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和古路場鎮遷建進程,完成華鎣山廟子梁滑坡治理。繼續實施經濟強鎮工程,啟動商貿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區域中心鎮主導產業,增強城鎮集聚輻射能力。堅持庫區移民遷建、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相協調,實現移民工作重心的戰略性轉移。
加快發展農村勞務經濟。全年培訓農民工660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萬人。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把勞動力轉移作為產業來培育。實施勞務品牌戰略,加快推進“農民素質培訓工程”,促進農民普工技工化。建立健全中介組織,暢通勞務輸出渠道,穩定和拓展勞務輸出基地。依法規範進城務工農民的管理和服務,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大力宣傳外出務工成功典型,鼓勵更多農民外出創業。強化政策資金扶持,引導外出務工農民回鄉發展。認真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做到新帳不欠、老帳限期結清。各位代表!在去年減免了殘疾人農業稅的基礎上,全區人民高度關注的農業稅將從今年起實行全免,57萬渝北農民民眾祖祖輩輩年復一年向國家交納農業稅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了。
(四)努力繁榮先進文化,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鞏固提升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和全國科普示範區成果,全力抓好科技成果推廣、套用、轉化。加速科技與經濟一體化步伐,全年推廣先進實用技術30項以上。繼續抓好2+10科技創新工程,組織實施好10個以上重點科技項目。加快建設渝北科技創業中心,集中策劃和儲備一批重點科技項目。著手構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推進農業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科技信息網和基礎資料庫,推進科技普及和技術服務。
努力提高教育總體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最佳化基礎教育體系,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基本完成中國小現有危房改造。科學調整義務教育學校布局,高度重視開發園區學校配套建設。大力發展普通高中階段教育,加快渝北中學擴建、南華中學避險遷建進程。加強職業教育,探索校企聯辦、訂單培訓新路子。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駐區高校加快發展,繼續抓好成人教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發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努力創建學習型社會。認真實施教育城域網工程,推進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規範教育收費行為,嚴格實施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
努力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整合文化、廣電資源,抓好文化體制改革,努力構建大文化格局。做好全國文化先進區、全國武術之鄉複查迎檢,推進文化精品、文化設施、文化資源共享三大工程建設。加強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深度發掘巴渝特色文化。繼續實施“一鎮一網”工程,新增有線電視用戶8000戶。加大文化市場執法力度,規範和淨化文化市場,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廣泛開展特色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動,打造文化體育“雙送”品牌。採取多元化融資方式,啟動建設區體育館、區廣電中心。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推進青少年校外教育。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區、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和雙擁模範城。繼續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三德”教育,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市民素質。
努力發展衛生計生事業。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體系建設,做好非典、霍亂、愛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啟動區級衛生資源整合項目,全面完成區疾控中心國債項目,積極支持重慶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建設。繼續實施“農村醫療衛生保障工程”,提高基層醫療單位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推行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發展,實現新一輪農村“初保”達標。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衛生改革。嚴格醫療市場管理,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教育,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進一步落實計生獎勵扶助政策,加快推進少生快富工程,深入實施“關愛女孩”行動,改善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
努力推進人才高地建設。圍繞經濟建設主戰場,制訂“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加快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形成合理的急用、實用、能用、備用人才梯次。探索建立人才評價、投入和安全保障三大機制,加快建設人才市場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人才信息系統。加大對人才開發的投入,鼓勵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建立完善人才流動機制,加強區域人才開發協作。以區域產業發展為依託,推動人才向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集聚。建設實用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加快發展活力
大力推進各項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抓好鎮街集體企業改制,推動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退出市場。加快糧食附營企業改革,籌建國有糧食總公司,建立糧油供應預警平衡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與市內外建設性投資公司的合作,加快建立園區信用擔保公司,積極盤活區屬國有資產,充分發揮渝港資產經營公司作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推行部門預算和綜合預算,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規範政府採購管理執行機制。推進新一輪鎮街財政體制改革,加大對北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確保農業稅全免後各鎮財力不受影響。逐步建立政府債務預警和償債機制,研究制定區鎮(街)兩級債務清償的辦法措施。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機制。大力發展農村“兩社兩化”,推進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鞏固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果,探索農民信用等級貸款方式。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凡是法律法規未明令禁止的領域都允許非公有制經濟進入。認真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建好融資、技術、創業、培訓、質量等服務平台,努力構建一視同仁的法制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領域,允許非公有制企業參與政府投資項目招標,推動非公有制企業與工業主導產業對接。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擔保中心作用,進一步加強與金融機構的聯繫協作,積極爭取在國家開發銀行“百億中小企業貸款試點計畫”、市農村信用社“322”新增中小企業貸款計畫和市商業銀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計畫中贏得更多支持。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加強聯合,實現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參與國際國內經濟合作與競爭。認真研究出口退稅體制改革,幫助企業妥善解決相關問題,支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發展生產型外貿企業。依託北部新區和三大園區,建立出口商品生產加工基地,培育出口導向型產業和比較優勢產品。密切關注國內外資本流向,藉助國內外各種招商平台,強化項目推介和跟蹤服務,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瞄準日韓、港澳台及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瞄準市內“退二進三”的骨幹企業,引導更多大項目、大企業向渝北集聚。切實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臨空經濟區的聯繫,推進地區經貿合作。
(六)切實關注民生民利,全力構建和諧渝北
全力營造創業致富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和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嚴格執行和落實“四條禁令”、“六項制度”。實現《婦女兒童發展綱要》中期目標,最佳化男女平等就業和創業的社會環境。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問題,繼續落實好各項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動力市場建設,完成就業再就業培訓3000人,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促進下崗失業人員、低保對象、失地農民和殘疾人就業。繼續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和轉業退伍軍人安置工作。加強民兵預備役工作,全面推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
全力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五有工程”,加快推進“五保合一”。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覆蓋面,重點抓好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區社會保障工作平台。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完善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健全扶貧開發機制,抓好農村“三基”建設。完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繼續推行城市低保動態管理辦法,全面實施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進一步做好社會捐助工作,搞好農村“五保戶”和城鎮“三無老人”救助。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加快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新建一批鎮街敬老院。全面推進老齡事業,為老年同志健康幸福創設良好環境。完善法律援助體系,高度關注和切實保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
全力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建立科學管理城市的長效機制,防止出現社會事業和城市管理空檔。規範和控制城區道路開挖,建立城市地下空間有效利用的新機制。加大社區基礎建設投入,規範物業管理,充分發揮社區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加強城區道路及交通管理,提升城區廣告檔次和水平。繼續實施兩路、龍溪城區燈飾工程,消除城區無燈區。深入創建全國園林城區,鞏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區成果,認真實施“藍天行動”、“碧水行動”、“生態文明行動”。嚴格控制道路和施工揚塵污染,全面實現易撒漏物質密閉運輸。鞏固基本無煤區建設成果,強化工業污染和機動車排氣污染治理。推進御臨河流域綜合整治,啟動實施統景、洛磧、石船、茨竹等鎮垃圾和污水處理項目。實現城北污水處理廠大循環,完成垃圾運輸系統改造和中轉系統建設。加快建立城市生態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大龍山、溜馬山等公園,新增城市綠地20萬平方米。
全力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圍繞建設“平安渝北”、“法治渝北”目標,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全區統一的應急處置系統,實施全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和重大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應急分預案,完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推進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深入開展煤礦、道路交通、水上運輸、化學危險品、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建築施工、民爆器材和煙花爆竹、非煤礦山、中國小校、食品藥品、地質災害等重點行業及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嚴格實行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和引咎辭職制度、行政首長問責制和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比上年下降2%以上。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始終保持對刑事犯罪的高壓態勢,加大對突出治安問題和重點地區的整治,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
全力維護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堅持把民眾滿意、民眾氣順、民眾得利,作為我們想問題、定政策、辦事情的根本出發點。繼續實施好一批民心工程,讓人民民眾從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健全信訪穩定工作責任制和督辦制。強化人民調解工作,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引導民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依法及時地處理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依法維護征地農民長遠利益,依法實施土地徵收徵用和補償安置,探索建立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形成以土地換保障、以保障促就業、以就業促發展的良性機制。依法維護舊城改造拆遷居民利益,加強拆遷規劃、計畫管理,妥善處置拆遷歷史遺留問題。依法維護改制、破產、兼併企業職工利益,解決好職工安置、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難點問題。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建設長江上游空港強區,政府擔負著繁重而艱巨的任務。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必須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科學理政,建設為民服務的政府。把學習當作一種政治責任,高度重視學習,不斷提高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和“短期工程”。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社會聽證和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在做出重大決策前必須深入調查研究,組織專家認真論證,舉行聽證會廣泛聽取公眾意見。重大事項由集體討論決定,不按規定程式決策造成重大損失,要追究決策人的責任。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推進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真正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把主要精力用於推進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政府不包辦企業投資決策,不干預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擺正同人民民眾的關係,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在農村全面推行為民辦事全程代理制,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依法行政,建設對民負責的政府。嚴格依法辦事,自覺按照憲法和法律法規明確的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行為。繼續推進相對集中的行政許可審批制度。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推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不斷完善集中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實行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和行政賠償制度,做到有權就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對人民高度負責。對徇私枉法、執法犯法、欺壓百姓的,嚴懲不貸。
(三)民主施政,建設令民滿意的政府。完善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政府常務會、社情民意反映、人民建議徵集和民眾接待日等制度,健全決策反饋機制,提高行政決策的公眾參與度和有效性。自覺接受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支持他們開展工作。深入推進政務、村(居)務、廠務、校務公開,建成政務公開電子顯示屏,及時把政府決策、政務信息、辦事程式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加強政府系統內部監督,支持監察、審計部門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全面啟動社會評價政府工作,把政府工作置於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政府工作的最高標準。
(四)從嚴治政,建設讓民信賴的政府。認真貫徹《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嚴格公務員管理,提高公務員素質。在政府機關扎紮實實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落實“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切實轉變作風,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力戒空談,多乾實事,提高工作標準,狠抓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的檢查落實。發揚艱苦奮鬥優良作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事。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特別是中紀委“五個不許”的規定。深入實施“陽光工程”,嚴格執行工程項目招投標制度、政府採購制度、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加大反腐力度,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懲處腐敗分子,堅決糾正損害人民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