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見》是重慶市人民政府2003年12月9日印發的一份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快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見 
  • 發文機關:重慶市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渝府發〔2003〕89號 
  • 發文時間:2003-12-9
  • 數據資料:重慶市2020年主要社會經濟預測表
渝府發〔2003〕89號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又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的根本指針。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單位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改革發展全局,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快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現提出工作意見:
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改革發展全局,把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機結合起來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是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任務。堅持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改革發展全局,把市第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三步走”的戰略目標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機結合起來,加快重慶經濟社會發展,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重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推動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我國社會全面進步和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解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的重大戰略措施,是西部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強大推動力。我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的綜合性和可持續發展要求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相一致;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結構調整、科技教育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等重點開發領域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相一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落腳點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相一致;20年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規劃時段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時段相一致。加快西部大開發必將推進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二)在西部大開發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我市已踏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征程。2002年重慶基本小康水平實現程度達到98.4%,重慶已經站在了“加快推進富民興渝、努力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起點上。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重慶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特徵更加明顯。我市二元經濟結構特徵突出,農村生產力相當落後,“三農”問題突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極不平衡。都市發達經濟圈、渝西經濟走廊、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落差(2002年為3.67:1.58:1)比全國東、中、西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落差(2.55:1.27:1)更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3.5:1)也大於全國(3.1: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堅持以物質文明為基礎,以政治文明為政治動力和政治保障,以精神文明為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能快則快儘量快,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走在西部地區前列,分三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第一步,到2005年,奠定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重要基礎,基本小康水平有所鞏固。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600億元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左右;非農產業比重達到87%左右,城鎮化率達到41%以上;R&D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1%;農村、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分別降低到52%、36%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30%。
第二步,2006―2010年,構建起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框架,達到較為寬裕的小康水平。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在2002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00美元左右;非農產業比重達到90%左右,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R&D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1.8%;農村、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分別降低到47%、33%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36%。
第三步,2011―2020年,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00億元左右,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00美元左右;非農產業比重達到93%左右,城鎮化率達到65%左右;R&D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2%;農村、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分別降低到39%、29%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45%。
(三)努力實現本屆市委、市政府各項工作目標。2003─2007這5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期,要切實抓好本屆市委、市政府任期內的各項工作,奠定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堅實基礎。這5年的奮鬥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基礎上、地方財政收入在2002年基礎上翻一番,到2007年分別達到3200億元和突破30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元;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都市發達經濟圈保持我國東部地區的平均發展水平,渝西經濟走廊跟進中部地區的平均發展水平,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力爭趕上西部地區的平均發展水平。
二、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打牢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
重慶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水利、能源的“瓶頸”制約仍然突出,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要按照十六大“打好基礎,紮實推進,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爭取十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總體要求,提前在2010年把重慶建設成為長江上游的綜合交通樞紐和通信樞紐,為2020年建成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牢基礎。
(四)建成長江上游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二環八射”高速公路網路。加快骨架公路建設,在2010年左右初步建成“二環八射”骨架公路網路,高速公路里程達到2000公里,使重慶成為西部地區幹線公路網路中的重要“節點”。加快縣際(含省際)公路網路和農村公路網路建設,2010年區縣之間基本實現高等級公路連線,所有鄉鎮及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公路。
建設鐵路網路。建設遂渝、萬宜、蘭渝、南(川)涪(陵)、涪(陵)利(川)等鐵路。完善鐵路樞紐,建設都市圈鐵路環線。努力形成以主城區為樞紐,8條國家幹線鐵路經過轄區的鐵路網路,溝通周邊各大區域之間的便捷通道,成為我國西部鐵路幹線密度最大的地區。
建設“一大兩小”機場。進一步擴建江北國際機場,使之成為現代國際航空港。努力發揮萬州機場的作用,加快建設黔江機場。謀劃巫溪―巫山―奉節支線機場,增強航空樞紐功能,形成航空網路。
建設長江上游內河航運中心。構築以主城、萬州2個主樞紐港和涪陵、江津等5個重要港口為中心的發達港口體系,到2010年,全市港口新增能力4800萬噸,全市貨櫃吞吐能力達到120萬標箱。以長江、嘉陵江、烏江和渠江、小江、大寧河“三主三乾”航道為骨架,加快航道整治和梯級開發,形成乾支相通、通江達海的葉脈型內河航道體系。重慶港成為上海貨櫃和航運中心的末級港,融入全球貨櫃聯運網路。
建設良好的管道運輸系統。實施三峽庫區及渝東南地區11個區縣(自治縣)的天然氣氣化工程、臥渝線天然氣管網改造工程、主城區天然氣高壓環線工程等項目。天然氣供氣網路延伸到全市所有區縣(自治縣、市),輸油管、輸氣管道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五)建成長江上游通信樞紐。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在2010年實現信息高速互聯互通,建成重慶信息港。爭取國家批准建設重慶─懷化─長沙和重慶─畢節─昆明兩條一級長途光纜幹線,建成重慶第三長途樞紐樓工程。實施高清晰度數位電視傳輸網、郵政綜合業務計算機網、信息港新一代通信網路及寬頻業務支持系統等工程。加快建設具有超高傳輸、交換速度和超大容量的寬頻城域網,擴大光纖接入網規模,提高二級通信幹線的水平。主城和縣城實現寬頻接入服務到用戶、到社區、到家庭。
(六)構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證系統。依託資源優勢,堅持“水火併舉”,加快建設調節性能好、水能指標優越的大型水電站和流域綜合開發項目,因地制宜地開發中小型水電站,建設高參數、高效率、大容量的火電機組,積極推進天然氣發電和核電項目。加大農村小水電、沼氣、秸桿汽化等生態能源建設力度。2010年全市電力建設總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加強骨幹電網建設以及市外特別是三峽工程電力入渝通道建設,建立起依託國家骨幹電網覆蓋全市的輸配電網,在實現全市同網同質同價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同時,積極爭取中央支持,解決好我市天然氣的開發和使用問題。
(七)加快緩解水利設施落後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建設一批大中小型水庫和江河提水工程,實施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與節水灌溉工程,提高全市的水利化水平。加快推進重慶市西部供水骨幹工程,基本解決渝西地區缺水問題。加強主城區和縣城堤防工程建設,基本解決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地區的城市防洪問題。解決好鄉鎮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問題。
(八)努力改善生態環境,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以主城區為重點的“山水園林城市”和以三峽庫區為重點的“青山綠水”兩大生態工程的建設,重點抓好三峽庫區水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主城區大氣和噪音污染控制、渝西地區的次級河流污染治理、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工作,建設生態安全支撐體系,使巴渝大地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著眼區域生態功能恢復和再造,搞好退耕還林與農業結構調整、基本農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的結合,建立健全退耕還林綜合協調機制,走出一條生態改善、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三贏”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三、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建設長江上游現代產業基地
從重慶突出的二元結構矛盾的實際出發,必須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努力建設以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保工程三大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裝備製造業、天然氣化工業和服務業為支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的長江上游現代產業基地。
(九)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堅持工業立市,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構築特色鮮明的長江上游製造業基地。
建設裝備製造業基地。有機整合汽車和機車產業,引導發展汽車、機車配件業,加快建設西部汽車名城和中國機車之都,汽車產銷力爭達到全國第三,機車產銷保持全國第一。努力擴大儀器儀表、輸變電成套裝備、數控工具機、特種工程機械、環保裝備等產業在全國市場的份額,打造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大力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和一批“專、精、特、新”的“小巨人”企業。
建設天然氣化工基地。爭取中央支持,創造天然氣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條件,建成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加快開發市場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精細化工產品。依託重慶主城區、涪陵、萬州等地的現有基礎,大力發展化學醫藥和鹽氣化工工業。形成以天然氣化工產業鏈為龍頭,化學醫藥和鹽氣化工綜合發展的格局。
建設長江上游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加快培育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環保工程三大高新技術先導產業,積極發展光電子產品、積體電路、通信設備等重點產品。建設國家級軟體園區,積極發展傳統產業信息化、通訊設施、社區和家庭服務類等軟體業。建設生物醫學工程及醫藥產業基地、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抓住實施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工程機遇,加快環保產業發展,建設國家環保產業基地。進一步做大做強機電一體化和新材料兩大優勢產業。積極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對勞動密集型工業發展的政策引導力度,盤活企業存量資產,發展紡織、服裝、皮鞋等輕工業。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特色鮮明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鏈。結合退耕還林,發展林漿紙產業鏈。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礦電聯營產業鏈。積極發展新型建材業。鼓勵發展包裝、印刷、家具、旅遊工藝品等都市工業。
(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區域布局特色化、優勢產業規模化、特色產品品牌化”的總體思路調整農業結構。引導資源條件好、生產規模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帶。實施良種工程,促進農產品優質化。理順管理體制,逐步建立統一、權威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針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貿工農一體化、規劃建設項目化”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動各種模式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一批“綠色”產業鏈,形成規模化的農產品出口基地。通過嫁接聯合、改造重組等方式,引導經濟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培育一批示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通過農產品行業協會和農村專業合作社等農民自己的組織的橋樑作用,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民一體化的利益分配機制。
(十一)積極發展服務業。發揮服務業對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催化第一和第二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積極作用,促進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的協調發展。突出特色,整合我市的旅遊資源,實施“點、圈、線”旅遊發展戰略:主城區旅遊景點有機集合成都市精品旅遊“點”;環主城旅遊景點整合連線成近郊休閒旅遊“圈”;長江三峽和烏江畫廊打造成觀光生態黃金旅遊“線”。加強與周邊旅遊地區的合作,共同營造旅遊大環線。規範房地產開發經營行為,提高住宅規劃設計水平,提高裝飾裝修、物業管理等服務水平。簡化交易程式,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房地產二、三級市場。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醫療衛生等行業的開放步伐,對其適宜產業化的領域由“政府辦” 轉向“社會辦”,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依託重慶雄厚的人才、技術等醫療衛生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醫院和醫療學科。鼓勵發展諮詢、代理、鑑證、評估、法律、會計以及經紀組織、行業協會等各類中介機構。
四、加快推進城鎮化,努力實現三大經濟區和城鄉之間協調發展
(十二)大力推進城鎮化。堅持以基礎設施為前提,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先進文化為內涵,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路子。科學規劃,注重建設,加強管理。強化城鎮經濟,完善城鎮功能,發展城鎮文明。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一中心、多組團、城鎮群集合的現代化大都市。在進一步壯大重慶主城的同時,加快環主城衛星城的發展,形成主城周邊1小時車程範圍的城市圈;將萬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黔江建設成為大城市或區域性中心城市。將南川、長壽、開縣、銅梁、綦江、雲陽、秀山等25個區縣(自治縣、市)政府所在地建設成為中、小城市。努力促進中心鎮為重點的小城鎮由鎮到城的轉變。大力培育城鎮非農產業,引導鄉鎮企業逐步向小城鎮集中,增強城鎮經濟實力。強化經營城市理念,不斷提高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
(十三)分類指導三大經濟區發展。都市發達經濟圈要加快周邊的通道和城市快速公共運輸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退二進三”結構調整,強化大都市服務功能,增強對外輻射作用;搞好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把北部新區建設成為現代都市風貌展示區,提升城市品位;重點發展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都市工業,力爭經濟發展水平在長江上游地區領先,與我國東部地區同步,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渝西經濟走廊著重解決缺水問題,完善交通網路,著力加快城鎮化進程,儘快形成大中小城鎮連綿群;依託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城郊經濟,積極承接主城產業轉移,建成新型工業密集帶和現代農業展示區,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山水致富”工程,將豐富的水能、礦產、旅遊、農林和藥材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突出發展特色經濟,構建各具特色的“萬州開縣雲陽”、“長壽涪陵”、渝東南、“忠縣墊江梁平”、“巫山奉節巫溪”五大經濟板塊。針對庫區產業空心化問題,加快實施移民生計項目,實現移民逐步致富,努力跟上全市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
(十四)抓好交通幹線經濟發展軸。遵循“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經濟輻射帶動規律,重點建設5個交通幹線經濟發展軸。一是以江津、永川為主要節點,沿成渝鐵路高速公路經濟發展軸;二是以合川、銅梁為主要節點,沿渝遂鐵路高速公路經濟發展軸;三是以綦江、南川為主要節點,沿渝黔鐵路高速公路經濟發展軸;四是以長壽、涪陵、萬州、開縣、雲陽為主要節點,沿長江水道經濟發展軸;五是以黔江、秀山為主要節點,沿渝懷鐵路和渝長高速公路經濟發展軸。
五、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業和現代金融業,建設長江上游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
(十五)建設長江上游商貿中心。依託重慶特大城市和萬州、涪陵等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大力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推廣現代商貿業態,形成商品流、物資流、商務信息流“三流”合一相互促進的流通職能,在長江上游地區的商貿市場中發揮主導作用。
建設長江上游購物中心。實施“六大建設”和“雙十百千”工程,培育一批輻射長江上游甚至全國的大型專業和綜合批發市場以及一批實力雄厚的大型連鎖企業集團,形成輻射廣大周邊地區的批發零售購物網路。完善商貿服務體系,營造時尚舒適的購物環境,形成萬商雲集的人氣氛圍。
建設長江上游物流中心。建設都市發達經濟圈、萬州、涪陵物流基地。培育發展第三方物流,促進企業物流管理外部化。整合郵政網路資源,大力發展郵政物流業。加快推廣套用先進物流技術,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自動化、智慧型化、集成化。營造高效便捷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管道綜合物流運輸體系,充分發揮長江上游內河航運中心在貨櫃、滾裝和散雜貨物運輸方面的重要作用。
建設完善電子商務平台和網上市場。大力建設集網上信息搜尋、網上交流、網上展示、網上選購、網上認證、網上信用結算、商品分送等於一體的電子商務平台,並使其延伸至全市區縣(自治縣、市),逐步形成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網路市場體系。
建設重慶中央商務區。以解放碑和江北城為核心,統籌規劃建設商貿功能、商務功能、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基本國際化的地區性中央商務區。引導大量的金融機構和會計、法律、諮詢等中介機構及世界500強企業的地區性總部、分支機構、子公司入駐中央商務區,形成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活動中樞。
(十六)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大力引進各類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爭取建立以重慶為總部的區域性商業保險公司,以現有的萬州商業銀行為基礎組建重慶發展銀行,改組市商業銀行,把重慶市信用聯社提升為農村合作銀行,積極穩妥地發展民間金融機構,使重慶成為長江上游金融機構聚集區。加快培育以重慶為中心的區域性資本市場,整合上市公司資源,增強擴股融資能力,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鼓勵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擴大企業債券發行量。積極培育區域性貨幣市場,尤其是商業票據業務,建立區域性票據市場。努力形成區域性保險市場、黃金市場和外匯市場。全面進行制度、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不斷推出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工具,努力提高金融服務的現代化水平。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爭取在長江上游地區發揮信貸與資本的聚合調節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六、發展先進科教文化,建設長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
發展先進科技、教育、文化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把重慶建設成為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現代文化創造的核心基地,是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必然要求。
(十七)建設長江上游教育中心。大力實施“科教興渝”和“人才強市”戰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教育結構,改革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抓緊完成“兩基”任務。積極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擴大優質高中辦學規模,大力發展並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注重發展與重慶區域經濟結構相適應的職業技術教育,為社會提供足夠的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積極發展高等教育,加快大學城建設,集中力量把重慶大學等高等院校建成全國一流的名牌大學。推進辦學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多元化投入,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建設發達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體系、開放的學習型城市。
(十八)建設長江上游科技中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民營科技企業。以增強科技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為目標,構建以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園區、孵化器為重點的技術創新平台,以大型科學儀器、科學數據及圖書文獻、科技網路等為重點的資源共享平台,以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產權交易所為重點的成果轉化服務平台。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發展並重,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並重。倡導科學精神,提高全市人民科學素養。到2020年,建成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在知識創造、知識流動、創新能力、創新環境、創新績效方面進入全國先進行列,成為長江上游以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技術交易中心為特色的科技中心。
(十九)建設長江上游文化中心。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區分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單位,加大對文化公益事業投入,利用社會資本發展文化產業。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網際網路站、舞台藝術、圖書博物館業,傳播先進文化。加快發展信息網路文化、文化中介、體育賽事、健身健美等現代文化產業。大力推進全民健身活動,逐步提高大眾娛樂服務水平。建立文化對外開放和交流新機制,鼓勵組建集團做大做強文化和傳媒產業,提高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打造一批具有品牌的文化精品。
(二十)建設長江上游信息中心。打造“數字重慶”,加快信息化進程,全面推進信息技術在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領域的廣泛套用。以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地理信息系統、農業信息化、工業信息化、金融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為重點,建設完善各主要行業的套用信息系統。加快建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體系,努力形成標準統一、資源共享的格局。最佳化信息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大力發展信息技術開發和交易、信息系統設計和集成、信息諮詢服務等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電信服務業。進一步推進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形成確保全市信息安全的長效機制。加快信息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各種信息技術標準和規範。
七、增進人民福利,不斷改善城鄉人民生活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嚴重、社會公共服務水平普遍低下、人民生活質量不高等突出矛盾。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作主線,把實現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作為根本目的。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二十一)統籌推動相關工作,著力解決“三農”問題。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耕地資源的最佳化配置,逐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按照自願、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深化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和供銷社改革,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逐步降低農業稅率,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解決農業和農村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加快城鎮化進程,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平穩有序轉移。
(二十二)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努力增加人民收入。積極扶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拓寬就業渠道。組織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培養創業精神,培育創業文化,援助創業項目論證,實施開業指導,設立創業發展資金,幫助創業融資。扶持自謀職業的下崗職工和吸納下崗職工的企業發展。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維護進城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增加人民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調節過高收入。完善和規範公務員工資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規範職務消費,加快福利待遇貨幣化。保護私人產權,維護社會公正,鼓勵通過合法勞動致富,取締非法收入。加強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建立個人收入監測辦法,強化個人所得稅征管。實行最低工資制度,杜絕就業中的年齡和性別歧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二十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扶貧濟困工作。堅持不懈地抓好社會保障工作,“兩個確保”和“低保”覆蓋率保持在100%。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推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加快城鎮廉租房保障系統建設。積極探索機關和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結合農村扶貧政策和其他民政補貼政策,逐步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發展城鄉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事業。建立並完善公共衛生、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建成重慶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工程,實現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現代管理。
以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4個市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重點,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儘快消除絕對貧困並鞏固扶貧成果。堅持實施開發式扶貧、智力扶貧、集團式扶貧,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對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的地區,堅持自願原則,積極穩妥地實施易地扶貧。
(二十四)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博物館、體育中心、大劇院、大戲院、圖書館、電影城、會展中心、科技館、國際醫院、大學城等一批重大社會事業工程,促進城鎮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社會服務功能建設,切實解決農村行路難、吃水難、就醫難、上學難、用電難、文化生活貧乏等問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計畫生育工作。扶持鄉鎮文化站、圖書發行網點和農村廣播電視設施的建設,豐富農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加強鄉村環境整治,倡導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
八、集中抓好一大批重大項目,扎紮實實推進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在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按照“項目帶開發、項目促發展”的方式,切實規劃好、建設好一大批關係全局發展的重大項目。
(二十五)分批建設西部大開發系統工程。2000年提出的在2010年前建設第一批西部開發100個重大項目,按目前的工作進程,96個項目能在2005年前開工建設,前期工作總體上已經提速5年。目前又提出了第二批西部開發300個重大項目。兩批重大項目總計400個,總投資估算1萬億元(不含跨區投資)。這對於順利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西部開發前十年達到1.5萬億元,保持必要的投資強度,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持續、健康發展將產生重要作用。近期要抓住國家編制大型灌區節水改造、水資源重點工程、能源重點工程、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汽車、重點城市軌道交通等行業建設規劃和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的機遇,策劃好項目,做好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規劃投資盤子。中期要抓住國家編制“十一五”規劃的時機,將規劃建設的重大項目爭取進入國家各項“十一五”專項規劃實施。
(二十六)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嚴格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進一步改革投融資審批制度,確立企業的投融資主體地位。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機制,促進國有企業投融資體制改革。著力培植和壯大一批政府投資主體,建立借、用、還良性循環的投融資機制,發揮對公益性、基礎性項目投資的骨幹作用。理順公共產品價格,擴大土地資本和基礎設施收益權質押貸款規模,推行多種形式的經營權或收益權有償轉讓,吸引社會投資參與供水排水、供氣供電、環境衛生、公共運輸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減少投資審批,放活企業自主投資。積極探索新型融資方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規範政府投資行為,推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代理制、項目總承包制,提高投資效益。
(二十七)抓好以北部新區為重點的工業園區建設,積極推進“雙百工程”。把以北部新區為重點的園區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百個中心鎮工程”作為我市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重要抓手,抓緊抓好。
全面開發北部新區,2010年前,在北部新區投資450億元,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在2010年達到工業產值1000億元,加兩個國家級開發區500億元工業產值,實現再造一個重慶工業的目標。充分發揮區縣(自治縣、市)特色工業園區的體制優勢、政策優勢,進一步完善園區的軟硬環境,加快國家級開發區、重慶(長壽)化工園區、重點區縣(市)工業園區建設。
加快推動“雙百工程”。堅持政府扶持引導、市場化運作,因地制宜發展,加快推進柑橘、草食牲畜、中藥材等10個“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延長並做強農業經濟產業鏈,打造重慶農業品牌。科學規劃,政策傾斜,突出特色,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加快推動“百個中心鎮工程”。促進“百個中心鎮工程”、“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區縣(自治縣、市)特色工業園區、農村商貿中心的建設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九、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最佳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提升區域的整體競爭能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
(二十八)加快對內對外開放步伐,吸引國內外各類投資者參與重慶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放開投資領域,鼓勵採取符合國際慣例,適應行業特點的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加強對外合作。積極引入機構投資者,探索產業投資、風險投資、投資基金等方式吸收外資。創造公平和可預見的法制環境,最佳化投資環境。暢通內外資項目審批的“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廢止妨礙公平競爭、設定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分割市場的規定,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能夠引入市場機制的壟斷行業都要逐步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強對內開放與合作。擴大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合作,積極吸引沿海地區企業包括三資企業來渝“再投資”;加強我市與周邊地區的合作,共同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加強與長江中下游沿線各省市的合作,共同建設長江經濟帶;加強與三峽庫區對口支援各兄弟省市的經濟協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二十九)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努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傳統出口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實施外貿主體多元化戰略,培育國有、民營、個體等多種所有制齊頭並進的開放型經濟主體。調整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出口品牌;用足用好“黃箱”和“綠箱”政策,擴大農產品出口規模。鼓勵市內企業採取“三來一補”、貼牌等多種方式擴大出口。以重慶出口加工區為基地,積極發展裝配、加工為代表的深加工型貿易出口。加快建立外商採購中心,引導和支持市內企業加入國際大型集團的全球採購體系。完善並落實支持出口的各項政策,加強對出口企業的相關服務,暢通“大通關”出口通道,解決擴大出口中的“瓶頸”問題。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
十、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
(三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推行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對非公有制企業實行與其他企業同等的待遇。扶持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發展,引導其不斷走向規模型、多元型、外向型。鼓勵和扶持非公有制經濟“二次創業”,引導其更多地向實體型、規模型、多元型、外向型方向發展。進一步深化、落實非公有制中小企業促進政策,促進大批的中小企業不斷建立和發展,保持重慶的經濟活力。
(三十一)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大力發展資本、產權、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要素市場。擴大資本市場規模,優先支持基礎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等企業發行股票、債券融資,逐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依法保護物權、債權、股權和智慧財產權等各類財產權,健全產權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培育產權市場,推動產權有序流轉。堅持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完善靈活、有序、高效的土地二級市場機制。逐步消除勞動力市場分割,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體系,完善工資作為勞動力市場的主要信號調節機制。加快發展常設技術市場、技術交易會、專利權轉讓、技術諮詢服務、技術許可證交易等技術市場體系。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服務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將各類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脫鉤。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環境。堅決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按照完善法規、特許經營、商業運作、專業服務的方向,加快建設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服務體系;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三十二)加強制度建設,努力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清理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加快立法進程,健全法規體系。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實行決策的論證制和責任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公務員制度,建立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按照強化區域經濟調節職能和市場監管職能、弱化政府微觀管理職能、分化社會管理職能的總體思路,實現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研究和制定,強化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作用。減少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凡不符合世貿組織原則,妨礙市場開放和公平競爭的行政審批,堅決予以取消。
附表:重慶市2020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預測表
二○○三年十二月九日
重慶市2020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預測表
指標名稱
指標數值
2000年
2007年
2010年
2020年
發展水平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621
1200
1500
3300
2.非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82.2
88
90
93
3.R&D支出占GDP比例(%)
0.64
1.5
1.8
2
4.城鎮化率(%)
33.1
45
50
65
5.出口依存度/外資參與度(%)
5.2/4.4
8/10
10/12
12/15
基本設施
6.人均電力耗費量(千瓦時)
647
1200
1500
3000
7.公路路網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36.8
42.5
45
60
8.每萬人擁有機動車輛數(輛)
132.3
300
400
1000
9.自來水普及率(%)
71.7
85
90
95
10.每千人國際網際網路用戶數(戶)
3.24
70
100
200
11.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平方米)
10.72/20.41
16/27
20/30
30/40
生活質量
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純收入(元)
6276/1892
10000/2600
12000/3100
20000/7000
13.恩格爾係數(城鎮/農村)
40.4/53.6
35/50
33/47
29/39
14.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7.2
8.8
9.5
12
15.人均預期壽命(歲)
71.52
73.5
74
75.5
16.城鎮登記失業率
3.5
4.5
4
3.5
17.每萬人律師數(人)
0.84
1.6
2
5
環境質量
18.城市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4.63/8.67
70/80
80/90
>90/95
19.森林覆蓋率(%)
23.1
33
36
45
20.主城區環境空氣品質達到Ⅱ級及其以上標準的天數占全年的比例(%)
51.1
80
>85
>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