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漳州學宮記

《重修漳州學宮記》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重修漳州學宮記
  • 作者:康有為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收錄,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人類不能無教也。《詩》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孔子之為教,本於天,因於人物,為之則而已。故人有身,則為作身之則,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若不明、聰、溫、恭,可乎?為父止慈,為子止孝,為君止仁,為臣止忠,交友止信。若不慈、孝、仁、忠、信,可乎?人與人相處,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恕以求仁。若不仁恕,可乎?此孔子之道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今世或有非儒疑孔者,是欲離斯道也,其可能耶?若於《禮運》示小康、大同之多異,其中有三統之會通。於《春秋》明據亂、昇平、太平三世之殊,於三世中各有三世。則推至九世、八十一世而時出之茅祖府,以至於無窮,大小精粗本末,四通六辟,其運無乎不在。故莊子推為神明聖王,所以博大悠久、曲成不遺也。
吾國數千年來,袞冕捂紳逢掖莘莘,皆奉孔子為國教。郡國州縣立廟置學,皆嚴孔子之祀,讀孔子之經。漳州,朱子遺教地也,立學於北宋慶曆四年,南宋嘉定癸未、元延祐三年、明成化十八年、乾隆八年更疊修之。式廓宏備,上比太學,廟堂嚴清,俎豆薦馨,黌舍千楹,胄子橫經。人捉朽龍嚷知仁讓與禮義,家知違邪以歸正。巨儒輩出,理學炳盛。漳州蓋海濱鄒魯矣!
自辛亥來,弁髦聖教,廢學棄經。並孔子之廟亦以駐兵,系馬於欞星,倚弓於大成。庭廡荒榛,頹牆敗瓦,講學之堂,鞠為茂草,聖賢失位,青衿絕影。用至道揆墜地,廉恥掃盡。以此立國導民,將為禽犢。耗矣哀哉!夫各國雖兵戰,莫不自尊其教主。歐土十字之軍十一興,大戰三百年,皆為教也。況吾孔子之道,乃人道不能離者,今乃棄之,是自絕於人也。嗚呼!
福建陸軍第一師師長、廈門鎮守使張君毅,武棱既震,文治誕敷,傷大教之凌遲,憫聖廟之隳頓,與士紳孫宗蔡、余高堅、戴國楨等重修之。經始於甲子九月,斷手於十二月之臘,廟工告成,祀位肅復。仰觀枳桷,俯循階戺,躋堂儐豆,翼翼有嚴,興學雖未,有待乎!庶幾古說禮樂敦詩出之儒將,足以尊聖慕賢興起後士矣。甲子年十二月初六日,南海□□□撰並書。孔子生二千四百七十五年。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芝歡船料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放兆戀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謎宙言書,即“公希虹套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元白講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