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漳州文廟位於福建省漳州市
薌城區修文西路,是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清乾隆《漳州府志》載,北宋
慶曆四年(1044年)建,
政和二年(1112年)移於州左,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復故址。歷史上,朱熹、鄭成功、黃道周都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孔子後裔避兵入漳,居住於此,其子孫世代相傳住於廟內直至明正德年間。明、清兩代及民國時期,屢有修葺。
漳州文廟坐北朝南,現有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原有古代建築物,如明倫堂、泮池、欞星門等已毀,現大門以內中軸線上依次為戟門、丹墀、月台、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戟門面闊九間,進深二間。東西兩廡面闊各八間,進深各二間。
大成殿建築結構特殊,梁架承襲舊制,較完整地保留了閩南古代木結構建築特點,並融入北方建築風格。構架前檐六根廊柱為浮雕石蟠龍柱,鼓型石柱礎。其檐柱及金柱皆為花崗石圓柱,覆盆式柱礎。前廊東西梢間及後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後老檐柱與金柱間施三步廊,內金柱間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為穿斗式。兩山金柱、脊中柱柱腳均落在上檐東西面柱頭科齊心斗上,柱兩側開榫與柱頭枋相連,繼承早期“插柱造”做法。斗拱各柱頭科、平身科均承襲早期特徵。前後老檐柱、內金柱、次間脊中柱均施柱頭科。明次間前後上檐各施平身科二攢,老檐角柱與山面金柱間分別施平身科二攢,山面金柱與中柱間各施平身科一攢。外檐平身科(按宋法式)為五鋪作出單杪下昂(耍頭作下昂狀),里轉五鋪作出單杪偷心造。殿內平身科為五鋪作出單杪單上昂偷心造(耍頭作上昂狀)。
屋面椽條上鋪望磚,筒瓦、板瓦、正脊、垂脊、圍脊、餞脊為磚瓦混砌,石灰砂漿面層,各脊側面雕塑花鳥、卷草等裝飾,正脊兩端為燕尾狀。
彩繪、油飾明間脊桁、天花板及額枋、木雕構件、露明椽條均有彩繪。其他木構架及斗拱、桁條、外檐裝修均為土朱色油飾。1999年10月,中國文物研究所專家對大成殿彩繪進行非油飾性的科學加固。
2000年對大成殿的維修,嚴格按照古建築修繕原則,採用抽梁換柱法,樑柱蟻蛀蝕空或外部糟朽均採取填心、包心法進行維修,達到“修舊如舊”,是一座健康、整潔,保持著高齡狀態的古建築。木構建築能在多雨濕潤的南方保存數百年,實屬不易。其優勢在兩方面:一是屋頂曲面較大,四角起翹明顯,便於將滴落屋頂的雨水甩出殿堂區域;二是除了前廊幾根雕龍石柱外,殿內也均用花崗石圓柱作為底部,而石柱頂部才銜接木柱以支撐整個木構的梁架,也就極大地防止了木結構受潮腐爛,也增加了整個構架的穩定感。由於防水設計,屋頂兩山山尖升起較高,正脊彎起明顯,形成了閩南特有的建築美感。
大成殿前佇立的孔子雕像,仁愛的神情充滿了儒學關懷。“仁”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哲學範疇,意即人與人之間應該構建的一種和諧關係。前來文廟祭孔的民眾,多半也是懷著這種儒學的人文關懷而來。雕像與建築的完美契合,讓文廟多增了一份藝術韻味。
漳州文廟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歷史文物價值,是漳州文化發展史重要的實證物。今廟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寧道戴璣書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學宮碑》,高1.84米、寬0.78米,青石刻成,刻工技藝高超。康有為撰並書,此乃康有為晚年作品,筆氣雄健。還有明崇禎年間郡守曹荃大書《游聖之門》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廟》碑等碑刻。大成殿內部結構和細部裝飾據專家考評均為宋代遺物,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築的珍貴實例,反映了當時閩南一帶較高的石雕刻技術和建築技術水平。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漳州文廟現存占地面積15000平方,建築面積2600平方,有儀門、戟門、丹墀、月台、大成殿,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
大成殿為明代木結構建築,建於石台座上,面闊五間、進深六間(前一間為廊),重檐歇山頂。其中:構架前檐六根廊柱為浮雕石蟠龍柱,鼓型石柱礎。其檐柱及金柱皆為花崗石圓柱,覆盆式柱礎。前廊東西梢間及後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後老檐柱與金柱間施三步廊,內金柱間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為穿斗式。兩山金柱、脊中柱柱腳均落在上檐東西面柱頭科齊心斗上,柱兩側開榫與柱頭枋相連,繼承早期“插柱造”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