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爾克,R.M.

里爾克,R.M 奧地利詩人。生於鐵路職工家庭,大學攻讀哲學、藝術與文學史。1897年後懷著孤獨、寂寞的心情遍游歐洲各國。會見過托爾斯泰,給大雕塑家羅丹當過秘書,並深受法國象徵派詩人波德萊爾等人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應徵入伍,1919年後遷居瑞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里爾克,R.M.
  • 出生地:布拉格
  • 出生日期: 1875年12月 4日
  • 性別:男

里爾克,R.M.
奧地利詩人。原名勒內·卡爾·威廉·約瑟夫·馬里亞·里爾克。1875年12月 4日生於布拉格,父親是鐵路職員。曾入軍官學校學習,後在林茨商學院、布拉格大學等校學習哲學、藝術史和文學史。1893至1898年間,著有詩集《生活與詩歌》(1894)、《祭神》(1896)、《夢幻》(1897)、《耶穌降臨節》(1898)等,情調纏綿,富有波希米亞民歌風味。1897年結識女作家魯·安德烈亞斯·薩洛美,和她兩次去俄國旅行,會見了列夫·托爾斯泰。這時期的作品有《圖象集》(1902)、《祈禱書》(1905)等,情感熾烈,語言精練,富有音樂性,形成了獨特風格。《祈禱書》分為 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聖》、《貧窮與死亡》,讚美單純,讚美上帝,表現了作者的泛神論思想,同時也反映出資產階級沒落時期的精神矛盾。它是里爾克的成名之作。
1901年裡爾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韋斯特霍夫結婚。1902年旅居巴黎。1905年結識羅丹,一度任羅丹的秘書。這時深受法國象徵主義詩人波德萊爾、魏爾蘭、馬拉梅等人的影響,他的詩作改變了早期偏重抒發主觀情感的浪漫主義風格,寫了許多以直覺形象象徵人生和表現自己思想感情的“詠物詩”,收入《新詩集》(1907)和《新詩續集》(1908)。其中以題為《豹》的短詩最為膾炙人口,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義時的迷惘、彷徨和苦悶的心情。
1912年,里爾克到亞得里亞海濱的杜伊諾,動手寫作著名的《杜伊諾哀歌》(1923)。這時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經濟危機和隨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他更加悲觀失望。1919年遷居瑞士。1922年完成了《杜伊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1923)。1926年12月29日病逝。里爾克在這一階段的生活中充滿痛苦,他在思索人生的意義。《杜伊諾哀歌》和《獻給奧爾甫斯的十四行詩》是這種痛苦思索的產物。前者收有10首哀歌,探討人與世界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生與死、幸福與痛苦的關係等問題。他認為世界充滿苦難,人生空虛渺茫,只有死亡才是“歡樂的源泉”。後者收十四行詩53首,借希臘神話中的歌手奧爾甫斯入冥界尋妻失敗的故事,諷喻詩人對人生意義的無望追求。兩部詩集都用了許多比喻和隱晦離奇的象徵詞句。
此外,他還創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說。散文詩集《旗手克里斯多夫·里爾克的愛和死亡之歌》(1906)中,借匈牙利抗擊土耳其入侵時期一個青年旗手初戀和陣亡的故事,抒發了他對“英雄業績”的嚮往,反映了當時青年的情緒,曾風靡一時。長篇日記體小說《馬爾特·勞里茨·布里格記事》(1910)敘述一個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麥青年詩人的回憶與自白,是作者自身的寫照。他揭露了巴黎的貧窮、疾病和道德敗壞等現象,表現了對人生的恐懼,提出了為後來的存在主義哲學所力圖闡明的基本問題。這部作品與傳統的講故事方式不同,沒有連續的情節,沒有時間順序,童年生活的回憶、眼前的景象以及對未來的幻想交織在一起。這部小說是研究作者及至現代資產階級世界觀和文藝觀的重要材料。
里爾克的作品大多充滿孤獨、感傷、焦慮、惶恐的世紀末情緒和虛無主義思想,在藝術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和創新,對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文藝界和知識界有重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