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本煥

釋本煥

釋本煥(公元1907年——2012年),法名心虔。祖籍湖北新洲,出生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俗姓張,名鳳珊,學名志山,1930年出家,得虛雲禪師傳法印可為南禪臨濟宗臨濟法派第44代傳人。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還是廣東省政協委員,丹霞山別傳寺住持,廣州光孝寺住持,深圳弘法寺方丈,黃梅四祖寺方丈等。

2012年4月2日凌晨零點36分釋本煥法師圓寂於深圳弘法寺。2014年12月5日,湖北黃梅四祖寺迎回禪宗泰斗本煥長老舍利永久安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本煥
  • 外文名:Shibenhuan
  • 別名:心虔,張志山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新洲
  • 出生日期:1907年9月21日
  • 逝世日期:2012年4月2日
  • 職業:和尚,住持,政協委員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中國佛教泰斗
    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
  • 弟子:印順,陳賢金,如珂等
人物生平,主要出訪,人物經歷,慈善事跡,行業貢獻,佛經抄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07年,本煥長老出生於今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7歲時,本煥長老被送入私塾讀書,在私塾學習了6年之後,他在雜貨店學徒
1930年,本煥長老在新洲報恩寺出家,然後到武昌寶通寺受戒,隨後到揚州高旻寺拜師於漢傳佛教高僧來果長老,學法七年,深研禪宗。
30歲時,本煥長老從河北正定臨濟寺起香,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歷經三個月的風雨,路程300多里,終於來到了五台山。 本煥長老隨後用三個月的時間,朝拜了五台山上的五個台頂。 最後,本煥長老駐錫於五台山廣濟茅篷(即今碧山寺)。 本煥長老在碧山寺修行期間,用自己的血液書寫了《普賢行願品》等19部佛經,總計20餘萬字。
1939年,本煥長老出任碧山寺第三代方丈。
1947年,本煥長老遊歷天下禪院,朝拜了北京彌勒院、天津居士林、上海普濟寺
1949年,本煥長老繼承漢傳佛教高僧虛雲長老法脈,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 隨後,本煥長老出任南華寺方丈。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反右傾”運動,本煥長老被蒙冤入獄,一直在獄中被關押長達22年之久,著名文化學者趙朴初曾多次奔走營救本煥長老。
1978年,鄧小平主持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了本煥長老的名譽和人身自由,並且為其徹底平反。
1980年,本煥長老出任丹霞山別傳寺方丈。
1987年,本煥長老出任廣州光孝寺方丈。
2012年4月2日零時三十六分,本煥長老在深圳市弘法寺圓寂,世壽106歲。

主要出訪

1993年7月至1999年7月2次到香港訪問寶蓮寺志蓮淨苑,同覺光法師、永惺法師、劍釗法師、智慧法師等交流兩地佛教文化發展情況,加強了交流。還在志蓮淨苑講“禪宗用功之道”的開示。
釋本煥釋本煥
1993年7月,出訪澳大利亞時曾教授墨爾本居士林全體信眾禪修的具體方法。
1995年4月,出訪泰國,受泰國國王接待。
1995年5月,接受台灣悟淨寺輝禪法師和大覺寺真道、道明法師邀講出訪台灣,參觀了中台寺、靈泉寺各大叢林。在台訪問期間還在大覺寺傳臨濟法派於惟覺大師。後又在靈泉寺傳授禪規,現縮減《彈堂開示》,成為叢林學禪規範。
1996年6月,出訪德國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義大利、丹麥、梵蒂岡等國家,每到之處,都得到信眾的熱烈歡迎。
1998年8月出訪日本。

人物經歷

1907年9月21日,本煥老和尚出生於湖北新洲李集西張灣村。因家境貧窮,僅讀六年私塾,就輟學到武昌當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倉子埠當雜貨店學徒。因當時政府腐敗,外侮內患,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本煥老和尚深感世事無常,漸萌脫俗之念。常到倉埠報恩寺,聽傳聖老法師講經說法,隨立志潛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諦。
1930年,志山徑直到鎮上的報恩寺出家,傳聖和尚高興的說:“我早看也看出你與佛有緣,今天你果然出家了,說明你有佛緣,成熟了。”遂收為徒弟,法號本幻,後來覺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煥發,必能濟惠眾生,又改名為本煥。由於他刻苦修學,自覺辛勤勞動,每天早起打掃廟子,挑水劈柴,後敬香,習禪,不懷雜念,做到身在佛門,心在佛門,立志成為追求智慧解脫的修行者。如此一來,不僅得到師父的喜愛,還得到經常到廟上拜佛供養寺廟的萬遐進女居士的喜愛。萬居士樂善好施,是當時湖北省主席萬耀的姐姐,當地僧俗稱她為萬大姑太。姑太認為本幻在這小廟裡,由於當地深通經文的僧人不多,難於幫他深造。於是資助並介紹他到武昌寶通寺受戒。
本煥長老到了武昌寶通寺。以圓淨的身心,從持松和尚受具足戒。這位博學多才的傳戒師對他說:“要領悟到佛的真諦,必須經過一番苦行修煉的功夫,親自體驗,漸入佛心,沒有捷徑,只有苦修行,才能達到那種境界。”並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剎古寺,多參拜高僧大德,特別要注意持戒修行。”本煥長老牢記持松和尚的話,決心在佛門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歷盡種種艱難困苦,也要尋師訪道,親自體驗、苦行修煉。正巧萬大姑太來武漢探看弟弟,也到寶通寺來看本煥長老,聽了本煥長老受戒後的參悟體會和志向,又慷慨解囊資助本煥去參學。是年四月中旬,本煥長老從武昌乘船到鎮江,到達揚州高旻寺,參拜了來果和尚。來果和尚是湖北黃岡人,欣然收下了這位同鄉為侍者。來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寫的《贊僧賦》。讓他“好生體會什麼叫僧人,怎樣修行”?又跟他講述臨濟宗義玄祖師的故事,鼓勵他要以祖師爺為榜樣,通過嚴格鍛鍊、堅持修行,日後終將成為一棵給人蔭涼的大樹。後來本煥長老自己回憶在高旻寺修行時的情形:“晝則勤修善法,無令失時;第一夜的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訊息。”由於艱苦修行,位列來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禪師器重。1935年任禪堂維那,1936年任堂主,重要佛事活動讓他參與或主持。曾經參加八個禪七之後,又打五個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堅持硬坐、靜坐定靜不倒單,以頑強的意志,通過了禪功嚴峻的考驗。
時年三十歲的本煥長老一心要完成朝拜的宿願,此時的他跟來果和尚修行了七年,可出任住持寺務了,但是,他在武漢完成四千多銀圓化緣任務,交高旻寺採購修建寺院木料之後,從漢口乘火車北上,直達河北正定。旋即由正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飢挨餓,腰酸腳痛,雙膝皮開肉綻,仍虔誠叩拜,足足拜了六個月,磕了二十二萬多個響頭,到達了五台山。跟著又爬上山。從北台起,同樣三步一拜一柱香,朝拜五台;五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從東北到西南橫跨達一百二十公里,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持續一年的朝拜,連頭髮、鬍鬚也沒有剃,究竟為什麼?本煥長老曰:“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不潛心入禪,依佛心為心,怎能發慈悲心?不苦修行,磨鍊自己,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能發願度人。”這體驗是何等深刻啊!
從1938年開始,本煥師在五台山廣濟茅蓬(即碧山寺))住下,決心在這聖地苦修行十年。當時寺院住持廣慧法師圓寂,遂由壽冶法師接任方丈,本煥長老、法渡法師任監院。本煥長老將手指剪開,以血為墨,恭寫《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等經典,日寫六百字,六個多月,共寫了十九卷血經。倖存一本血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是由一位當年碧山寺當庫管的僧人,拼著性命保存下來;於1987年本煥長老升任光孝寺方丈時送還。本煥長老在這本血寫經自序中說:“為重法故,‘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蔭發進時供之心,刺指血之血,不慚形穢,書寫了《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以報答佛恩、眾生恩及無始至今過去一切父母撫養之恩,消除無始以來五逆十惡的罪孽”。由此可見,發心之廣大,令人欽佩。此時,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已經占領了五台山。長老愛國愛教,常常利用監院身份,支持抗日戰爭。1942年12月,日本侵略軍追殺一位八路軍營長。當營長跑進碧山寺,長老就把營長藏在後院。日軍怒氣沖衝要寺院交出八路軍,本煥長老連聲念阿彌陀佛,用手比比畫畫,表示他只信佛陀,不懂什麼“八路”,將日軍支走。
1942年10月起,也是萬大姑太的支持,資助長老三百大洋,在已毀的古西天寺修了閉關之所。為潛心念佛求道,在入關前打了個禪七,做了法事活動,於地藏菩薩聖誕之日——七月三十日,身穿大紅袈裟,莊嚴地進入關房。在閉關三年期間,讀《藏經》四千多卷,還在晚上放焰口千台,超度抗曰陣亡將士。1947年七月,本煥出關,回到了碧山寺。
碧山寺有個鎮山之寶,稱碧山寺金字經塔,是明朝三寶弟子許德其所書。它長五點一米,寬一點七米,是用白綾和黃綾裝裱而成。內容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全文,共八十卷,六十三萬零四十三個字。許居士整整寫了十六年,被譽為佛經金字塔。1947年三月,師隱居五台山北台頂才三天,就聽說一些盲動農民衝擊碧山寺,遂令一位剛從碧山寺來的寺僧重回寺里,把經塔秘密地背上山來。本煥滿眶熱淚地看到了此塔完整無缺,於是向佛發誓,人在金字經塔在,誓與經塔共存亡。為了避兔此寶在戰爭年代被毀,師攜塔開始了長途跋涉的流離生涯。四月,先背塔到山西省三陰縣淨土寺,結夏安居,白天繼續刺血寫經,晚士放焰口一百台。七月,又背塔到北京市西直門彌陀院,向真空、慈舟兩位和尚講述護塔出走的經過。真空和尚說:“眼下兵荒馬亂,你在亂中冒險保護佛寶,是真誠的佛心。你這種護法精神難能可貴,不愧為佛門子弟。你真了不起。”長老謙遜稱,這是五台僧人應盡的本份,並說打算護塔到碧山寺下院上海市普濟寺存放。兩位法師深表贊同,要他在這裡休整一段時期,然後從天津坐海輪去。九月,長老背塔到天津,應邀在天津居士林陳展經塔幾天,有三百多人參觀。一星期後,又從天津塘沽碼頭坐船到青島,在湛山寺住了一晚,湛山寺住持看見本煥長老孤身一人,便派了二十位僧人一道護送佛寶。熬過了數日的顛簸,幾經輾轉,終於把佛寶安全護送到上海普濟寺。住在該寺的壽冶法師、法度法師是長老同門接法兄弟,一見佛寶就失聲叫了起來:“本煥,我的好兄弟,你吃苦了,你為佛門保護了這無價之寶,立了大功啊。”直至今天,《華嚴經》金字經塔尚在五台山顯通寺完好如初存列起來,色澤猶新,金光耀眼,長老功不可沒!
本煥長老的“燃燈送母”故事更是感人肺腑。1948農曆三月,本煥長老還在上海普濟寺修行。多年來,他一直掛念著年邁的母親,曾作詩一首:“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山關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一天,他突然接到二哥來信,說母親病重,盼速回來一見,以慰慈心。本煥長老當即趕回到湖北老家,到倉埠報恩寺結夏安居。堅持每天清晨坐禪,早餐後步行十五華里,回家照料母親,晚上又返回報恩寺,攻讀三藏,還天天放焰囗回向。回家五個月,侍候老母,端茶送水,餵藥餵食,細緻入微。九月,在老母臨終前的一夜,在自己兩個肩窩裡裝上菜油,放上燈草點燃,雙膝跪在老母床前,行孝送終,直至老母親離開人間。老母病逝後,請僧尼為老母親超度七天,自己在老母親靈堂守孝“七七”四十九天。長老在靈前反覆說自己的誓言:“安息吧!母親。作為佛子本煥,一定遵佛教誨,上報四恩,下濟三途,永不忘父母養育大恩,修好八正道,永弘佛法,建設光明的佛土。”
1948年11月,本煥長老來到廣東南華寺住下,常到乳源雲門大覺寺,看望虛雲大師。大師認為本煥長老修道成功,考慮自己111歲了,應由41歲的本煥長老擔任南華寺方丈。虛雲大師兼挑五宗宗脈,認為本煥長老可以承繼曹溪法脈,授他為臨濟宗四十四代的傳人。1949年正月初八,本煥長老於南華寺升座,四月初八曰即開期傳戒,請虛雲大師為傳戒和尚,自己為開堂和尚,傳戒五十三天,國內外前來受戒的出家人達六百多。
1953年至1957年,本煥和尚有六十多位法徒,當了各寺院的方丈,使傳燈有繼,慧目常明。到了1958年2月,本煥和尚突然打錯成“右派份子”、“反革命份子”,逮捕入獄,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本煥長老泰然處之,認為“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艱苦皆我修定之所”。後由監獄轉至坪石勞改農場改造,但他把勞動當作一種修行,從不懈怠。1973年五月,本煥和尚刑滿釋放了,但此時正是中國大陸混亂年代,不能回寺院,留在勞改農場就業。1974年,新州新街人張文波放蜂群到韶關,聽講本煥和尚剛刑滿釋放的訊息,就趕到坪石勞改農場問了個清楚,迅速返回新州,告訴了本煥和尚的侄女張廷鳳。於是,經侄兒、侄女等親人再三來信懇求,本煥長老才返故里歡度春節。
1980年3月,在其門徒比丘尼印先再三懇求下,經仁化縣政府邀請,本煥長老來到丹霞山別傳寺。到寺當天,正好廣州有四十多位居士擠在小木樓上拜佛,看見本煥長老飄然而至,一齊跪下,心喜呼喚:“老法師來了!我們真有佛緣。別傳寺有救了!”在香港的門徒融靈、寬純等帶動下,別傳寺修建工程開工了。
由於當時地方政府不同意修復別傳寺,就以修建明末大官“李永茂隱居”名義上報工程計畫。新建了大佛、鐘鼓樓、大禪堂、澹歸塔、大齋堂、廚房、飯堂、迎賓樓等,建築面積共達四千多平方米。定居在美國的李漢魂將軍回國觀光旅遊,看了修好的別傳寺,連聲稱讚不已,興致勃勃地書寫了“別傳禪寺”的寺門匾額。鑒於廣東自虛雲老和尚於1946年在六榕寺做過水陸法會後,四十年來沒有再舉辦過水陸法會的情況,從1986年起,本煥長老在別傳寺又開始做水陸法會,而且每年都打四個、八個、九個禪七,吸引了海內外一批又一批善信與學佛者,促進了丹霞山旅遊業的發展。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特地重遊丹霞山,賦詩一首贈給本煥長老:“群峰羅立似兒孫,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經桑海換,叢林尚有典型存。一廬柏子參禪味,七盈松濤覓夢痕。未得偏行堂集看,願將半偈鎮山門。”可見本煥長老恢復別傳寺的貢獻與影響。
1986年光孝寺交還佛教界管理使用。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建議,請本煥長老出任光孝寺住持。本煥長老認為匡復光孝寺,是禪宗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決定於1987年元旦那一天,以八十高齡,從韶關往廣州,到光孝寺就任。1月6日,本煥老長老寫信給葉選平省長,請政府支持重建這祖國南大門的十方古剎;趙朴初在病中也寫信給本煥和尚,提出匡復光孝寺的意見。1988年廣東省政府,在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先後撥款資助修復光孝寺。在本煥長老的率領下,經過十方募化,光孝寺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各殿堂佛光耀眼,殿前殿後栽滿了奇花異草,四季花香撲鼻。深圳新建的弘法寺,也於1991年由本煥和尚正式任住持後,加快了修建步伐,次年六月十八日舉行佛像開光暨方丈升座盛典。
本煥長老自故里報恩寺出家,其門徒也以報恩寺而派名,如用“印”字、“堂”字、“頓”字輩來取法名,祖寺已毀四十多年了,本煥長老及弟子早有重建報恩寺的心愿。早在1989年本煥長老就派印覺、印定等門徒去聯絡選址重建工作,四方的報恩寺法裔募捐款項,重建的工作很快地付諸施工了。1994年農曆九月十九日報恩寺隆重舉行佛像開光、本煥方丈升座法會。同時預賀本煥和尚九十大壽的典禮也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紹良寫來賀聯:“寶剎重現莊嚴相禪師今宣法句經,轉瞬九十年間事四眾額物祝遐齡。”高度評價了九十高齡的本煥長老的高風亮節。本煥長老曾身兼別傳寺、光孝寺、弘法寺住持之職,均為各寺的擴建、新建、重建耗費了心血。
本煥老和尚出家六十多年,弘揚佛法孜孜不倦,教授的弟子遍及海內外,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政協委員兼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韶關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廣東省仁化縣政協副主席,廣州光孝寺退居方丈;仁化別傳寺、深圳弘法寺、新州報恩寺、黃梅四祖寺、南雄蓮開淨寺的方丈。
從1987年起,他幾乎每年都到國外講經說法,交流佛教文化,弘揚佛法。1987年七月,他到香港訪問,拜會香港佛教聯合會,與數十年來未見面的師兄弟及弟子歡聚一堂;八月又乘飛機赴美,應邀參加加州萬佛聖城的水陸法會,併到紐約、洛杉磯訪問,接著又到加拿大參加佛事活動;1988年,本煥長老82歲,在湖北新洲重修報恩寺,此寺原址在倉子埠集,現重建於道觀湖畔。1994年建好,籌資1000多萬元,完成建築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重修的報恩寺,今昔對比顯得更加雄偉壯觀,成為江夏名剎。
1991年九月到泰國進行佛事訪問和佛學交流活動;1993年加拿大、美國、泰國又再度邀請他出訪;次年又應邀到澳大利亞訪問,在澳大利亞的泰國、越南、台灣等地的僧人、居士紛紛要求他授皈依。之後,他還到台灣訪問,為促進海峽兩岸的佛事和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德高望重的本煥禪師,是現代禪宗泰斗虛雲的嫡傳大弟子,他禪悅人生的風範人天共仰。
1994年9月21日,本煥長老回到祖庭歡度87歲生日。同時,舉行了佛像開光、方丈升座、水陸法會。前來祝賀、參觀、敬香的人士,成千上萬,一時轟動新洲城鄉。
1995年12月,本煥長老88歲,重建四祖正覺禪寺。正覺禪寺由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創建於唐武德七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雖幾經修復,但仍毀於清末。如今僅存四祖殿一間和幾株古柏樹。蒙各級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正覺禪寺,於1995年12月動工,至2000年6月止,僅四年多的時間,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築面積約一萬三千餘平方米,建設造價4500多萬元。為弘揚四祖宗風,本煥長老於1999年12月創辦《正覺》刊物。弘揚佛教文化,奉獻社會,造福人間。
1996年11月,本煥長老89歲,重建廣東南雄蓮開淨寺尼眾道場。他一生建了好幾座道場,唯見諸多尼眾披度無處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發願重建蓮開淨寺。於1996年11月8日大雄寶殿動土開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築面積約7000多平方米,建設造價2500多萬元。
1999年3月,本煥長老93歲,在廣東城郊珠璣古巷開山新建大雄禪寺,占地面積約45563平方米。現已建成大雄寶殿、頭山門、鐘鼓樓、客堂和功德堂等建築。

慈善事跡

釋本煥本煥老和尚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度人無量。他以慈悲水饒益眾生,熱心社會公益。90年代以來,他率領弘法寺僧眾多次參加支援全國各災區的捐款捐物活動,支援希望工程和孤殘社會福利事業。
特別是1998年8月他在住院期間,了解到長江流域洪水災情嚴重,不顧醫生的勸阻,從醫院回到弘法寺冒著酷暑,親自主持法會,募集善款,支援賑災活動。自己帶頭為三峽災區捐助人民幣10萬元,四眾弟子在他影響下也積極捐款捐物;共捐人民幣70餘萬元。
2003年5月8日,本煥老和尚獲悉深圳市社會福利中心有12名殘疾兒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急需動手術,缺乏資金,他發心由弘法寺捐助32萬元人民幣,使12名殘疾兒童康復有望。事後社會福利中心以“扶貧助殘、慈悲濟世”的牌匾回贈弘法寺,感謝本煥老和尚慈悲濟世之愛心。同時,深圳商報和深圳特區報等新聞媒體也介紹了捐款訊息,高度讚揚了老和尚的無量功德。

行業貢獻

本煥老和尚在前半生,志在苦行,參研經、律、論教理教義,坐禪,閉關、跪拜五亳、刺血寫經、燃臂孝母、弘法度生、領眾守戒,遵循百丈清規,繼承禪門宗風,倡導人間佛教,尊稱佛門泰斗。在後半生奔走中外,行化四方,廣結善緣,披心瀝膽,建寺安僧,數十餘年來,連續光復別傳寺、光孝寺、弘法寺、報恩寺、正覺寺、蓮開寺、大雄寺等七座寺院,建築總面積約六萬多平方米,籌劃二億五千多萬元,德業巍巍,堪稱佛門巨匠。本煥老和尚重視將中國佛教文化傳播海外信徒,曾用十餘年時間訪問歐美和東南亞諸多國家和地區。

佛經抄錄

本煥老和尚一生抄錄的佛經和佛偈不計其數。39歲時,在五台山,刺指、舌之血為墨,書寫《楞嚴經》10卷、《地藏經》3卷以及《金剛經》、《普賢行願品》和《文殊師法王子經》等20餘卷,共10餘萬字。遺憾的是很多血經在兵荒馬亂年代中已失散,現僅保存一卷5952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傳世,成為無價的法寶。他抄錄的經書或予人書寫的條幅,態度非常虔誠,落筆一絲不苟,必須依正體,把凡夫心識轉為如來智慧。
釋本煥
本煥老和尚將自己書寫的血經《普賢行願品》奉為日課,現雖已百歲高齡,但仍堅持早晚必誦。無論是有病住在醫院,或在外出途中,都不忘記念佛誦經。誦經習慣早已是八風不動、順逆不忘,令人敬仰。

人物評價

本煥長老是我國佛教的領袖,也是我國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著名高僧。他一生憂國憂民,踐履佛教界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時刻將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他為人師表,受人尊敬,為我國佛教事業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2年,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 評)
本煥長老一生為法忘軀,秉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信念,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立足人世,服務社會,厥功甚偉,建樹至巨,是中國佛教界的禪門宿尊,愛國典範。(2012年,時任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評)
本煥長老常講,自己雖是一個出家人,但首先是一個公民,國家的興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責任。老人家超過100歲,依然心懷家國、仁濟眾生。(2012年,時任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思平 評)
虛雲禪師十大弟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