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智永

釋智永

釋智永,中國南朝陳、隋書法家(公元6世紀)。本姓王,僧人,名法極,生卒年不詳,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法極
  • 別稱:釋智永
  • 所處時代:隋朝(公元6世紀)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會稽(今浙江紹興)
  • 主要作品:《千字文》
生平,成就,

生平

他早年出家當和尚,後來雲遊到浙江省吳興縣善璉鎮,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人稱永禪師。在這裡,智永深居簡出,每天雄雞報曉即起床,磨上一大盤墨,然後臨摹王羲之的字帖,從未間斷。
智永是嚴守家法的大書法家。他習字很刻苦。馮武《書法正傳》說他住在吳興永欣寺,幾十年不下樓, 臨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給江東諸寺,各送一本。智永還在屋內備了數支容量為一石多的大簏子,練字時,筆頭寫禿了,就取下丟進簏子裡。日子久了,破筆頭竟積了十大簏。後來,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個深坑,把所有破筆頭都埋在土裡,砌成墳家,稱之為──退筆冢。後人講“退筆成冢”的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刻苦練習,智永的書法終於寫得抵勢飛揚,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了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當時求他寫字和題匾的人門庭若市,以致寺內的木門檻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鐵皮把它裹起來。後來,這故事變成了一個典故,叫──鐵門限。

成就

他晚年就曾以當時的識字課《千文字》為內容,用真,草兩體寫了一千多本,從中挑選最滿意的八百本,分送給浙東的各個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文字》墨跡和刻本還被視為學習書法的範本。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鐘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回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他所寫的《千字文》清何紹基說:“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我們細讀他的墨跡《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筆上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的意趣。董、何之說可謂精確、具體、恰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