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墨跡本“真草千字文”,正是出自王羲之之七世孫智永和尚。此本目前藏日本,但也有學者認為此本非智永真跡,乃唐人摹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智永真草千字文
- 作者:孫智永和尚
- 目前藏於:日本
- 出自:《千字文》
“右軍孫智永自臨《千字文》八百本散與人間,江南諸寺名留一本。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年學習,後有禿筆頭十瓮,每瓮皆數石,人來覓書,並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後取筆瘞之,號為‘退筆冢’,自製銘志。”以上文字引自唐李綽《尚書故實》。除墨跡本外,尚有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薛嗣昌刻本、俗稱“關中本”和《群玉堂帖》四十行殘本,這三種本子書風較為統一,比較可靠。
釋智永號法極,為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後。陳隋間人,出家永欣寺。做為“書聖”後人,薪傳祖上書風自是情理之中事。前人曾評價說“專范右軍,精熟無奇”。蘇軾評價“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東坡題跋》)。從墨跡來看,智永的楷書略帶行意,技巧確實嫻熟無比,與“蘭亭”正是一脈相承。透過書法,我們似隱隱看見老禪師正襟危生、一絲不苟地寫著、寫著……。“千字文”中的草書部分也是十分精彩的。常作為小草入手範本。正、草對照,有利於學習書法。加之書寫“八百本”,散於江東諸寺,對普及和提高書法藝術,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