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慧通
- 別名:慧通老和尚
- 出生地:河北逐鹿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2年4月13日
- 信仰:佛教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釋慧通,男,1927年出生於河北逐鹿;公元2012年4月13日0時5分,在江西上栗楊岐普通寺示寂。世壽八十五歲。
慧通老和尚16歲出家,於句容寶華求受三壇大戒。國內知名高僧。曾擔任,江西省萍鄉市楊岐普通寺住持(方丈)。圳弘法寺、青原山淨居寺、支提山華嚴寺座元和尚。雲居山真如禪寺、西安臥龍寺、靖安寶峰禪寺、嵩山少林寺、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雲門山大覺禪寺、廣東大雄寺、丹霞山別傳寺、五台山顯通寺、碧山寺、普化寺、浙江阿育王寺、正定臨濟寺、湖南石霜寺等寺院首座和尚。
人物生平
釋慧通長老,十六歲出家,先後在寶華寺、江天禪寺、高旻寺、北京彌勒院等地方學習參禪。1951年雲門事件之後,虛雲老和尚北上養傷,此時,長老得以親近虛老(當時與佛源長老為同參),而後虛老卓錫雲居真如,長老繼而南下雲居,親近虛老。後長老又返至上海靜七茅棚親近來果老和尚,直至1953年老和尚圓寂為止。
當時能海上師在五台山講《四分律》,長老隨即北上五台,在上師座下學習戒律。由於此時正是非常時期,《四分律》學完,老和尚即返歸雲居山真如禪寺隨侍虛老座下,直至老和尚圓寂(其間,一誠長老、傳印長老、海燈長老、體光長老、紹雲長老等為同參)。
1959年虛老圓寂之前,再三囑咐要守護好雲居真如這一祖師道場,慧通長老與一誠長老等四人親承遺命,保護好雲居山這個道場。後來文革十年,慧通長老等歷經艱辛都沒有下山,依然堅持禪坐。改革開放以後,1982年落實宗教政策,慧通長老隨即重振雲居真如禪堂這一支香。不久,慧通長老又受西安臥龍寺如誠長老之請,振興臥龍禪堂。這些為雲居真如禪寺、西安臥龍禪寺成為世界三大禪宗樣板叢林夯實了基礎。
接著,由於各地寺院相繼恢復,禪堂相繼興起,慧通長老又肩挑重擔,繼而先上雪峰崇聖寺,後又受南普陀妙湛長老之邀到南普陀協助恢復禪堂,受五台山妙江法師邀請慧通長老北上五台碧山寺恢復禪堂,隨後又幫助顯通寺、普化寺等台山名剎重振宗風。其間,美國萬佛城住持宣化上人也曾邀請慧通長老去美國興辦禪堂弘傳宗門心法,但因當時恢復護持國內有關寺廟禪堂的需要緊迫,因緣不具未能成行。
2007年,禪宗祖庭少林寺新禪堂落成,釋永信法師親自迎請慧通長老為其禪堂掛鐘板,續佛慧命。本煥長老發願振興祖師老道場,邀慧通長老協助其重振宗風,慧通長老義無反顧,先後協助本老振興了丹霞山別傳寺、南華寺、光孝寺、大雄寺等禪宗祖庭。
2007年冬,本煥老和尚百歲誕辰,弘法寺舉行了禪七法會,百歲方丈本煥長老親自擔任主七和尚,一如長老、正智長老、紹雲長老、白雲長老、悟智長老等禪門首座尊宿雲集,其規模堪稱是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後國內規模最為盛大的一次禪七法會。在這次禪七中,慧通老和尚擔任座元和尚,並贊慧通長老為“當今禪宗第一人”。要知古之禪林,禮請座元一職,慎之又慎,寧缺毋濫。本老為今佛門泰斗,可見慧通長老德行威望高重。這次禪七結束後,本老懇切留慧通長老常住弘法寺,但慧通長老卻婉言謝絕了。
2009年,天冠住處,支提山華嚴寺恢復禪堂,禮請慧通長老為禪堂掛鐘板,請為座元和尚。2010年慧通長老去青原祖庭淨居禪寺指導禪七,請為座元和尚。香港的聖一老和尚見慧通長老年邁,曾經好幾次要請慧通長老到港安住,但慧通長老也沒答應。
慧通長老曾為深圳?>弘法寺、青原山淨居寺、支提山華嚴寺華嚴寺座元和尚,併兼雲居山真如禪寺、西安臥龍寺、靖安寶峰禪寺、嵩山少林寺、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雲門大覺禪寺、南雄大雄禪寺、丹霞山別傳寺、寧波阿育王寺,正定臨濟寺,湖南石霜寺、以及五台山顯通寺、碧山寺、普化寺等寺院首座和尚。能夠同時擔任禪宗諸大叢林的座元和首座和尚職務,負責指導出家慧通長老父的禪堂修行,這在當今宗門中可能並不多見。這也是慧通長老在宗門下六十餘年如一日長期修行的功德成就感召所致。
這些年來,每年的四、五月一到,慧通長老便離開雲居山到各地禪堂去打七,一直等到雲居山冬季禪七起七,才提前才趕回雲居山。在禪堂打七期間,慧通長老以八十多歲的高齡,還一直堅持隨眾坐香,平時也是堅持每天七支香,從不間斷,一如既往地護持禪堂打七眾生的慧命。
慧通長老雖為禪門當今公認大德,但其行持平常都特別低調。每每有出家人常來見慧通長老,不論是年輕比丘,還是禪堂老參,每當他們給慧通長老頂禮時,慧通長老都會同時給他們頂禮。每次其他寺院住持禪七,其所到寺院都會開中門敲鐘擊鼓大禮相迎,但慧通長老每次在天王殿禮拜彌勒佛後,都會專門前往客堂頂禮知客師,其行持之嚴謹實屬少見。
2010年2月,釋慧通長老至楊岐祖庭普通禪寺禮祖,看見祖庭衰落至此,不禁淚下,當地政府,檀越居士,不失時機禮請慧通長老恢復祖庭,重建祖庭,續佛慧命,為僧使命,慧通長老欣然應允,入主楊岐普通寺,日前楊岐普通寺恢復重興工作已經有條不紊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