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來說,地方文化是根,根深才能葉茂。醴陵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農耕、人文、陶瓷、花炮”四大文化元素,塑造了“開放包容、勇於創新、敢於擔當、樂於奉獻”的醴陵精神,生生不息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醴陵人。要建設好醴陵,就要認知醴陵文化。對於全市幹部民眾來說,只有學習醴陵文化,弘揚醴陵文化,才能接最大的地氣,凝聚最大的合力。
編寫高質量的醴陵文化學習教材,對於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
質量,幫助幹部民眾熟悉市情,凝聚發展共識,推動醴陵科學發展有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
《醴陵文化十講》一書,內容分為十個主題進行闡述:一、醴陵歷史;二、風景名勝;三、農耕文化;四、民俗風情;五、書院文化;六、風流人傑;七、宗教文化;八、陶瓷文化;九、花炮文化;十、未來展望。力求全面、系統、準確地展示醴陵這方水土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同時,力求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成為學習醴陵文化的標準教案。
圖書目錄
目 錄
醴陵文化十講之一:醴陵歷史
導 入
醴陵概況
悠久醴陵
(一) 醴陵名考
(二) 歷史建制
(三) 城市變遷
(四) 遺址文物
厚重醴陵
(一) 從何而來
(二) 古代侯爵
(三) 近代名人
(四) 獨特品性
(五) 醴陵精神
醴陵之最
醴陵文化十講之二:風景名勝
概 說
千年醴陵名勝游
(一) 觀溈山勝景
(二) 攀醴陵高峰
(三) 逛鄉村田園
(四) 游官莊山水
(五) 賞淥江風光
(六) 登文化西山
醴陵歡迎您
醴陵文化十講之三:農耕文化
導 入
農 業
(一) 醴陵農業發展概況
(二) 醴陵農業發達原因
(三) 醴陵農業發展前景
林 業
(一) 樹木與人類關係密切
(二) 醴陵林業
畜牧業
(一) 畜牧業發展概況
(二) 禽畜產品深加工
漁 業
(一) 漁業發展概況
(二) 養殖方式
(三) 適宜及特有魚種
飲食文化
(一) 特色菜餚
(二) 醴陵飲食禮儀文化
(三) 醴陵飲食發展方向
醴陵文化十講之四:民俗風情
傳統節日
(一) 節日的由來
(二) 醴陵的傳統節日
民俗節會
(一) 醴陵民俗
民歌民曲與醴陵方言
(一) 欣賞醴陵民歌《思情鬼歌》片段
(二) 歌曲簡介
(三) 從《思情鬼歌》看醴陵方言和清末民初的社會風俗
醴陵文化十講之五:書院文化
導 入
宋明理學與醴陵書院文化
(一) 宋明理學的概念
(二) 理學淵源——朱張會講
(三) 理學發展——呂夫子講學
(四) 理學之爭——王陽明“心學”之風
(五) 宋明理學在醴陵碰撞出火花的原因
書院盛行及理學成就
(一) 書院盛行——宋時期
(二) 書院盛行——明清時期
(三) 理學成就
淥江書院及其歷史文化元素
(一) 風水寶地
(二) 源遠流長
(三) 名流掌教
(四) 英才輩出
尾 聲
醴陵文化十講之六:風流人傑
寓醴名人接踵而至
(一) 江 淹
(二) 曇 晟
(三) 朱 熹
(四) 王守仁
軍政要員縱橫馳騁
(一) 楊大異
(二) 程 潛
(三) 何 健
(四) 劉建緒
(五) 李立三
(六) 左 權
文苑英才川流不息
(一) 傅熊湘
(二) 寧調元
(三) 袁昌英
(四) 湯飛凡
(五) 彭道儒
工商巨子商海鏖戰
(一) 李心池
(二) 傅 軍
(三) 李文金
社會名流層出不窮
(一) 彭之冕
(二) 文俊鐸
(三) 陳盛芳
(四) 張伯蘭
(五) 劉九生
(六) 鐘武雄
醴陵文化十講之七:宗教文化
導 入
宗教概述
(二) 中國宗教概況
宗教與醴陵
(一) 概 說
(二) 佛教與醴陵
(三) 道教與醴陵
(四) 促進新學的上帝福音——基督教
宗教對醴陵文化的影響
醴陵文化十講之八:陶瓷文化
引 言
悠久的陶瓷歷史
(一) 陶與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