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
吉衡鐵路即衡茶吉鐵路配套建設的文茶聯絡線,起自吉衡鐵路東端的
茶陵西站,與醴茶鐵路共線至
茶陵站,再向東至湘贛省界經火田站(預留)、
蓮花站、至
分文鐵路終點
文竹站,線路全長54.041km,其中江西省境內 13.126km、湖南省境內40.915km;醴茶支線改建工程長7.720km。工程造價5.9億元,契約工期1277日曆天。文茶聯絡線打通了醴茶鐵路、分文鐵路兩條斷頭線,並溝通了新建的吉衡鐵路。
歷史
醴茶鐵路公司的組建,旨在進行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的創新,發揮公司獨立經營的優勢和全支線整體功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現有資源,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盈虧包乾的經營模式,提高
醴茶支線運營效率和整體經濟效益,從而加快長沙鐵路總公司管內支線改革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醴茶鐵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貨物運輸、鐵路運輸生產設備維修、商貿、倉儲、興辦實業等多元經營。於2015年7月1日停止客運。
1965年5月21日,
毛澤東重上
井岡山,乘專列抵達
醴陵站後,毛澤東改乘汽車經茶陵前往井岡山。看到沿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毛澤東寫下了“彈指三十八年,人間變了,似天淵翻覆”的詞。1969年,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提出修建湘東鐵路,支持井岡山西麓開發。經國家計委和國家建委批覆。1970年2月完成設計。1970年9月成立湘東鐵路修建指揮部,由
醴陵、
攸縣、
茶陵、
瀏陽、
炎陵、
安仁等6縣12萬民兵,按部隊的編制分成824個連隊投入鐵路建設會戰。1970年11月開工,1972年底基本竣工。共投入勞動工日2952萬個,完成土方1373萬立方,修建大小橋樑39座。總投資8021.9萬元,平均每千米造價62.18萬元。1973年1月11日正式通車。1973年3月11日開通株洲至茶陵的旅客列車。1975年4月1日移交
廣州鐵路局長沙鐵路分局,並開通長沙-茶陵的旅客列車。1993年運輸148.4萬噸。
廣鐵實施“乾支分離”,2000年7月12日成立
醴茶鐵路公司,註冊地攸縣,“模擬法人,承包經營”。2008年隨
浙贛鐵路株洲至
醴陵段一起移交
南昌鐵路局管轄。2014年,南昌鐵路局組織對醴茶鐵路大修,更新為500米長的鋼軌。2015年7月1日停止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