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城鄉居民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的轉變,人類疾病普發生了重要變化,如糖尿病、食管癌、胃癌、高脂血症合併心腦血管等疾病逐年高發,而這些疾病的高發與息息相關臨床營養治療被公認為21世紀醫學十大進展之是住院患者疾病康復的重要手段。醫學表明,臨床營養治療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病率縮短患者住院周期和治療費用。臨床營養工作在已開發國家已得到規範管理,而在中國雖有原衛生部發文要求各大醫療機構建立臨床營養科探索其學科內涵和工作範疇,但因客觀原因,中國臨床營養學科仍是醫學治療中的短板,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臨床營養科在醫院的定位一直是令人困擾的問題致使其在醫院管理體系中的歸屬也五花八門,受原有檔案及業務範疇影響,有的醫院歸屬為醫技科室,有的歸屬為行政後勤科室,有的甚至直接放到食堂。
2009年,原衛生部醫政司下發了《關於開展臨床營養科設定試點工作的通知》便函,並同期出台了《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檔案,明確臨床營養科的定位為臨床一級科室,對營養科的執業條件診治範圍和質量管理進行了闡述,但後續再無明確的執行條例。據了解,《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並沒有以紅頭檔案形式正式下發到各地醫院及有關部門,不少醫院管理者和主管部門對試點工作及《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的精神知之甚少,理解和落實都存在問題,而處於起步階段的臨床營養學科追切需要醫療與質量行政部門的相關方針政策指引和扶持,對科室管理與業務規範提供相應的制度支和保障,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
編制進程
2018年2月10日,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8年4月10日,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主要起草單位:太原市盛世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邁康智源醫學研究院、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參與起草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省腫瘤醫院、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侯馬市人民醫院、晉中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心醫院。
主要起草人:趙衛偉、趙建平、賈文魁、馮振宇、孫萍、張文清、鄭文霞、王治海、李秋莉、董文艷、張超、郝江天、瓮鈺娟。
標準目次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規定了醫院臨床營養科的術語和定義、建設和管理。
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適用於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DB14/T 1657-2018)的實施,是推進臨床營養的重要基石,是加強行業管理的準則和依據,對山西省臨床營養質控的標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社會評述
《醫院臨床營養科建設與管理規範》體現了山西省營養診療體系建設的新水平,對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同時,使得醫院臨床營養服務評價和控制具有了明確的評定依據臨床營養診療的標準化,使臨床營養診療更科學,也將助力“整體健康”的醫學新模式。(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