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緩

醫緩

出自《左傳·成公十年》中的一位名醫,後來被用來泛指良醫

基本介紹

  • 本名:醫緩
  • 所處時代:春秋
詞語解釋,詞語出處,人物介紹,醫緩典故,

詞語解釋

yī huǎn ㄧ ㄏㄨㄢˇ
醫緩
yī: 治病:醫療;醫術;醫務;醫道。治病的人:醫士;醫生。治病的科學:西醫。
huǎn: 慢,與“急”相對:緩步;緩行;緩慢;遲緩。延遲:緩刑;緩辦;緩役
春秋時秦國良醫
《左傳·成公十年》:“公( 晉侯 )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醫緩
泛指良醫
唐溫庭筠 《上杜舍人啟》:“陋容須托於媒揚,沉痼宜蠲醫緩 。” 元劉詵《霰雪和彭經歷琦初》之一:“坐憫民瘼深,誰與覓醫緩 。”

詞語出處

晉景公是當時晉國的君主。在魯成公八年的時候,他殺了晉國的大夫趙同和趙括。由於自己有病,晉景公就在魯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的五月間,把大兒子立為晉國的君主。
隨後晉景公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惡鬼,長長的頭髮披散著一直拖到了地上,一邊拍打著胸膛,一邊對著他又跳又嚷:“你殺了我的孫子,這是不義的行為!天帝就要為我伸冤了!”說話間,那鬼打破了大門和景公的臥室門沖了進來。晉景公害怕了,跑到另一間屋裡,那個鬼緊追不捨,又破門而入。後來有人說,這是趙括的爺爺的鬼魂。
晉景公嚇醒之後,便把“桑田巫”召來,結果這位巫師說出的情況與他夢中所見完全相符。景公便問道:“那結果會怎么樣呢?”巫師說:“你吃不成新收的莊稼了”。晉景公的病很快就加重了,於是派人去秦國求醫。秦國的國君便派醫緩來給他治病。
在醫緩到達晉國之前,晉景公又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的病顯現為兩個小童子。其中一個說道:“醫緩他可是個良醫啊,我怕他會傷害我們,怎樣才能逃脫呢?”另一個說:“只要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能把我們怎么樣?”
醫緩到了晉國,為景公看過病後,便對他說:“你這病是不能治了。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那裡是不能用攻伐方法的,而且藥力也不能深入到那樣的地方去。實在是治不了啦”。晉景公說:“你真是良醫啊!”於是贈送他豐厚的禮物,把他送回秦國去了。
到了六月間的丙午日,晉景公想吃新麥,便讓管理田產、野物的官吏獻上麥來,讓御廚做了麵食。又把桑田巫召來,讓他看過了自己的麵食之後,就把他殺了。但是,就在晉景公打算吃麵食的時候,突然覺得肚子發脹。於是他就去上廁所,結果掉到糞池裡去淹死了,最終還是應驗了桑田巫為他卜定的命運結局。
以上史實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著名典故,並被凝聚為“病入膏肓”的成語流傳至今。另外,中醫的針灸中有“膏肓穴”。孫思邈認為“膏肓(穴)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遺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可見它的治病機理是扶正祛邪,因此可以作為強身建體的養生穴位,讓身體虛弱的人(包括慢性病的病人)長期使用。
當然,從中醫學、人體科學乃至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段寶貴史料的重要性又遠遠不止於此。它對中醫歷史上醫、巫分流的理論問題,對中醫病因學中“巫言鬼魂、醫稱邪氣”現象的實質,對古代“巫”的客觀認識和評價,對鬼魂的存在及其對疾病診斷、治療的影響,以及輪迴業報、因果報應、免除災害的可能性等等重大問題,都提供了一個非常具體而生動的參考實例。

人物介紹

醫緩
春秋秦國專職醫生--醫緩
醫緩赴晉出診 為晉景公診病
春秋時期,秦國文化、經濟比較先進,醫學也處於領先地位,有‘秦多名醫’之譽。醫緩、醫和即其代表。
醫緩,生活在春秋時期的秦國,他醫術高超。據《左傳》記載,魯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晉國的國君晉景公生了重病。晉景公當時還是相信巫術的,他知道桑田那邊有一位巫人(史書上稱為“桑田巫”),就把這巫人召了來。這位巫人通過一番占卜,認為晉景公的病是因為有兩個鬼魂在作祟。那就是先前被晉景公殺死的兩個晉國大夫趙同和趙括的鬼魂。但巫術久治不效,還斷言晉景公必嘗不到新麥——月內必死。
後來,晉景公聽說相鄰的秦國有良醫,於是就向秦國求醫。秦桓公便親自派遣醫緩去為晉景公治病。醫緩來到晉國,詳細診察了晉景公的病情後說:“病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之不至,不可為也”。晉景公稱讚:“良醫也”。正如醫緩所言,不久晉景公便昏厥、“未嘗新麥”而死。
醫緩從早期醫學的角度作出的預後診斷,與“桑田巫”的鬼魂之說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醫緩是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專職醫生之一,也是最早的宮廷醫生的代表。
“病入膏肓”的典故流傳了下來
自從醫緩為晉景公診病之後,“病入膏肓”就成為典故流傳下來。人們習語中的“病入膏肓”,含有“不治之症”或“難治之症”的意思。後世的醫書中,膏、肓經常出現在說明人體生理病理的術語之中。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而膏肓主要是指疾病部位很深而且隱蔽。古人認為如果患這樣的病,用藥物、針灸等治法都不能起什麼作用了。在人體經絡中,還有一個名為“膏肓腧”的穴位,在背部的第四椎兩旁。
追溯“病入膏肓”典故的淵源,人們應該記住春秋時期這位著名的宮廷醫家——醫緩。

醫緩典故

“病入膏肓”與膏肓穴
成語病入膏肓”源於《左傳》中的一段曲故。晉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國求醫,秦國派一位名叫醫緩的醫生前去替他診療。醫緩尚未抵達時,景公做了個夢。夢中他的病變成了兩個小兒,一個說:“那人是名醫,會傷害我們,往哪裡逃呢?”另一個說:“我們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處,艾灸、針刺和藥力都難抵達,他怎能奈何我們呢?”醫緩到來後,經過診斷,頗為難地對景公說:“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採取攻伐的方法,藥物也無濟於事,無法治了。”後來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於是後人常用“病入膏肓”來指代病重難治。
然而,人體背部的膏肓穴,卻可對“病入膏肓”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或針勞,須向膏肓及百勞”,是一句膾炙人口的針灸歌賦。百勞是督脈大椎穴的別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間旁開三寸(約四橫指)處,屬足太陽膀胱經,是主治各種虛勞及慢疾患的要穴。當久病不愈,身體呈現羸弱消瘦狀態時,最適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陽固衛、濟陰安營、調和全身氣血的作用,從而使身體恢復強壯。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說“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狂、健忘、胎前產後等,百病無所不療”。由此可見,膏肓穴在虛勞證的治療上,套用是非常廣泛的。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背部有主一身陽氣的督脈和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背宜常暖”,歷代醫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擔脊、拔火罐等多種保健養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還有大椎、身柱、風門、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選用其中的2~3個施行保健灸(用艾條溫和灸10~20分鐘),隔天一次,堅持進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兒吐乳等多種病症,對維護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進健康長壽,均十分有益。
最早的專職醫生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在春秋時期之前,曾有過醫巫不分的蒙昧時代。那時,專職的醫生還沒有出現。人們患了病,常常找“巫人”來醫治。
對於春秋時期的經濟文化的影響
到了春秋時期,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都發生了重要的變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諸侯爭霸。那時,大大小小的諸侯國有100多個,為爭奪霸主地位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經過300多年的兼併戰,諸侯國的數量大為減少,強國更強了,弱國更弱了。社會經濟也破舊立新,生產力得到發展,貴族獨占土地的制度逐漸打破,普通百姓得到了私有土地。科學技術也有明顯的進步,人們使用鐵制的農具開荒種地興修水利;在《春秋》里,有了世界上最早對“日食”和“哈雷慧星”的記載。在思想界也發生了變革,兩位著名的思想家出現了,一位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一位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醫學也有了重要的發展。這便是醫學開始逐漸擺脫巫術的束縛,一步步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專職醫生出現在民間,負責宮廷醫療的高水平的醫生也不乏其人。醫緩就是當時最為著名的專職醫生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