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201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是由胡以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19年4月30日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書適合臨床、基礎、預防、護理、口腔、檢驗、藥學等專業用,也可供醫學、藥學及生物學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師、科研人員、藥師、臨床醫生,以及醫師執業考試者使用。

該書共4篇19章,分為概述、細胞的結構及其功能、細胞的生命現象及其發生與延續和細胞與生物工程。

基本介紹

  • 書名: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
  • 作者胡以平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30日
  • 頁數:34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17118
  • 字數:660千字
  • CIP核字號:2019065715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社會評價,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根據教育部2018年1月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中國醫藥院校“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的開設情況,以及該教材上一版在各院校中使用後的師生反饋意見,該次修訂在維持原基本結構體系的基礎上,著重對內容做了最佳化和精簡。將原第六章中的核塘體、內膜系統和線粒體分別設定為章,使全書的總章數增至19章。考慮到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醫學科學的特殊需求,該次修訂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細胞黏附分子和類器官及基因組編輯等。此外,在版式設計方面也做了較大的調整和改動,採用雙色印刷,改進了教材的視覺效果。
該教材的編者來自19所院校,他們都是活躍在中國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和研究領域的一線專家。在此次編寫中,他們付出了心血和勞動。
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名譽理事長裴鋼院士為該書作序,該次修訂,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海軍軍醫大學教務處和基礎醫學部的支持,海軍軍醫大學的李建秀和張紅霞等同志對修訂工作給予了支持。

出版工作

2019年4月30日,《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責任印製
瞿德竑
瞿德竑
張楠
趙義民

內容簡介

該書共4篇19章,分為概述、細胞的結構及其功能、細胞的生命現象及其發生與延續和細胞與生物工程。該書基於中國醫學教育的特點和醫學生知識結構的需求,以細胞在個體發育過程中的生物學行為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醫學細胞生物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並從巨觀和發展的視角,引入了時空動態概念、數量概念和系統概念。

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細胞生物學與醫學
第一節 細胞學的誕生與發展
一、 細胞的發現
二、 細胞學說的形成
三、 其他學科的滲透
第二節 細胞生物學的興起
一、 細胞結構知識的深入和整合
二、 細胞“時空”特性的認識
三、 細胞“單位”概念的深化
第三節 細胞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一、 思想方法
二、 對細胞本身的認識
三、 細胞與個體
四、 細胞與社會
第四節 細胞生物學在醫學科學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 細胞與人體的生長發育
二、 細胞與人類疾病
三、 細胞與醫學研究
第二章 細胞的起源與進化
第一節 細胞的起源
一、 地球上原始生命的誕生
二、 細胞的發生
第二節 細胞的進化
一、 病毒是古老的生命形式
二、 支原體是最小的細胞
三、 從原核細胞到真核細胞
四、 從原核生物演化為真核生物
第三章 細胞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細胞的分子基礎
一、 細胞的小分子物質
二、 細胞的大分子物質
第二節 細胞的結構特徵
一、 細胞的大小
二、 細胞的數目
三、 細胞的形態
四、 細胞的結構
第三節 細胞的生命特徵
一、 新陳代謝是細胞的基本生命特徵
二、 細胞是生命生長和發育的基礎
三、 遺傳性是細胞的重要生命特徵
四、 細胞的進化
第四章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技術
第一節 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
一、 顯微結構的觀察
二、 亞微結構的觀察
第二節 細胞的分離與培養
一、 細胞的分離
二、 細胞的體外培養
三、 細胞融合
第三節 細胞組分的分析
一、 細胞器和大分子的離心分離
二、 蛋白質的層析分離三、 蛋白質的電泳分析四、 RNA 的分離與分析
五、 DNA 的分離與分析
六、 單細胞分析
第四節 活細胞內分子的分析
一、 細胞內分子的示蹤
二、 細胞內離子濃度的測定
三、 特殊分子向細胞的導入
四、 細胞內特異分子的原位鑑定
第五節 活體內細胞的研究
一、 細胞的活體內移植
二、 活體內細胞的遺傳修飾
第二篇 細胞的結構及其功能
第五章 細胞膜及其表面
第一節 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和特性
一、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二、 細胞膜的分子結構
三、 細胞膜的主要理化特性
第二節 細胞黏附分子
一、 鈣黏蛋白
二、 選擇素
三、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四、 整聯蛋白
第三節 細胞連線
一、 緊密連線
二、 錨定連線
三、 通訊連線
第四節 細胞外基質
一、 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
二、 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
三、 非膠原糖蛋白
第五節 細胞表面特化結構
一、 微絨毛
二、 褶皺
三、 圓泡
四、 細胞內褶
五、 纖毛和鞭毛
第六節 細胞膜與物質的跨膜轉運
一、 穿膜運輸
二、 膜泡運輸
第七節 細胞膜受體
一、 膜受體的結構和分類
二、 膜受體的特性
三、 膜受體的數量與分布
四、 受體的激動劑和阻斷劑
第八節 膜受體與信號轉導
一、 細胞的化學信號分子與受體
二、 細胞內主要信號通路
三、 蛋白激酶對底物的磷酸化作用
第九節 膜受體與細胞識別
一、 細胞識別現象
二、 細胞識別的分子基礎
三、 細胞識別所引起的細胞效應
第十節 膜抗原與免疫
一、 細胞膜抗原
二、 淋巴細胞與特異性免疫作用
第十一節 細胞膜與疾病
一、 膜轉運系統異常與疾病
二、 膜受體異常與疾病
三、 癌變與細胞表面關係
第六章 核糖體
第一節 核糖體的形態結構與存在形式
一、 核糖體的形態結構
二、 核糖體的存在形式
第二節 核糖體的理化特性
一、 核糖體的組成成分
二、 核糖體的形成與組裝
第三節 核糖體與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一、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相關因子
二、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基本過程
三、 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阻斷劑
第七章 內膜系統
第一節 內質網
一、 內質網的組成成分
二、 內質網的形態結構與類型
三、 內質網的功能
四、 內質網形態結構的病理性改變與功能異常
第二節 高爾基複合體
一、 高爾基複合體的形態結構
二、 高爾基複合體的組成成分
三、 高爾基複合體的功能
四、 病理狀態下高爾基複合體的異常改變
第三節 溶酶體
一、 溶酶體的形態結構與化學組成特徵
二、 溶酶體的類型
三、 溶酶體的形成與成熟
四、 溶酶體的功能
五、 溶酶體異常與人類疾病
第四節 過氧化物酶體
一、 過氧化物酶體的形態結構特徵
二、 過氧化物酶體膜的理化特徵
三、 過氧化物酶體中的酶
四、 過氧化物酶體的功能
五、 過氧化物酶體的發生
六、 過氧化物酶體異常與疾病
第八章 線粒體
第一節 線粒體的形態結構與組成成分
一、 線粒體的形態、數量及分布
二、 線粒體的亞微結構
三、 線粒體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 線粒體的功能
一、 線粒體中的氧化代謝
二、 線粒體與氧化磷酸化
三、 線粒體與細胞凋亡
第三節 線粒體的半自主性
第四節 線粒體的發生
一、 線粒體的增殖
二、 線粒體的起源
第五節 線粒體與醫學
一、 疾病過程中線粒體的變化
二、 mtDNA 突變引起的疾病
三、 mtDNA-nDNA 突變互動作用引起的疾病
第九章 細胞骨架
第一節 微管
一、 微管的結構與微管蛋白
二、 微管相關蛋白
三、 微管的組裝和極性
四、 微管的功能
第二節 微絲
一、 微絲的結構與肌動蛋白
二、 微絲結合蛋白及其功能
三、 微絲的組裝四、 微絲的功能
第三節 中間纖維
一、 中間纖維蛋白的類型和結構
二、 中間纖維結合蛋白
三、 中間纖維的組裝及其調節
四、 中間纖維的功能
第四節 細胞骨架與疾病
一、 細胞骨架與腫瘤
二、 細胞骨架與神經系統疾病
三、 細胞骨架與遺傳性疾病
第十章 細胞核
第一節 核膜
一、 核膜的化學組成
二、 核膜的亞微結構
三、 核膜的主要功能
第二節 核纖層和核骨架
一、 核纖層
二、 核骨架
第三節 染色質和染色體
一、 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化學組成
二、 染色質的種類
三、 染色質的結構與組裝
四、 染色體的結構
五、 核型
第四節 核仁
一、 核仁的化學組成
二、 核仁的結構
三、 核仁周期
四、 核仁的功能
第五節 細胞核的功能
一、 遺傳信息的儲存
二、 遺傳信息的複製
三、 遺傳信息的轉錄
第三篇 細胞的生命現象及其發生與延續
第十一章 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第一節 細胞分裂
一、 無絲分裂
二、 有絲分裂
三、 減數分裂
第二節 細胞周期
一、 細胞周期的基本概念
二、 細胞周期各時相的動態與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三、 細胞周期的調控
四、 細胞周期時相的測定和細胞的同步化
第三節 細胞分化
一、 細胞分化的基本特徵
二、 細胞分化的調控
三、 影響細胞分化的因素
第四節 細胞的增殖分化與醫學
一、 細胞增殖周期與醫學
二、 細胞分化與腫瘤
三、 細胞分化與再生醫學
第十二章 細胞衰老與死亡
第一節 細胞衰老
一、 細胞衰老與個體衰老的關係
二、 細胞的壽命
三、 細胞衰老的表現
四、 細胞衰老的相關基因
五、 細胞衰老的其他學說
第二節 細胞死亡
一、 細胞死亡的原因
二、 細胞死亡的形式與特徵
第三節 細胞凋亡
一、 細胞凋亡的概念與特徵
二、 細胞凋亡的影響因素
三、 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四、 細胞凋亡的檢測
五、 細胞凋亡的生物學意義
六、 細胞凋亡與疾病
第十三章 生殖細胞與受精
第一節 精子
一、 精子的形態特徵
二、 精子的發生
三、 精子發生的分子機制
第二節 卵細胞
一、 卵細胞的形態特徵
二、 卵子的形成過程
三、 哺乳動物精子發生和卵子形成的比較
第三節 受精
一、 精子的激活和獲能
二、 頂體反應
三、 精- 卵融合
四、 皮質反應
五、 受精與醫學
第十四章 細胞與個體發育
第一節 細胞在個體發育中的時空行為
一、 “受精—卵裂”的過渡
二、 卵裂
三、 胚層分化
四、 器官發生
第二節 幹細胞在個體發育中的作用
一、 幹細胞的基本特性
二、 胚胎幹細胞
三、 精原細胞
四、 組織幹細胞
第十五章 成體組織中細胞群體的動態平衡
第一節 組織中細胞更替的現象及其發生機制
一、 皮膚表皮細胞的更替
二、 感覺上皮細胞的更替
三、 小腸上皮細胞的更替
四、 肝細胞的更替
五、 血管內皮細胞的更替
六、 血細胞的更替
第二節 細胞群體平衡相關的生物醫學問題
一、 組織再生
二、 腫瘤發生
三、 個體衰老
第十六章 細胞行為的微環境調節
第一節 細胞微環境的組成與功能
一、 細胞外基質
二、 化學信號分子
三、 鄰居細胞
四、 生物物理學因素
第二節 細胞微環境穩態與疾病
一、 微環境與細胞衰老
二、 微環境與傷口癒合
三、 微環境異常與腫瘤發生髮展
第四篇 細胞與生物工程
第十七章 細胞工程
第一節 主要相關技術
一、 大規模細胞培養
二、 核移植
三、 基因轉移
四、 細胞重編程
第二節 動物細胞工程的套用
一、 醫用蛋白質的生產
二、 基因工程動物的產生
三、 基於細胞的組織工程
四、 細胞治療
五、 試管嬰兒
六、 類器官
第十八章 基因工程
第一節 目的基因的分離與重組
一、 目的基因的分離
二、 目的基因的重組
第二節 目的基因的表達
一、 大腸桿菌表達系統
二、 酵母表達系統
三、 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
第三節 表達產物的分離純化
第十九章 基因組工程
第一節 基本策略
一、 基於外源DNA 片段與內源基因組中同源DNA 區域的同源重組
二、 基於工程化核酸酶介導的定點切割和重組修復
第二節 醫學套用
一、 基因功能研究
二、 疾病模型的建立
三、 活體內遺傳性疾病致病基因的原位定點矯正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配有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的數字課程,包括學習目標、拓展知識(包含動畫、微課)、教學PPT和自測題等資源。
課程名稱
“醫學細胞生物學(第4版)”數字課程
出版時間
2019年4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內容提供者
胡以平
策劃編輯
瞿德竑
技術編輯
李翠玲

教材特色

這個新修訂的版本能夠更加適契約學們的“學”和教師們的“教”,在中國醫藥領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社會評價

“這部教材不僅實現了兩個學科形式上的‘對接’,而且從內涵上非常巧妙地在醫學教育的知識體系中‘融合’了細胞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體系,成為了醫學生知識體系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在我看來,胡以平教授主編的這部教材是很有特色的。在它的第1版問世時,我就注意到,它把知識介紹與思維啟發的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把細胞生物學與醫學知識體系相結合的點找得很準。而特別令人欣賞的是,他在這本教材中引入了‘細胞與個體發育之間的關係’‘細胞的個性與共性之間的關係’,以及‘細胞在個體發育中的時空、動態、數量和整合’等新的概念。這樣的處理,使同學們所學到的細胞是‘活的細胞’,是‘個體發育過程中的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穩態維持中的細胞’。更重要的是,這樣處理可以增加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留給同學們想像和思考的空間。我認為,這正是新時期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正是我們國家醫學科學高水平發展的需要。當然,這樣的知識體系和框架設計也開啟了我國《醫學細胞生物學》新時期教材建設的先河,適應了國際上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需求。”(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細胞生物學會名譽理事長裴鋼評)

作者簡介

胡以平,理學博士,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細胞生物學學科帶頭人,幹細胞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興趣為“肝幹細胞的生物醫學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