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理學(201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醫學心理學》是201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樹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學心理學
  • 作者:姚樹橋
  • 出版時間:2018年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6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 規劃教材修訂說明
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教材自1978年一輪出版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幾十年來,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領導和支持下,以裘法祖、吳階平、吳孟超、陳灝珠等院士為代表的我國幾代德高望重、有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有高度責任感和敬業精神的國內外著名院士、專家、醫學家、教育家參與了本套教材的創建和每一輪教材的修訂工作,使我國的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教材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精,不斷豐富、完善與創新,形成了課程門類齊全、學科系統最佳化、內容銜接合理、結構體系科學的由規劃教材、配套教材、網路增值服務、數字出版等組成的立體化教材格局。這套教材為我國千百萬醫學生的培養和成才提供了根本保障,為我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高水平、高素質的合格醫學人才,為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巨大貢獻,並通過教材的創新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推動了我國高等醫學本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促進了我國醫藥學相關學科或領域的教材建設和教育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醫藥學教育和衛生事業發展實際的具有中國特色醫藥學教材建設和發展的道路,創建了中國特色醫藥學教育教材建設模式。老一輩醫學教育家和科學家們親切地稱這套教材是中國醫學教育的“幹細胞”教材。
本套第九輪教材修訂啟動之時,正是我國進一步深化醫教協同之際,更是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教育改革全方位深入推進之時。在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親自批示“人才是衛生與健康事業的一資源,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對於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民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並著重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奮力推動建設健康中國。
教材建設是事關未來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教材體現國家意志。人民衛生出版社緊緊抓住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歷史發展機遇期,以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全面啟動為契機,以規劃教材創新建設,全面推進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工作,服務於醫改和教改。第九輪教材的修訂原則,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努力最佳化人才培養結構,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構建發展以“5+3”模式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強化臨床實踐教學,切實落實好“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的要求,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在全國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精神鼓舞下和老一輩醫學家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全國一大批臨床教學、科研、醫療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學者、教授繼承和發揚了老一輩的優秀傳統,以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和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積極參與第九輪教材的修訂和建設工作,緊密結合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高等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和醫藥衛生行業人才的需求,借鑑國內外醫學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創新編寫思路和編寫模式,不斷完善表達形式和內容,不斷提升編寫水平和質量,已逐漸將每一部教材打造成了學科精品教材,使第九輪全套教材更加成熟、完善和科學,從而構建了適合以“5+3”為主體的醫學教育綜合改革需要、滿足卓越臨床醫師培養需求的教材體系和最佳化、系統、科學、經典的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
其修訂和編寫特點如下:
1.教材編寫修訂工作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的領導和支持下,由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學組規劃,臨床醫學專業教材評審委員會審定,院士專家把關,全國各醫學院校知名專家教授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高質量出版。
2.教材編寫修訂工作是根據教育部培養目標、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業要求、社會用人需求,在全國進行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借鑑國內外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和教材建設經驗,充分研究論證本專業人才素質要求、學科體系構成、課程體系設計和教材體系規劃後,科學進行的。
3.在教材修訂工作中,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戰略部署要求,貫穿教材編寫全過程。全套教材在專業內容中滲透醫學人文的溫度與情懷,通過案例與病例融合基礎與臨床相關知識,通過總結和汲取前八輪教材的編寫經驗與成果,充分體現教材的科學性、代表性和適用性。
4.教材編寫修訂工作著力進行課程體系的最佳化改革和教材體系的建設創新——科學整合課程、淡化學科意識、實現整體最佳化、注重系統科學、保證點面結合。繼續堅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編寫原則,以確保教材質量。
5.為配合教學改革的需要,減輕學生負擔,精煉文字壓縮字數,注重提高內容質量。根據學科需要,繼續沿用大16開國際開本、雙色或彩色印刷,充分拓展側邊留白的筆記和展示功能,提升學生閱讀的體驗性與學習的便利性。
6.為滿足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實現教材系列化、立體化建設,進一步豐富了理論教材中的數字資源內容與類型,創新在教材移動端融入AR、VR、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課堂學習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每種教材均配有2套模擬試卷,線上實時答題與判卷,幫助學生複習和鞏固重點知識。同時,根據實際需求進一步最佳化了實驗指導與習題集類配套教材的品種,方便老師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
第九輪教材共有53種,均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全套教材將於2018年6月出版發行,數字內容也將同步上線。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同志親自為本套教材撰寫序言,並對通過修訂教材啟發和指導高校不斷深化醫學教育改革、進一步推進醫教協同,為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服務人民民眾健康乃至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寄予厚望。希望全國廣大院校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多提供寶貴意見,反饋使用信息,以逐步修改和完善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為第十輪教材的修訂工作建言獻策。
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醫學心理學概述  1
一、醫學心理學概念  1
二、醫學心理學的相關學科  3
 第二節 醫學模式的轉變  5
一、西方醫學與生物醫學模式  5
二、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5
三、醫學心理學與我國醫學模式的轉變  6
四、醫學心理學對疾病與健康的思考  7
 第三節 醫學心理學研究方法  7
一、方法學的特殊性  7
二、研究過程、類型及方法  8
 第四節 醫學心理學的現狀與發展  10
一、我國醫學心理學產生的背景  10
二、我國醫學心理學科的現狀  10
三、我國醫學心理學科發展趨勢  11
四、我國醫學心理學工作者的培養  11
第二章 心理學基礎13
 第一節 心理現象及其本質  13
一、心理現象  13
二、心理的本質  13
 第二節 認知過程  14
一、感覺  14
二、知覺  16
三、注意  17
四、記憶  18
五、思維  20
六、想像和表象  21
 第三節 情緒和情感過程  21
一、情緒和情感的概念  21
二、情緒和情感的關係  21
三、情緒的功能  22
四、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23
五、情緒的維度與兩極性  24
六、表情  25
七、情緒的理論  25
 第四節 意志過程  26
一、意志行動的基本過程和特徵  27
二、意志的品質  27
 第五節 人格  28
一、概述  28
二、需要  30
三、動機與挫折  32
四、能力  33
五、氣質與性格  35
 第六節 心理的生物與社會基礎  37
一、心理的生物基礎  37
二、心理的社會基礎  40
第三章 心理發展與心理健康43
 第一節 概述  43
一、人的發展與生命周期  43
二、健康與心理健康  44
 第二節 兒童期心理健康  46
一、胎兒期及嬰幼兒期心理健康  46
二、幼兒期心理健康  48
三、兒童期心理健康  49
 第三節 青少年與青年心理健康  49
一、青少年期心理健康  49
二、青年期心理健康  50
 第四節 中年期心理健康  51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  51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52
 第五節 老年期心理健康  54
一、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點  54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54
第四章 主要理論流派56
 第一節 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理論  56
一、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內容  56
二、現代精神分析的發展  60
 第二節 行為學習理論  61
一、行為學習的主要理論內容  61
二、經典的行為學習理論  62
 第三節 認知理論  64
一、主要的理論內容  64
二、現代認知理論的發展  66
 第四節 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67
一、主要的理論內容  67
二、現代人本主義理論的發展  70
 第五節 心理生物學理論  71
一、主要的理論內容  71
二、心理生物學理論的進展  72
第五章 心理評估75
 第一節 心理評估概述  75
一、心理評估的概念及作用  75
二、心理評估的方法  75
三、心理評估的一般過程  77
四、心理測驗發展  78
五、標準化心理測驗的基本條件  78
六、套用心理測驗的基本原則  80
七、心理測驗的類型及套用  81
 第二節 智力測驗  81
一、智力、智商和智力水平的分級  82
二、常用智力測驗和發展量表  83
 第三節 人格測驗  85
一、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  85
二、艾森克人格問卷  86
三、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問卷  87
四、其他人格測驗工具  87
 第四節 神經心理測驗  88
一、神經心理篩選測驗  88
二、成套神經心理測驗  89
 第五節 評定量表  90
一、概述  90
二、自評量表  90
三、他評量表  
95
第六章 心理應激96
 第一節 心理應激概述  96
一、應激與心理應激理論  96
二、應激的概念模型  97
三、心理應激的意義  98
 第二節 應激源  99
一、應激源的定義與分類  99
二、應激源的研究  100
 第三節 應激過程的中介機制  101
一、應激的心理中介  101
二、應激的生理中介  105
 第四節 應激反應  107
一、概念  107
二、應激的生理反應  107
三、應激的心理反應  108
 第五節 應激的醫學後果  110
一、應激的後果  110
二、應激的醫學後果  110
 第六節 應激的管理  112
一、概述  112
二、應激的管理的切入點  113
三、應激易感模型  115
四、系統的應激管理方案  117
第七章 心身疾病118
 第一節 心身疾病概述  118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118
二、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  120
三、心身疾病的診斷與防治原則  122
 第二節 常見心身疾病  123
一、原發性高血壓  123
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24
三、雷諾病  126
四、糖尿病  127
五、哮喘  129
六、消化性潰瘍和功能性胃腸病  130
七、經前期情緒障礙  131
八、神經性皮炎  132
九、腫瘤及其心理問題  133
第八章 異常心理135
 第一節 異常心理概述  135
一、異常心理的概念  135
二、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區分和判別  135
三、異常心理的分類  137
 第二節 常見的異常心理  138
一、焦慮障礙  138
二、抑鬱障礙  139
三、軀體形式障礙  140
四、人格障礙  140
五、睡眠障礙  142
六、進食障礙  
143
第九章 健康行為144
 第一節 健康行為與行為轉變  144
一、健康行為和危險行為  144
二、健康信念及其影響因素  145
三、行為轉變的理論  146
 第二節 吸菸、酗酒和網路成癮  149
一、吸菸  149
二、酗酒  150
三、網路成癮  151
 第三節 飲食、鍛鍊與肥胖  152
一、飲食  152
二、鍛鍊  153
三、肥胖  154
 第四節 性行為與愛滋病預防  155
一、性行為和安全性行為  155
二、愛滋病預防  156
第十章 病人心理158
 第一節 病人心理概述  158
一、病人概念與病人角色  158
二、病人的求醫與遵醫行為  160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62
 第二節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徵與基本干預方法  162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徵  163
二、病人心理問題的基本干預方法  164
 第三節 各類病人的心理特徵  164
一、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65
二、臨終病人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66
三、手術病人心理特徵及干預  167
四、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68
五、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70
六、醫療美容領域受術者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70
七、基因技術套用中病人的心理特徵及干預  171
第十一章 醫患關係與醫患溝通173
 第一節 醫患關係  173
一、醫患關係概述  173
二、醫患關係的類型  175
三、醫患關係的影響因素  176
 第二節 醫患溝通  178
一、醫患溝通概述  178
二、醫患溝通的功能  179
三、醫患溝通的影響因素  180
四、醫患溝通的基本方法  181
 第三節 我國的醫患關係  182
一、我國醫患關係的現狀  183
二、我國醫患關係存在的問題  183
三、我國醫患關係緊張的成因分析  184
四、不同理論背景下緊張醫患關係分析  184
五、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策略  185
第十二章 心理干預總論187
 第一節 心理干預  187
一、概念  187
二、心理干預的內容與方式  187
三、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關係  189
 第二節 心理治療  190
一、概述  190
二、心理治療的範圍  192
三、心理治療基本過程和原則  193
四、心理治療的基本技術  195
第十三章 心理干預各論197
 第一節 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治療  197
一、經典精神分析治療  197
二、客體關係取向的心理治療  199
 第二節 行為療法  200
一、概況  200
二、方法  201
三、適應證和評價  205
 第三節 認知療法  206
一、概況  206
二、方法  209
三、適應證和評價  213
 第四節 以人為中心療法  214
一、概況  214
二、方法  214
三、適應證和評價  216
 第五節 森田療法  216
一、概況  216
二、方法  217
三、適應證和評價  218
 第六節 暗示和催眠療法  218
一、暗示療法  218
二、催眠療法  219
 第七節 家庭治療  220
一、概況  220
二、方法  222
三、適應證和評價  224
 第八節 團體治療  225
一、概況  225
二、方法  226
三、適應證和評價  227
 第九節 正念療法  227
一、概況  227
二、方法  229
三、適應證和評價  231
 第十節 危機干預  232
一、概況  232
二、方法  232
三、適應證和評價  234
 第十一節 其他療法  234
一、積極心理干預  234
二、人際心理治療  236
三、藝術療法  238
 第十二節 臨床心理會診服務  239
一、概況  239
二、方法  240
三、適應證和評價  242
參考文獻243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245
本書測試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