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寄生蟲學(溫州醫科大學建設的慕課)

醫學寄生蟲學(溫州醫科大學建設的慕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醫學寄生蟲學課程是溫州醫科大學建設的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於2017年9月17日在浙江省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首次開課,於2021年9月16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該課程授課教師為梁韶暉、黃慧聰、譚峰、劉文權、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劉涵、趙威。據2021年12月浙江省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9期次。據2021年12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1次。

該課程是研究與醫學相關的寄生蟲及其所致疾病的課程,包括總論、醫學原蟲、醫學蠕蟲(吸蟲、絛蟲、線蟲)和醫學節肢動物四部分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學寄生蟲學
  • 外文名:Medical Parasitology
  • 建設院校:溫州醫科大學
  • 授課平台:浙江省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中國大學MOOC
  • 類別: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教師:梁韶暉、黃慧聰、譚峰、劉文權、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
  • 首開時間:2017年9月17日(浙江省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2021年9月16日(中國大學MOOC)
課程性質,課程定位,適應對象,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計畫,教學目標,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課程理念,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醫學寄生蟲學是一門研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寄生蟲的形態結構、生活規律及其與人體和外界環境相互關係的課程,同時也是醫學和醫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

適應對象

該課程適用於就讀五年制臨床醫學、兒科、精神醫學、 法醫學、預防醫學等專業的學生學習。

課程簡介

醫學寄生蟲學共分為六個模組。第一模組內容為醫學寄生蟲學總論,其中包括:寄生蟲的危害、寄生現象、寄生蟲與宿主、寄生蟲的生物學、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特點和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第二模組內容為醫學原生動物,其中包括:醫學原蟲概論、溶組織內阿米巴、鞭毛蟲(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和孢子蟲。第三模組內容為醫學蠕形動物-吸蟲。第四模組內容為醫學蠕形動物-絛蟲。第五模組內容為醫學蠕形動物-線蟲。第六模組內容為醫學節肢動物,其中包括:醫學節肢動物概論、昆蟲綱和蛛形綱。

課程大綱

浙江省高等學校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課程大綱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醫學寄生蟲學的概述
第二章 寄生蟲生物學
第四章 寄生蟲感染的免疫
第三章 寄生蟲和宿主的相互關係
第五章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第二篇 醫學原生動物
第六章 醫學原生動物概述
第八章 鞭毛蟲
第七章 阿米巴
第九章 孢子蟲
第三篇 醫學蠕形動物
第十一章 吸蟲
第十二章 絛蟲
第十三章 線蟲
第四篇 醫學節肢動物
第十五章 醫學節肢動物概述
第十六章 昆蟲綱
第十七章 蛛形綱
總論、醫學原蟲和吸蟲討論課
絛蟲、線蟲、醫學節肢動物討論課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中國大學MOOC課程大綱
1 醫學寄生蟲學總論
1.1.1 醫學寄生蟲學概述
1.1.2 寄生蟲對人類的危害
1.2.1 寄生現象與寄生蟲類型
1.2.2 寄生蟲生活史與宿主類型
1.3.1 寄生蟲和宿主的相互作用
1.3.2 寄生蟲病特點
1.4 寄生蟲感染免疫
1.5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2 醫學原生動物
2.1 醫學原生動物概述
2.2.1 溶組織內阿米巴形態和生活史
2.2.2 溶組織內阿米巴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2.3.1 杜氏利什曼原蟲形態和生活史
2.3.2 杜氏利什曼原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2.4 藍氏賈滴鞭毛蟲
2.5 陰道毛滴蟲
2.6.1 瘧原蟲概述
2.6.2 瘧原蟲形態和生活史(上)
2.6.3 瘧原蟲形態和生活史(下)
2.6.4 瘧原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2.6.5 瘧原蟲免疫
2.6.6 瘧原蟲實驗診斷
2.6.7 瘧原蟲流行與防治
2.7.1 剛地弓形蟲形態和生活史
2.7.2 剛地弓形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2.7.3 剛地弓形蟲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3 吸蟲
3.1 吸蟲概述
3.2.1 華支睪吸蟲形態和生活史
3.2.2 華支睪吸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3.2.3 華支睪吸蟲病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3.3.1 衛氏並殖吸蟲形態和生活史
3.3.2 衛氏並殖吸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
3.3.3 衛氏並殖吸蟲病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3.4.1 日本血吸蟲概述
3.4.2 日本血吸蟲形態
3.4.3 日本血吸蟲生活史
3.4.4 日本血吸蟲致病機制
3.4.5 日本血吸蟲病臨床表現
3.4.6 日本血吸蟲病免疫特點
3.4.7 日本血吸蟲病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3.5 布氏薑片吸蟲
4 絛蟲
4.1 絛蟲概述
4.2.1 鏈狀帶絛蟲形態和生活史
4.2.2 鏈狀帶絛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4.3 肥胖帶絛蟲
4.4.1 細粒棘球絛蟲形態和生活史
4.4.2 細粒棘球絛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4.5.1 曼氏迭宮絛蟲形態和生活史
4.5.2 曼氏迭宮絛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5 線蟲
5.1 線蟲概述
5.2.1 似蚓蛔線蟲形態和生活史
5.2.2 似蚓蛔線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5.3 毛首鞭形線蟲
5.4.1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形態和生活史
5.4.2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5.5 蠕形住腸線蟲
5.6.1 絲蟲形態和生活史
5.6.2 絲蟲致病機制和臨床表現、實驗診斷、流行與防治
6 醫學節肢動物
6.1 醫學節肢動物概述
6.2 昆蟲綱概述
6.3.1 蚊形態和生活史
6.3.2 蚊生理與生態、與疾病關係和防治
6.4 蠅
6.5 蚤
6.6 蛛形綱概述和蜱
6.7 疥蟎
6.8 蠕形蟎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開課信息

浙江省高等學校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參與人數
第1期次開課
2017年9月17日~2018年1月26日
梁韶暉、黃慧聰、譚峰、
劉文權、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
1015人
第2期次開課
2018年3月2日~2018年7月13日
819人
第3期次開課
2018年9月9日~2019年1月18日
梁韶暉、黃慧聰、譚峰、劉文權、
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劉涵
1027人
第4期次開課
2019年2月21日~2019年7月5日
1054人
第5期次開課
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24日
722人
第6期次開課
2020年1月24日~2020年7月21日
梁韶暉、黃慧聰、譚峰、劉文權、
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劉涵、趙威
1159人
第7期次開課
2020年8月1日~2021年2月12日
978人
第8期次開課
2021年2月11日~2021年7月31日
948人
第9期次開課
2021年8月1日~2022年1月31日
待定
中國大學MOOC平台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教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21年9月16日~2022年1月21日
梁韶暉、黃慧聰、譚峰、劉文權、
秦茜、諸葛青雲、閆寶龍、劉涵、趙威
待定
待定

課程特色

基於浙江省高等學校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共享平台,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融合現代教學理念和手段,結合傳統教學理念和手段,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來完成醫學寄生蟲學課程字習,使該課程的學習者成為醫字寄生蟲學知識的套用者和創適者。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寄生蟲病,保障人類健康的目的。

教學計畫

醫學寄生蟲學線上開放課程教學安排
學時
備註
醫學寄生蟲學線上課程使用說明和我國寄生蟲病概況介紹
2
大班
線上學習(總論)
2
省線上平台
線上學習(原蟲)
2
小班
線下課堂(總論、原蟲知識點串講和難點解答;課堂測試;病例討論;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2
小班
醫學原蟲實驗
3
小班
線上學習(吸蟲)
2
省線上平台
線上學習(絛蟲)
2
省線上平台
線下課堂(吸蟲、絛蟲知識點串講和難點解答;課堂測試;病例討論;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2
小班
吸蟲實驗
3
小班
絛蟲實驗
3
小班
線上學習(線蟲)
2
省線上平台
線上學習(節肢動物)
2
省線上平台
線下課堂(線蟲、節肢動物知識點串講和難點解答;課堂測試,病例討論;學生匯報:教師小結)
2
小班
線蟲、節肢動物實驗
3
小班
合計
32

教學目標

  • 教學目的
為了控制或消滅寄生蟲所致人體寄生蟲病,以及防制與疾病有關的醫學節肢動物,保障人類健康。
  • 課程目標
掌握醫學寄生蟲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以適應中國寄生蟲病防治的需要,為臨床醫學的學習打下有關病原學的基礎。通過醫學寄生蟲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的學習,掌握具有診斷價值的寄生蟲的形態特徵、生活史要點、主要致病作用及常用的病原學檢查方法。了解寄生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首選治療藥物、地理分布及流行因素,從而可以制定防治和消滅寄生蟲病的有關措施。
  • 章節目標
章節名
目標
總論
1、掌握 寄生現象,寄生蟲與宿主以及寄生蟲的生活史及其類型;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特點,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寄生蟲病流行特點。
2、了解 寄生蟲的危害性,寄生蟲的分類和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寄生蟲的危害
1、了解 寄生蟲在世界及我國的危害性。
寄生蟲的生物學
1、掌握 寄生蟲的生活史及其類型。
2、了解 寄生蟲的分類。
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
1、掌握 寄生蟲對宿主的作用。
2、熟悉 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非特異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3、了解 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
寄生蟲感染的免疫
1、掌握 帶蟲免疫,伴隨免疫。
2、熟悉 寄生蟲抗原的種類及特點;宿主免疫應答及免疫類型;寄生蟲免疫逃避。
3、了解 寄生蟲免疫病理類型。
寄生蟲感染與寄生蟲病的特點
1、掌握 幼蟲移行和異位寄生。
2、熟悉 帶蟲者,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的概念。
3、了解 多寄生現象。
寄生蟲病的流行與防治
1、掌握 寄生蟲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寄生蟲病流行特點。
2、了解 了解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及防治原則。
醫學原蟲概論
1、熟悉 原蟲在動物界的地位,形態,分類、生長、發育、繁殖、生理、生化和生態的一般規律;與人體有關重要蟲種。我國和世界主要原蟲病簡介。
溶組織內阿米巴
1、掌握 各蟲期的形態特徵。生活史,致病作用及病原學診斷。
2、了解 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鞭毛蟲
1、掌握 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各蟲期的形態特徵,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學診斷方法。
2、熟悉 杜氏利什曼原蟲、藍氏賈第鞭毛蟲、陰道毛滴蟲的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瘧原蟲
1、掌握 各種人體瘧原蟲生活史,生態,紅內期形態特徵。瘧原蟲的致病作用。
2、熟悉 瘧疾病原學診斷方法。
3、了解 瘧疾的流行及防治原則,今後任務。
剛地弓形蟲蟲
1、掌握 剛地弓形蟲各期形態、生活史、致病。
2、熟悉 剛地弓形蟲感染實驗診斷方法。
3、了解 剛地弓形蟲的流行特點及防治原則。
吸蟲概論
1、掌握 吸蟲一般形態、生活史、致病、蟲種。
2、熟悉 吸蟲分類、生態規律、生理生化、我國和世界吸蟲病流行簡況。
3、了解 吸蟲在動物界的地位
華支睪吸蟲
1、掌握 成蟲、尾蚴、囊蚴和蟲卵的形態特徵。生活史、生態、致病作用。
2、熟悉 流行特徵及防治原則。
3、了解 病原學診斷方法。
布氏薑片吸蟲
1、掌握 薑片吸蟲的生活史,各蟲期形態特徵、致病及病原學診斷方法。
2、熟悉 流行及防治原則。
並殖吸蟲
1、掌握 衛氏並殖吸蟲成蟲、尾蚴、囊蚴和蟲卵的形態特徵。
2、熟悉 衛氏並殖吸蟲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防治原則。
3、了解 衛氏並殖吸蟲的流行特徵。
日本裂體吸蟲
1、掌握 日本血吸蟲生活史、成蟲、蟲卵、毛蚴、尾蚴的形態特徵、病原學診斷和免疫學診斷,致病機理、主要病理變化及其對機體的影響。
2、熟悉 日本血吸蟲防治原則。
3、了解 人體血吸蟲的種類、主要形態、生態、地區分飾、流行特徵,我國在防治血吸蟲病工作上的巨大成就。
絛蟲概述
1、掌握 絛蟲形態分類,生活史的一般規律。
2、熟悉 絛蟲在動物界的地位。
曼氏迭宮絛蟲
1、掌握 曼氏迭宮絛蟲的生活史、裂頭蚴的形態特徵。
2、熟悉 曼氏迭宮絛蟲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鏈狀帶絛蟲
1、掌握 鏈狀帶絛蟲的生活史和成蟲頭節、妊娠節片、蟲卵、囊尾蚴的形態特徵,致病作用。
2、熟悉 鏈狀帶絛蟲診斷方法和熟悉防治原則。
3、了解 鏈狀帶絛蟲絛蟲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
肥胖帶絛蟲
1、掌握 肥胖帶絛蟲的生活史和成蟲頭節、妊娠節片、蟲卵、囊尾蚴的形態特徵,致病作用。
2、熟悉 肥胖帶絛蟲診斷方法和熟悉防治原則。
3、了解 肥胖帶絛蟲絛蟲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
線蟲概論
1、掌握 線蟲形態,生活史,致病,蟲種。
2、熟悉 線蟲在動物界的地位。
似蚓蛔線蟲、毛首鞭形線蟲
1、掌握 蛔蟲、鞭蟲的生活史、各蟲期的形態特徵及致病特點。
2、熟悉 蛔蟲、鞭蟲的流行特點。
蠕形住腸線蟲
1、掌握 蟯蟲生活史的特點、感染方式及檢查方法。
2、熟悉 蟯蟲致病及防治原則。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和美洲板口線蟲
1、掌握 鉤蟲的形態、生活史、病原學診斷方法,致病機理。
2、熟悉 鉤蟲的致病機理和防治原則。
3、了解 鉤蟲病在我國流行情況。
班氏吳策線蟲和馬來布魯線蟲
1、掌握 絲蟲的生活史,微絲蚴的形態特徵和絲蟲病的病原學診斷方法。
2、熟悉 絲蟲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
3、了解 絲蟲病在我國的防治情況。
醫學節肢動物概論
1、掌握 醫學節肢動物與疾病的關係。
2、熟悉 醫學節肢動物在動物界的地位、特徵及其主要類群。
3、了解 醫學節肢動物的防制。
昆蟲綱
1、掌握 蚊、蠅、蚤、虱等的形態特徵、生活史和生態習性及其與疾病關係。
2、熟悉 媒介蟲種的防治原則。
蛛形綱
1、掌握 蛛形綱外形特徵、生活史及生態習性。
2、熟悉 與醫學有關類群的形態特徵,生態習性、與疾病的關係及其媒介蟲種。
3、了解 疥蟎、蠕形蟎的生活史、與疾病的關係。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該課程應在醫學共同基礎課及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課程結束,病理學、微生物學總論及免疫學講授之後進行學習。

學習資料

類別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課程教材
《人體寄生蟲學(第9版)》
2019年
參考圖書
《人體寄生蟲學(第3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年
《人體寄生蟲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第2版)》
諸欣平、蘇川
2018年
《人體寄生蟲學學習指導與習題集》
吳忠道、諸欣平
2015年
《醫學寄生蟲學》
梁韶暉
2013年
《醫學寄生蟲學(第3版)》
2018年
《醫學寄生蟲學應試指南(第3版)》
2017年

考核標準

考核成績由期末理論考試(50%)、線上學習和考核(20%)以及線下課堂(包括線下病例討論和匯報、測試等)(10%)、實驗成績(10%)和實驗平時成績(10%)構成。總成績60分及以上為合格。
其中:線上成績是以“視頻觀看時長、完成測試、考試、作業情況及論壇發帖”之成績為計算依據,各項目占比如下:視頻觀看占30%,作業成績占15%,測驗成績占20%,考試成績占20%,發帖討論成績占10%(普通帖子0.5分一個、精華帖子1.0分一個),筆記成績占5%(普通筆記0.5分一個、精華筆記1.0分一個)。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醫學寄生蟲學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梁韶暉,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病原和宿主互作研究工作。
黃慧聰,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從事廣州管圓線蟲的感染與免疫調控研究。
譚峰,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從事弓形蟲自噬、小分子藥物研發、蛋白修飾、RNA複製子疫苗的研究工作。
劉文權,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蚊媒病毒(如登革病毒)與宿主互作機制及蚊媒生物防制的相關研究工作
秦茜,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傳瘧蚊媒抗藥性研究。
諸葛青雲,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寄生蟲學教學工作。
閆寶龍,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寄生蟲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劉涵,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寄生蟲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趙威,溫州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人獸共患機會性腸道原蟲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課程理念

醫學寄生蟲學既要研究學寄生蟲本身的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生理生化及與宿主關係,又要研究寄生蟲病的致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流行,因此醫學寄生蟲學是一門基礎緊密聯繫臨床的課程。該課程線上學習採用知識學習結合線上測試、線上作業、線上討論和線上拓展資料閱讀的方式進行,著重要求學習者掌握醫學寄生蟲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線下課堂採用分組病例討論、學生匯報和教師小結等方式進行,著重要求學生掌握醫學寄生蟲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在臨床實踐中的套用;實驗操作課著重要求學生掌握醫學寄生蟲學實驗基本技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