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木(驚堂木)

醒木(驚堂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驚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撫尺的。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角兒有棱兒,演員用中間的手指夾住,輕輕舉起,然後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民國初法院法官使用)

也是古時縣官用,舉起拍於桌上,起到震懾犯人的作用,有時也用來發泄,讓堂下人等,安靜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醒木
  • 別稱:驚堂木,界方,扶尺
  • 用法:舉起拍於桌上
  • 作用:威懾犯人
驚堂木的正式名稱叫“氣拍”,也有叫界方和撫尺的,俗稱“驚堂木”,是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角兒有棱兒,取“規矩”之意,具有嚴肅法堂、壯官威、震懾受審者的作用。
"驚堂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開始使用。《國語·越語》中記載:"驚堂木,長六寸,闊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 唐代之前,"驚堂木"並無圖案,只是為方便起見,將其頂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時期(公元627年—650年),開始有人為了美觀,在驚堂木上雕刻動物圖案,有龍,有虎,有獅,不一而足。武后(武則天)永昌年間(公元689年),朝廷把驚堂木圖案規定為龍形,取龍乃皇權之象徵意。宋代為臥龍,張牙舞爪;元代刻三爪或四爪龍形;明代龍形略有變化,嘴凸頭大,頸粗身肥,刻有五爪,且頭上有角。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又將驚堂木上的龍形加以統一修改,使之嘴縮身瘦,看起來就像一條小蛇。
醒木
驚堂木的選料極為講究,以結實耐用為本,多為質地堅硬,紋理細膩的高檔紅木,如檀木、酸枝、黃花梨、雞翅木、黃楊木等,敲擊桌案時聲音響亮。但北方也有用桑、棗、黑槐木製作驚堂木的。
在古代,驚堂木的使用,因使用人的級別不同,名稱也不一樣。帝王使用的稱為“鎮山河”,以顯示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后使用的稱為“鳳霞”,也是非常顯貴的;丞相使用的稱為“佐朝綱”,意為輔佐、幫助朝廷安邦定國;元帥將軍使用的稱為“驚虎膽”;只有普通官員手中的那個小木塊才叫“驚堂木”,乃戲劇或影視中“七品芝麻官”常用之物。
其它行業也有類似“驚堂木”的物品:和尚們用 “醒木”,說書人持“止語”,現代拍賣師用“拍賣錘”,教師使用“教鞭”……。古人云:“刑不上大夫。”是說大夫須有品格,以道德良心為處事之本,士大夫的行為以道德文化為規範,距離觸犯刑律的界限很遠;小人不講道德良心,處事往往在法律規定的界限附近,道德約束不了他們,必須用刑律來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