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酬諸公見過
嗟予未喪,哀此孤生。
屏居藍田,薄地躬耕。
歲晏輸稅,以奉粢盛。
晨往東皋,草露未晞。
暮看煙火,負擔來歸。
我聞有客,足埽荊扉。
簞食伊何,副瓜抓棗。
仰廁群賢,皤然一老。
愧無莞簟,班荊席藁。
汎汎登陂,折彼荷花。
靜觀素鮪,俯映白沙。
山鳥群飛,日隱輕霞。
登車上馬,倏忽雲散。
雀噪荒村,雞鳴空館。
還復幽獨,重欷累嘆。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孤生:孤陋的人,常用於自謙之詞。
②屏居:退隱;屏客獨居。躬耕:親自種田。
③歲晏:一年將盡的時候。輸稅:繳納租稅。粢(zī)盛: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穀物。粢,古代供祭祀用的穀物,泛指穀物。
④東皋:水邊向陽高地。也泛指田園、原野。晞:乾,乾燥。此句出《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⑤煙火:煙和火,指炊煙。負擔:背負肩挑。
⑥簞食:裝在簞笥里的飯食。簞,古代用竹子或葦編織的盛飯器具,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伊何:什麼。副瓜:剖開的瓜。抓棗:打下來的棗。
⑦廁:同“側”,在……旁邊。皤然:白貌。多指鬚髮之白。
⑧莞簟(wǎn diàn):蒲蓆與竹蓆。《
詩經·
小雅·斯乾》:“下莞上簟,乃安斯寢。”班荊:謂朋友相遇,共坐談心。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伍舉與聲子也是好朋友。伍舉受牽連出逃,逃到鄭都城郊外,與聲子相見,他們馬上拔下路邊的荊草鋪在地上相對而坐,互相傾訴衷腸。後世遂以班荊比喻老朋友在路上碰到,隨地坐下來談心。席藁:坐在用禾稈編成的蓆子上。
⑨汎:同“泛”。陂:池塘、水岸。
⑩素鮪:白色的鮪魚。
白話譯文
感慨我尚在人世,哀嘆就這么孤陋地活著。
退隱居住在藍田山,獨自耕種貧瘠的土地。
一年將近的時候就繳納賦稅,餘糧作祭祀使用。
早上前往水邊的高地,草上的露水還沒有乾。
晚上望著裊裊升起的炊煙,背著擔子回到村落。
我聽說來了客人,趕緊打掃我簡陋的荊條大門。
簞笥里裝的什麼飯食呢?剖開甜瓜,打下甜棗來招待客人。
仰視旁邊的一群賢能之人,我只是鬢髮斑白的一介老翁。
很慚愧沒有蒲蓆和竹蓆,只好搬來荊條和禾桿編織的蓆子坐。
泛舟登上水岸,攀折水中的荷花。
靜靜地觀看水中潔白的鮪魚,映襯著水底潔白的砂礫。
一群鳥兒在山中展翅高飛,紅日隱藏在輕輕的雲霞之後。
登上車、騎上馬準備離開之時,剎那間雲突然散開了。
麻崔的叫聲聒噪著荒涼的村子,雞啼鳴在空蕩的館舍前。
我又回到了靜寂孤獨的生活,不禁再次唏噓,屢屢嘆息。
創作背景
此詩詩題下有註:“時官出,在輞川莊。”官出,即離職。王維在天寶九年(751)、天室十年(752)間,因為母親去世,避居輞川。根據儒家傳統的孝道觀念,朝廷官員的父母去世,官員需要辭官回到祖籍,為父母守制二十七個月,守制結束後才能重新回到朝廷。詩題“酬諸公見過”,即同朝為官的官員去探望居喪守制的同事,這種類似的人情應酬在如今仍在延續,這種應酬有存在的社會意義。以四言詩為主的《
詩經》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開端,因而四言詩被認為是歷史淵源最久遠、最古雅的詩體。這大約是王維選取四言詩體截創作這首《酬諸公見過》的原因。
作品鑑賞
詩歌起句以“嗟予未喪”,點出大家這次到來的原因:母親去世了,詩人孤獨地活在世上,心情很悲痛,甚至嘆息“為什麼我還活著”。第三句至第十句描寫詩人居喪期間簡樸的生活:退居在鄉間,以種田為生,過著艱辛又充實的日子。從“我聞有客”起,詩人描寫主人招待客人的情形:沒有精美的餐具,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美食,只有普通的竹葦容器,以及瓜棗這些農家食物,也沒有精美的坐席,只好讓大家坐在荊枝禾桿編織的蓆子上:雖然招待很簡陋,但鄉間自有樂趣,可供諸公遊玩。鄉間安寧祥和的景色美麗如畫。在短暫的歡聚後,諸公像雲一樣四散離去,只留下麻雀和雞畜,遊蕩在荒涼的村子,空曠的館舍中。詩人重新回到了孤獨的生活中,不禁屢屢嘆息。
這首詩中所表現的詩人對鄉間生活的感覺與大多數詩歌不太一致。詩人幽靜獨居的生活在詩中陷入“重欷累嘆”之中。這是詩歌題材的表達需要決定的。詩人招待異地趕來的客人,需要描寫對客人的尊重、招待客人以及客人離去後的心情,詩篇圍繞這些內容展開,結尾自然不能落到享受“汎汎登陂,折彼荷花。靜觀素鮪,俯映白沙。山鳥群飛,日隱輕霞”的美好景致上,而應該落到對客人離去的失落感覺上。詩歌架構按照一般待客詩的結構展開,在修辭上以直陳為主,沒有比喻或起興的修飾。這使得這首詩詩體雖然古雅,但讀來如同有文采的待客紀實文章,結構謹嚴,句意精妙,但詩味並不出眾。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
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
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