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酒泉南郊機場
- 建造時間:1932年6月
- 正式通航時間:1950年7月
- 地點:酒泉南郊離城4公里處的礫石灘
- 弊端:基礎等級較低等
- 現狀:廢棄停用
解放前的酒泉機場,解放後的酒泉機場,
解放前的酒泉機場
解放前的16年中,酒泉民航因設備簡陋,飛機少、線路少、旅客少,基本只滿足政府及軍事要員需要,且無安全措施,經常發生事故。1938年,一次大風使10架SB型飛機迷航,其中四架勉強著陸,6架失事,毀於酒泉附近;1947年,一架軍用C─47運輸機撞於酒泉西山,造成機毀人亡。
1949年春,"兩航"各條航線相繼停航,歐亞航空公司在酒泉的人員和設備也全部撤回上海。
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拆走設備毀壞房屋,機場成了百孔千瘡的爛攤子。
解放時,機場由人民解放軍接管。
1949年春,"兩航"各條航線相繼停航,歐亞航空公司在酒泉的人員和設備也全部撤回上海。
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拆走設備毀壞房屋,機場成了百孔千瘡的爛攤子。
解放時,機場由人民解放軍接管。
解放後的酒泉機場
1950年7月,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之前,中蘇雙方在酒泉進行了設站和機場維修建設工作。
1949年10月開始,主要是對原南郊機場進行跑道、房屋、道路的整修工作。整修後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平坦堅固,通過驗收,適於使用。根據業務需要,空軍撥出房屋作為中方投資,用於機場生產服務的辦公室、收報台、中心發射台、定向台、汽車庫、招待所、食堂、候機室和營業處、職工宿舍、浴室等設施。這次建站工作,是中蘇兩國民航職工共同完成的,從而保證了1950年7月的正式通航。
雖然酒泉機場幾經建設維修,但是基礎等級較低、距離西山較近,不能滿足民航發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發展民航事業,在酒泉又進行了遷站、建站的基建工程。1953年建成了後來屬嘉峪關市界內的新機場並啟用,原酒泉機場廢棄不再使用。但一直沿用酒泉航站站名到1983年為止。
1949年10月開始,主要是對原南郊機場進行跑道、房屋、道路的整修工作。整修後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平坦堅固,通過驗收,適於使用。根據業務需要,空軍撥出房屋作為中方投資,用於機場生產服務的辦公室、收報台、中心發射台、定向台、汽車庫、招待所、食堂、候機室和營業處、職工宿舍、浴室等設施。這次建站工作,是中蘇兩國民航職工共同完成的,從而保證了1950年7月的正式通航。
雖然酒泉機場幾經建設維修,但是基礎等級較低、距離西山較近,不能滿足民航發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發展民航事業,在酒泉又進行了遷站、建站的基建工程。1953年建成了後來屬嘉峪關市界內的新機場並啟用,原酒泉機場廢棄不再使用。但一直沿用酒泉航站站名到1983年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