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磐石

鄺磐石(1872~1965),字青年,號德榮,廣東省開平縣人。7歲時曾入私塾

基本介紹

  • 本名:鄺磐石
  • 字號:青年
    德榮
  • 所處時代:近代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廣東省開平縣
  • 出生時間:1872年
  • 去世時間:1965年2月28日
鄺磐石(1872~1965),字青年,號德榮,廣東省開平縣人。7歲時曾入私塾,後因家貧無力繼續求學,離家外出做工。他曾在當鋪當雜工。當時當鋪有一位管帳的師爺懂得中醫,他很喜歡這位勤奮好學的年輕人,於是有空便教鄺磐石讀書寫字,還教他學習中醫知識。鄺磐石一邊工作一邊刻苦學習。幾年後他自學中醫已頗有心得,能給人看病開方了,於是萌發了改行當醫生的念頭。1909年,他在光華醫學專門學校當旁聽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後通過考試合格,轉為正式學生。民國2年(1913)以優等的成績畢業,並留校當醫師。他覺得要搞好西醫業務,開展外科手術,光靠學校的學習是不夠的,於是他申請到香港大學醫科進修外科,半年後又回到光華醫院任外科主任兼總務。由於他對病人十分負責,又能診治內、兒、婦、外科疾病,來求醫的人漸多,聲譽日隆。1916年醫院董事會請他任副院長,併兼外科主任,後因院長陳衍芬病休,他就代院長。這時他已生養兒女6人,生活負擔很重,便決定辭去光華醫院的一切職務,自己行醫,開辦私人醫院。
1917年,他在東山租一間房屋開辦診所,求醫者日漸增多,收入隨著業務的擴展而增加。1919年,徵得東郊梳頭崗東北麓一塊地皮後,籌建了一間園林式的醫院,這是廣州市私人建立的第一間綜合性醫院——鄺磐石醫院,他親任院長。
鄺磐石開設醫院後,親自坐班看病。由於他行醫不分貴賤,平等待人。對付不起醫藥費的窮苦市民贈醫贈藥,故深得廣州市民的信賴,聲譽很高。
1929年鄺磐石遠渡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外科及德國柏林大學醫科外科進修一年,途經法國巴黎時不忘學習歐洲各國的醫院管理,參觀購買各種醫療設備儀器。1933~1938年是鄺磐石醫院的最鼎盛時期,當時平均每年診病人數27955人,每年留醫784人。鄺磐石還曾親自做一些較大型手術如卵腺瘤、肩部巨大腫瘤切除等。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鄺磐石醫院從廣州遷往連縣、韶關、梅縣等地,一有條件他就開診所,設留產院,為備受戰爭之苦的大眾看病。遇到日機轟炸,鄺磐石不顧生命危險,參加救護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鄺磐石舉家回遷,往日的鄺磐石醫院已遭破壞,醫療儀器設備更蕩然無存。這時有人勸鄺磐石不如把剩下的房屋地皮出賣,到國外或香港另謀開業,度一個美好的晚年。但他堅定地說:“我是中國人,我是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孩子闖出來的,這裡更需要我,更需要醫院,這比當初創業時好多了,目前的困難一定可以克服。”就這樣,他率全家苦幹了幾年,醫院又逐步修建起來了。
鄺磐石常以醫院是救死扶傷、造福社會來教育兒女,常說:“父親不會留下什麼財產給你們,只有學習醫學的費用可以提供,要上學深造,只有學醫,學成以後要憑自己學到的醫學技能在社會上自立謀生,為民眾解除疾苦。”這樣,他的個兒子和5 5個女兒先後從醫學院畢業,都成為醫生。兩兒兩女還到德國留學,兒子鄺公道學有成就,成為全國有影響的骨科專家。女兒鄺慈悲也是著名的醫學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鄺磐石已是80歲高齡,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學習。他學習蘇聯的組織療法,結合針炙治療聾啞、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通過不斷學習,他對黨和政府愈加信賴,於是,1958年7月1日,鄺磐石把醫院獻給廣州市東山區人民政府,改名為東山區人民醫院,親任院長至1964年7月。1962年當他90歲生日時,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政協和廣州市衛生局在越秀賓館為他祝壽。他是第一、二屆東山區人大代表,第四屆東山區政協委員、第五屆東山區政協常委。1965年2月28日因患急性黃疸性肝炎不幸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