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鎮

鄱陽鎮

鄱陽鎮地處鄱陽湖東岸(江西省東北部),鄱陽縣境西南,公元前221年成立番縣,已有2200餘年歷史文明的古鎮,歷代均為郡、州、府、縣治所,現為鄱陽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鄱陽湖因鄱陽得名,鄱陽因鄱陽湖而揚名。

鄱陽鎮區域面積74.5平方公里,轄城北、白天鵝等11個居委會,桂中、桂灣等1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湖城居委會。鄱陽鎮為鄱陽縣人民政府駐地。總人口約17萬,通用贛語,基本上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鄱陽鎮
  • 外文名稱:Poyang Town
  • 別名:饒州、湖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
  • 下轄地區:激揚橋、馬家沖、大巷口等
  • 政府駐地:五一路
  • 電話區號:0793
  • 郵政區碼:333100
  • 地理位置:贛東北
  • 面積:104.1平方公里
  • 人口:17萬(2013年)
  • 方言贛語鷹弋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芝山,東湖,永福寺,鄱陽樓等
  • 機場:南昌昌北機場
  • 車牌代碼:贛E
  • 民系江右民系
行政區劃,人文歷史,物產資源,旅遊風景,商業規劃,區位交通,發展戰略,

行政區劃

鄱陽鎮鄱陽鎮
鄱陽鎮區域面積74.5平方公里,轄城北、白天鵝、中心花園、永興農貿、激揚橋、大巷口、城東、馬家沖、東湖、饒州、湖城等11個居委會,桂中、桂灣、桂湖、道汊、鄧家、坽曹、任家、磨刀石、江家嶺、芝田、風雨山、角山、小路口、姚公渡、朱家橋等15個村委會。
鄱陽鎮政府駐湖城居委會。
鄱陽鎮為鄱陽縣人民政府駐地。

人文歷史

鄱陽鎮人文蔚起、人才輩出,有東晉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陶侃,其母是著名的中華四大賢母之一的陶母。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任饒州知府,並在此留下眾多名篇;唐“大曆十才子”吉中孚飲譽江南;被稱為“蘇武第二”的洪皓,其子愛國名臣、文學家洪邁著的《容齋隨筆》,毛澤東隨身攜帶四十春秋。鄱陽鎮不僅是歷史悠久的一座城鎮,而且有光輝的革命鬥爭,“五四”運動時這裡是先進文化思想的傳播地;1921年原最高人民法院筮楊秀峰在波中任教期間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傳播革命;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原化工部長彭濤,在此開展學生運動,以配合北伐軍北進,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設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河北省委副書記劉德旺也在縣城的“江西省鄱陽中學”讀書直到高中畢業。
鄱陽鎮鄱陽鎮

物產資源

鄱陽鎮盡受鄱陽湖滋潤,飽汲天精地瑞,城內湖泊縱橫,是全縣水產、加工、冷藏集散中心,萬畝優質可養水面不斷開發,流金淌銀,東湖鯽魚、鄱湖藜蒿菱角春不老菜、鄱湖青蝦、野生甲魚、黃家洲韭菜、多味花生、饒州牛皮糖、甲魚酒等堪稱天然食品一絕,鄱湖魚鉤脫胎漆器名揚國內外。
藜蒿炒臘肉藜蒿炒臘肉

旅遊風景

鄱陽鎮青山秀水、風光旖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它依山(芝山、風雨山)襟湖(東湖)、塔(永福寺塔)、樓(鄱陽樓)、廟(府文廟大成殿碧雲軒張王廟晏公廟、鳴山廟、東湖浮洲寺)交相輝映,古蹟遍布。其中芝山以盛產靈芝草得名,東湖古代就有“浮舟孤寺,洲上百花,柳堤青色,芝橋晴雲”等十景,可與杭州西湖媲美,芝山腳下的止水池系南宋宰相江萬里率全家投池殉國處;上、中、下士湖;外東湖由大龍橋、小龍橋、德化橋、新橋與東湖相連構成著名的“水鄉澤國”,它毗鄰鄱陽湖珍禽候鳥栖息人間勝景,她宛如大自然刻在鄱陽湖東岸上的一顆明珠。
芝山公園芝山公園

商業規劃

鄱陽鎮自古以來商貿在江南一帶久負盛名,它不僅在贛東北地區乃至江西省都有著一定的顯赫地位,鎮城地區有規模大中型集貿市場十多個,每天消費的流動人口達十多萬。商賈雲集、物流通暢、市場繁榮。
鄱陽工業園鄱陽工業園
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7億元,比上年增長423%,完成財政收入1350萬元,比上所增長43.06%,淨增長404.8萬元。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打造優勢產業。加大對道汊湖、球珊瑚、西門湖、青山湖、角豐湖等水產基地,風雨山苗木基地、北關蔬菜基地的投入力度。積極培育民營品牌,發展民營經濟。努力培育錦宇建築公司、管驛前網箱十里長廊和管驛前漁鉤生產集團、黃家洲花生系列加工集團等一批民營企業。

區位交通

鄱陽鎮舟車四達、水陸並進,陸運有景九高速公路、田樂公路貫穿東西,水運有昌江、樂安河經鄱陽湖與黃金水道長江貫通,形成四通八達的運輸網處在昌、九、景三角腹地。“學浙江、快崛起、塑形象”改革的大潮催動了鄱陽鎮人民與時俱進的腳步,鄱陽人以“城建塑鎮、商貿活鎮、科技強鎮、工業富鎮”的發展規劃,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優勢,引進外資、激活內資、快速推進以全面開發東湖區、快速建設城北區、有序改造老城區為重點的城市建設和以工業園區為重點的工業化進程。
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導下,鄱陽縣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環鄱陽湖城市群發展的部署,大力提升鄱陽產業經濟、精煉鄱陽文化、塑造鄱陽品牌、建設和諧鄱陽,回響150多萬鄱陽人民“復興鄱陽,重新崛起”的呼聲。2007年11月,鄱陽縣實施中國湖城發展戰略,作為鄱陽發展的百年大計,力求打造出以“湖”為核心的綠色生態特色城市和強勢城市品牌,努力實現鄱陽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
鄱陽客運總站

發展戰略

中國湖城發展戰略是以鄱陽縣情為出發點,按照黨的十七大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重大戰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和省政府2006年12月《關於環鄱陽湖地區經濟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而制定的鄱陽政治與經濟、社會與文化、人文與自然、資源與環境、歷史與地理相互協調和永續發展的總體戰略,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謀求鄱陽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探索。
中國湖城·鄱陽中國湖城·鄱陽
中國湖城發展戰略是將鄱陽縣城鄉作為一個整體,堅持科學發展,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用經營城市的理念經營縣域經濟,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鄱陽。以鄱陽最大的特色自然資源亮點——湖泊為城市定位;以建設特色名城品牌——中國湖城為目標;以特色化湖產業鏈發展城市經濟為龍頭;以個性化湖文化塑造城市精神為重點;以差異化湖旅遊建設城市形象為基礎;以生態化打造城市環境為標準的鄱陽城市化總體發展戰略。通過實施中國湖城發展戰略,把中國湖城鄱陽建設成融湖產業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遊名城、湖宜居名城為一體的特色城市,從而實現鄱陽經濟社會全面均衡、和諧高效、永續發展。中國湖城發展戰略的核心思想可概述為:一城戰略:中國湖城——鄱陽城市化、品牌化發展戰略
鄱陽鎮鄱陽鎮
兩優思路:短期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提速優勢,長期內保持永續發展的領先優勢;
三區建設:加快中心城區、工業園區、旅遊景區三區建設
四大名城:實現湖產業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遊名城、湖宜居名城的建設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