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雜棉19

鄭雜棉19是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選育的新型棉花品種。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棉屬
  • 陸地棉
  • 中文名:鄭雜棉19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單價轉抗蟲基因雜交春棉品種,生育期114-117天。植株塔型,較鬆散,株高99.6-118.3cm;葉色深綠,葉片掌狀,中等偏大,莖桿茸毛較少;鈴卵圓型,較大;第一果枝節位6.3-7.1節,單株果枝數13.1-14.6台,單株結鈴23.2-23.9個,鈴重6.1-6.8g,衣分38.6-42.6%,子指10.6-11.2g,霜前花率94.8-96.9%。
抗病鑑定:2013年經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鑑定:枯萎病指8.8,黃萎病指18.4,抗枯萎病和黃萎病;2014年鑑定:枯萎病指3.7,黃萎病指17.1,抗枯萎病和黃萎病。
抗蟲鑑定:2015年經中國農科院生物所抗蟲鑑定:抗蟲株率100%,Bt蛋白表達量603,高抗棉鈴蟲。
品質分析:2013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mm,斷裂比強度29.7cN/tex,馬克隆值5.30,整齊度指數85.5%,伸長率5.7%,反射率79.8%,黃度7.6,紡紗均勻性指數140。2014檢測: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8.4mm,斷裂比強度28.5 cN/tex,馬克隆值5.6,整齊度指數84.0%,伸長率5.3%,反射率75.2%,黃度7.3,紡紗均勻性指數122。

產量表現

2013年河南省雜交春棉區域試驗,9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280.8kg、109.6kg、100.4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增產13.3%、13.8%、12.5%,皮棉比對照魯研棉28增產極顯著;2014年續試,8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262.9kg、111.2kg、107.6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增產14.0%、15.5%、15.5%,皮棉比對照魯棉研28增產極顯著。2015年河南省雜交春棉生產試驗,8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298.9kg、125.3kg和116.9kg,比對照魯棉研28增產15.2%、15.9%和15.0%。

栽培技術

要點:
1、播期和密度:適期播種,露地直播4月25-30日,地膜覆蓋播期4月15-25日,移苗時間為5月10-20日。一般棉田密度為2000-2500株/畝,高水肥棉田為1500-2000株/畝,肥力較差棉田為2500-3000株/畝。
2、田間管理:施足有機肥,增施氮、磷、鉀肥,配施微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及時去除葉枝、贅芽和腋芽,摘除中下部空果枝和老葉;根據棉花長勢及天氣情況,合理化控。
3、病蟲害防治:根據田間病情預測,提前用苗菌敵、枯黃剋星、多菌靈等殺菌劑600~800倍水溶液均勻噴霧,防止病害發生或擴展蔓延,在發病期連防2-3次;二代棉鈴蟲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當百株幼蟲達到10頭時應及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蟲。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河南省各棉區春棉種植,應嚴格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允許的範圍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