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誦先
- 別名:世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四川富順
- 出生日期:1892年
- 逝世日期:1976年
- 職業:詩人,書法家
- 代表作品:《鄭誦先書法選》《鄭誦先書法集》
簡介,人物經歷,出生,成長,工作,藝術經歷,藝術成就,作品鑑賞,
簡介
鄭誦先原名世芬,字誦先,晚年以字行,四川富順人。幼承家學喜習書法,平生好讀書,治學嚴謹。精研文史,工詩詞及駢、散文,尤擅書法。各體俱能以草書見長,晚年尤喜章草,所作兼取漢碑和“二爨”筆意,蒼勁雄渾,氣魄宏大,呈自家風貌。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及在專業報刊發表,被收入《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作品集》等。致力於書法普及與教育工作。常到文化宮、少年宮及電台、電視台舉辦的“書法講座”講授書法。著有《怎樣學習書法》《各種書體源流淺說》等。 五十年代在北京與張伯駒等人組織“北京書法研究社”,任秘書長。晚年又將《爨寶子》、《爨龍顏》等碑的用筆融匯到他的草書中,風格更加渾厚蒼莽、瀟灑飛動。
人物經歷
出生
鄭誦先祖籍富順縣城內邵湖之濱的瑪瑙山麓。祖父鄭家光,擅長詩文和書法,楷書和行草都很有水平。父親鄭暹,號易庵,自幼隨父學習書法,一手秀氣漂亮的蠅頭小楷,更搏得當世人的嘖嘖稱讚。因為遭受壞人陷害,沒有考中舉人,賦閒在家。光緒十九年(1892),農曆三月十九日,鄭誦先誕生了。
成長
鄭暹為他取名誦先,號研齋。誦先從六歲起,既要在縣城的私塾讀書,回家後還要接受父親關於經史古文和柳宗元、歐陽詢的書法“再教育”,自幼就打好了國學和書法的基礎。鄭誦先十八歲後隨父親到廣州、上海,經廣州育英中學入上海震旦學院文科學習。由於參加進步學生運動被勒令退學。以後就在藏書豐富的舅舅王秉恩(也是富順人)家自學,讀遍了經史子集、詩詞歌賦“萬卷書”,養成了終生手不釋卷的良好習慣,打好了博學多才的深厚功底,後來的事實證明,他不愧是一位二十世紀的“富順才子”。
工作
鄭誦先從1915年起到1935年的二十年中,是在華東和華北的高層政界度過的。他22歲時在廣東菸酒公賣局任科員。由於才華出眾,工作勤奮,心地寬厚,喜交朋友,贏得局長和同事好評。1918年,菸草公賣局撤消,局長就將他推薦到廣東官產處作二等科員。1920年又轉任廣東省財政廳二等科員。1922年,他又被推薦到北平任全國菸酒事務署秘書,不久補為主事。1927年奉系少帥張學良在北平設軍團部,仰慕誦先先生的才學,敦聘他為秘書。1928年後,隨張學良赴瀋陽專任張學良的秘書。1929年,張學良的摯友胡若愚出任青島市市長,因缺乏能夠替他支撐局面的幹練人才,就請求並獲得張學良同意,聘誦先先生為青島市市長秘書。1930年,胡若愚調任北平市市長,誦先先生隨往任北平市政府秘書長。1931年周大文接任市長,誦先先生仍任秘書長。1933年,他轉任河北省政府參議。1934年,張學良的部下王韜任天津市市長。王仰幕誦先先生才能,仿照劉備三顧茅廬,到鄭寓恭敬聘請。誦先先生深感王韜求賢若渴的誠意,慨然出任天津市政府秘書長。1935年,王韜卸任,誦先先生從此賦閒津門,終止了二十年的政治生涯。1937年,鄭誦先為了擺脫當時的困境,受天津大陸銀行總經理許漢卿聘請,擔任大陸銀行總經理處秘書兼文書主任。1939年,又從總經理處調大陸銀行天津分行任副經理兼河東支行經理。1941年起,兼任天津銀行公會秘書長。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天津的銀行、錢莊兩個公會籌組天津證券交易所,由鄭誦先負責籌組。1948年2月,天津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後,兩公會除聘請鄭誦先出任經理外,還贈送給他30兩黃金,酬謝他對籌建工作的貢獻。1949年,鄭誦先調任大陸銀行總經理處稽核。1950年又調去北京分行,通過他和員工們的努力,很快使北京分行的業務得到發展。1951年,大陸、金城、中南、鹽業、聯合等五家銀行在北京籌組,組成“公私合營五行聯合總管理處”,聘任他為秘書處長。1952年的“三反”、“五反”中,查證鄭誦先沒有問題。1953年北方五家銀行與南方12銀行合併為公私合營銀行,聘他為研究室委員。不久,因年滿六十退休回到天津,清清白白結束了十五年的金融工作。之後,鄭誦先投身到了弘揚我國書法藝術的事業中,並取得了可喜成績。1956年在京與張伯駒等人發起組織“北京書法研究社”,任秘書長。
藝術經歷
鄭誦先家學淵源,自幼聰惠過人,很早就以詩文雄闊,學問淵深而譽馳鄉校。
上海震旦學院文科畢業後,更名重其時,社會名流及金融界爭相延請。四、五十年代或更早,一些文壇老宿,如傅增湘、夏仁虎、吳北江、章士釗、關賡麟、許寶蘅、商衍贏、葉恭綽、郭風惠、郭嘯麓、陳雲誥、鐘剛中、黃君坦、劉文嘉、湯用彬、張伯駒等數十位老先生結詩社,詩書唱和,過從甚密。當時,陳叔通及俞平伯也常參加詩社活動,與老友們歡聚。啟功在《跋》中謙稱自己在“張伯駒先生詞課座上,得瞻(誦老)道範”,當是此時事。1956年,鄭誦先與張伯駒、郭風惠、陳雲誥、蕭勞等共同發起並創建了新中國的第一個書法研究社——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書社社長由陳雲誥擔任,秘書長由鄭誦先擔任。1961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在郭沫若題詞的專版上,展示了鄭誦先、郭風惠、陳雲誥、陳半丁、溥雪齋、沈尹默、王傳恭、陳文無等十位老書法家的作品。1963年暮春,一個以毛澤東主席詩詞為專題、由當時在京全國頂尖書法家參加的重要筆會在北京北海公園仿膳舉行。鄭誦先與書社的數十位老友應邀出席。筆會上諸大師各施所長,精心創作。鄭誦老寫的《浪淘沙·北戴河》最為精彩。筆會選出了近二十位老先生的優秀書法作品,製成當時最精美的書籤,在全國廣泛發行。1964年,鄭誦先、郭風惠與溥雪齋、康伯藩、劉博琴等聯袂在中央電視台創辦的電視書法講座上授課,首開中國電視書法講座的先河。
藝術成就
鄭誦先為我國著名書法大師。書法著作和章草作品對後世影響頗大。章草規矩,用筆飽滿,結體古拙厚重,風格朴茂古雅、渾厚蒼莽、瀟灑飛動。尤擅章草,其章草集漢隸二爨於一體,“隨手落筆,圓滿天成”,獨具深厚、蒼茫特色,是北派章草的典型,有“章草王”的美稱。時與郭風惠、陳雲誥、沈尹默、陳半丁、溥雪齋等先生齊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鄭誦先是中國書法藝術的驕傲,在二十世紀書法大師群落中,他是一位不可不提的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