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虔墓
- 保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年 代:唐-清
-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簡介,環境,生平,相關研究,
簡介
鄭虔墓占地面積約四百平方米,整個墓區由墓、墓壇、碑亭和通道組成。墓坐落墓區的上首,依山面東。墓面高1.66、寬2.1米,上題“唐廣文博士號若齊諱虔鄭公暨夫人郭氏之墓”。墓面兩旁立有方形蓮花望柱,墓額鐫“台教正宗”四字。墓始建於唐廣德二年(764年),至明代尚有墓地範圍及管理的記載。歷代曾經多次修繕,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劉璈又重修此墓,並撰寫神道碑,即《唐廣文公碑》立於墓前。據清《台州金石志》所言,原墓題“唐廣文鄭公之墓”七字正書。1956年,台州各縣鄭氏後裔曾予以重修。今墓系1990年由文物部門進行重修,有墓壇三道,墓保持原狀;第一道墓壇上新建高4.5米的仿唐碑亭一座,名“若齊亭”。亭內立有中國唐代文學會副會長、陝西師大教授霍松林所撰寫的鄭虔墓詩碑,亭兩側則分立文物保護碑與清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知府劉璈所撰的神道碑。1997年,墓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環境
鄭虔墓前有一座別致優雅的四角石亭,是以鄭虔字命名的“若齊亭”,亭名為臨海市博物館館長徐三見所書,亭聯“三絕詩書畫,盛唐群彥推盟主;一官歸去來,台人百世沐春風”系南京師大教授金啟華撰、阮苓書。亭內有碑,碑文正面是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三絕畫詩書”,背面是中國唐代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陝西師範大學教授霍松林等來臨海考察鄭虔史跡時所寫的詩:“五州碩彥拜孤蚊,遠謫猶垂不世勛。憂國竟遭廊廟棄,化民終見蕙蘭芳。一杯難覓蘇司業,三絕宜追鄭廣文。莫嘆才名誤賢俊,甘棠常護海隅雲。”
亭左側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台州太守劉璈撰寫的墓碑,高165厘米,寬70厘米,厚7.5厘米。碑文共389字,開句就寫道:“台阻山水為郡,漢唐以前,禮教不通於上國,蓋夷俗也。自公以廣文謫此邦,官司戶,毅然以興教,易風俗為已任。”接著以緬懷的心情敘述了鄭虔居台8年,客死臨海的不朽一生。亭右側為臨海市人民政府1988年4月15日立的文物保護碑。
亭旁上台階便是桃、李、青松、玉蘭、雪松等名花異木,生機盎然,墓旁山上,青松翠柏,鬱鬱蔥蔥,象徵鄭虔所培養的學生已桃李滿天下。再上一台階便是祭台了,墓中額刻“台教正宗”四字,兩旁立蓮花柱,墓面題“唐廣文館博士號若齊諱虔鄭公暨夫人郭氏之墓”,分六行豎寫,下款為1956年3月6日,六邑裔孫重修。墓右側有望柱,形物古樸,為舊墓遺物。
生平
鄭虔(685—764年),字若齊,唐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市)人。其工詩、善畫、擅書法、愛彈琴,初為朝廷協律郎。平時經常收集時事軼聞,並寫成文章八十餘篇。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有人偷看了他寫成的文稿,向朝廷告密,說他私撰國史。鄭虔趕緊焚燒書稿,可還是被貶謫出京城,一去十年。天寶九年(750年),被召還京師,唐玄宗愛其才,特置廣文館,以之為博士。他善畫山水並擅長書法,但苦於缺少紙張,就每天前往慈恩寺,在寺里貯藏的乾柿葉上練習,時間一長,幾屋子的柿葉竟然都寫遍了。鄭虔曾手書自己做的詩,連同畫作一起獻給玄宗,唐玄宗看後頗為讚賞,親題“鄭虔三絕”。鄭虔由此聞名,遂遷著作郎。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反。次年,為亂軍擄至洛陽,硬授水部郎中。鄭虔稱病推脫,還偷偷打報告給流亡中的唐王室表忠心。可是叛亂略平、唐王室回到長安之後,他還是和同樣善畫的張通、王維一起被關在宣陽里,聽候處分。至德二年(757年),被貶為台州司戶參軍。至臨海後,鄭虔以教化後進和啟迪未聞為已任。不但創辦學館,選取民間子弟進行文化教育;而且大而婚姻喪祭之禮,小而升降揖遜之儀,莫不身傳言教。使臨海和台州的文化教育有了較大的發展。卒後,臨海人民將其禮葬於城東白石岙金雞山。並以其所居地命名為“若齊巷”,又立祠以祀之,名“戶曹祠”,亦稱“廣文祠”。
鄭虔墓經1989年整修後,墓區占地400平方米,修有700米長簡易車道,墓前原有清同治劉璈撰神道碑(現移存紀念館)。墓坦分三層石台,飾有石欄,上台“台教正宗”四字下墓面刻“唐廣文博士若齊公諱虔之墓”,墓側一望柱,形制古樸,似為原墓遺物。清《台州金石錄》有記。底台建有仿唐石亭——若齊亭,亭內立1990年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鄭虔史跡考察團詩碑,由陝西師範大學霍松林教授代表全體團員撰詩並書。
相關研究
洛陽研究者認為鄭虔墓誌對鄭虔的世系、官職、品行、子嗣、卒年、喪葬及其夫人王氏的生平等,介紹得都很清楚,不僅彌補了史書關於鄭虔記載的不足、糾正了史書對鄭虔記載的錯誤之處,還使人們對鄭虔最終葬於何處有了新的認識。墓誌記載,鄭虔為滎陽人,因其“精心文藝,克己禮樂”,20歲左右考中秀才,後考中進士。他“工於草隸,善於丹青,明於陰陽,邃於算數,百家諸子,如執掌焉”,所以“家國以為一寶,朝野為之三絕”。唐玄宗非常欣賞鄭虔,曾專門為鄭虔設定一所供官宦子弟讀書的“廣文館”,任命鄭虔為廣文館博士(傳授學問的教師),當時有人稱其“鄭廣文”。此外,鄭虔還做過著作郎等官職。安祿山起兵叛亂,將鄭虔劫持到洛陽,硬授給他“兵部郎中”和“國子司業”官職。唐朝平定叛亂後,鄭虔被貶為浙江台州司戶參軍。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鄭虔病逝於台州官舍,時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