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聲

鄭振聲

鄭振聲,中國體外反搏基礎理論、儀器研製及臨床套用的創始人。其增強型體外反搏的研究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其主要貢獻在於利用極為簡陋的條件為起點,建立了醫學與工程學結合實驗室,成功研製出套用於臨床的體外反搏裝置,使該裝置成功地走出國門,為已開發國家的專家及企業認可,被譽為“EECP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振聲
  • 別名:EECP之父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中山市
  • 出生日期:1930年
  • 畢業院校:中山醫科大學
  • 代表作品:《簡明內科學》、《現代心臟內科學》、《內科急診治療學》
生平簡介,成就,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簡介

鄭振聲,原籍廣東省中山市。1930年出生於澳門一僑商之家。父親鄭雨芬原是運輸、旅業商人,熱心慈善教育事業。日寇侵華時期,鄭雨芬因投身抗日救亡工作,籌資辦學而被列入暗殺黑名單,被迫賤賣家業,舉家內遷。
鄭振聲
1945年,他隨校(廣西省立第二聯中)避難於廣西都安山區,顛沛流離,目睹戰爭所致滿目蒼痍家毀人亡的淒涼景象,曾遭受斷糧七天之苦。這些經歷使他深深地感受到:個人安危、前途繫於國家民族。若非奮發圖強,萬眾一心,無以使國家復興。這對少年鄭振聲震動極大,觸及做人處世的道理,這個時期形成的人生理念成為鄭振聲頑強地奮鬥終生、自強不息的動力。
鄭振聲自幼喜歡自然課,中學時尤愛讀數學、物理,對醫學也饒有興趣,考進了廣東光華醫學院後學習刻苦勤奮,生活樸實。1954年,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光華等三所醫學院合併中山醫學院(後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2001 年與中山大學合校)。1955年畢業後留校,在附屬第一醫院(即現在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工作。
青年的鄭振聲,熱愛醫生職業,滿腔熱情專注於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事業中。刻苦鑽研心血管病的專業知識。由於他對電子學、機械學、力學等方面有強烈的興趣,臨床實踐中常常想到如何把這些學科的新技術引進醫學領域為診治病人服務,對新技術、新設備非常敏感,使他在醫療工作中能夠不斷吸收新知識,創下幾個第一的記錄。
中山醫科大學中山醫科大學
1967年,鄭和他的同事施行了中國華南地區第一例直流電擊心房除顫,並獲成功。
1968年,鄭和他的同事搶救一例冠心病反覆心臟停跳40餘次的農民,利用簡單的電子元件自行設計組裝成功一個心臟起搏器讓患者長期體外攜帶,存活了9年,成為華南地區製造安裝起搏器的首例。
1971年,在鄭建議下,中山醫學院附屬一院建立了華南地區第一個心臟重病監護室,開展血流動力監測和除顫起搏器的套用。
1975年9月,他在國內第一個採用他主持研製成功的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裝置搶救一例瀕臨死亡的冠心病人,三天三夜沒有合眼,成功地把病人危重的病情扭轉過來。
1976年及1978年先後在國內最先研製成功“體外反搏裝置”、“體外循環助搏血泵”等具有國際水平的輔助循環設備,率先套用於臨床,取得良好效果。
1988年,增強型體外反搏走出國門,在紐約建立中美合作的實驗室。1993年與美國Vasomedical公司(Nasdaq 板塊)合作,成功地使體外反搏成為第一個通過美國FDA上市前認可和GMP認證,以及通過美國HCFA批准治療費用在Medicare報銷的中國研製開發的醫用設備。
1996年,開展“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的臨床套用及第三代體外反搏裝置研究”獲“九五”國家醫學科技攻關課題資助。由中山一院牽頭組織北京醫科大學、上海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等共五家醫院參與。2000年,開展“第四代體外反搏裝置的研製”獲“十五”國家科技攻關,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醫療儀器專項資助。
鄭曾先後任中山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員會醫藥衛生學科組成員;衛生部心腦血管病防治研究領導小組成員;衛生部心血管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及協和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院外)委員;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分會副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內科學會廣東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政協常務委員等職務。
先後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一級獎及個人科研先進工作者獎;1985年衛生部科技成果甲等獎;1986年醫學論壇報首屆醫生獎;2000年九五醫學科技攻關優秀科技成果獎等10餘項獎勵。
先後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6人,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後5人。
撰寫著作:副主編有《簡明內科學》、《現代心臟內科學》;參編:《內科急診治療學》、《心胸外科手術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現代醫學卷》、《中華內科學》等,發表了學術論文180餘篇。

成就

中國體外反搏基礎理論、儀器研製及臨床套用的創始人
鄭振聲最大的貢獻在於對體外反搏基礎理論、儀器研製及臨床套用方面。1972年他組織多學科專家研製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裝置。
1975年4月研製成功第一台可供臨床套用的主動脈內氣囊反搏裝置。在臨床套用中發現,該裝置在有效的同時存在不足之處。包括有創傷性、使用時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有鑒於此,他選擇了另一種無創傷性的便於早期套用的反搏方法——體外反搏。
體外反搏在20世紀60年代初起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當時採用液壓裝置,對大小腿同時加壓,實際上把近心端的血管首先壓至塌陷,妨礙下肢血液返流,主動脈舒張壓增高不多,不能形成有效的反搏動力。鄭振聲根據主動脈內氣囊反搏實驗研究所獲得的經驗和啟發,設計一種氣動式體外反搏裝置,把每一肢體分為兩段,先遠段(小腿、前臂),後近段(大腿、上臂),序貫地加壓於四肢,使其中血液能較大量地驅返主動脈,形成一個明顯地高於收縮壓的舒張波,有效地增加心肌和各臟器的供血。經動物和健康自願者反覆試驗和改進,終於看到主動脈舒張壓明顯增高。
體外反搏儀器體外反搏儀器
1976年9月,四肢序貫式的體外反搏首例試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此後逐漸套用於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動脈硬化的短暫性腦缺血等,所採用的療程是每天反搏一小時,連續24~36天,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
1980年他根據4年臨床實踐和動物實驗的啟發,進一步設計了“增強型體外反搏(EECP)”。採用三段(小腿、大腿、臀部)序貫加壓,使其血流動力學的效應與主動脈內氣囊反搏非常接近。而且由於體外反搏還加壓於下半身靜脈系統,使靜脈回流人心臟的血量大增,心輸出量因而明顯增多,能進一步改善全身血循環及臟器的缺血。80年代增強型體外反搏在國內迅速推廣。
1982年,鄭振聲訪美,在美國人工器官學會和國際人工器官學會年會上,以論文電影、牆報等形式介紹增強型體外反搏,反應良好。美國的《Cardiovascular News》報以頭版等三大版報導該項成就。此後,鄭振聲被邀請到Albany、Houston、Freeport、Georgia、Los Angeles、Dallas等地講學,研討體外反搏療效和理論。被稱為“EECP 之父”。
1987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外科主任H,S.蘇洛夫(Soroff)(原哈佛大學研究體外反搏的鼻祖)專程訪華拜訪鄭振聲,看到病人良好的療效,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我們在哈佛只想到像其它輔助循環方法一樣,作短時間的體外反搏輔助(幾小時或3~5天),沒有想到用增強的體外反搏方法和較長時間的治療,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和鞏固。我相信這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的體現。”事後,蘇洛夫醫生進一步邀請鄭振聲以客座教授身份,兩校合作的名義,赴紐約州立大學合作開展輔助循環研究。
1992年在全美心血管醫學年會上,發表了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報告,在美國引起震動。美國最有影響的周刊之一《新聞周刊》詳細報導中國這一新科技的“卓越療效”。同年,中美合作開發的MC-2型EECP獲得美國政府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上市前認可”。從而使中國這一“高科技產品”進入了美國的醫院。為這一理論和技術走向世界揭開新的一頁。
1993年,美國上市公司——VASOMEDICAL收購了中山醫科大學體外反搏技術。接著,該公司投入資金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作開發新一代EECP,專門撥給研製及基礎研究費用人民幣100萬元和21個國家專利申請費人民幣50餘萬元。1994年開始,美國政府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每兩年派官員到中國檢查體外反搏生產管理情況,每次都認可為“良好生產實踐”(GMP)單位。這是中國高科技醫療儀器首次獲得FDA的GMP認證。
1995年,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加州舊金山紐約州立大學等5家大學醫院組成多中心合作研究(MUSTEECP)機構,對體外反搏進行療效驗證。1997報告的結論為: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安全有效。至2002年為止,已有近400台反搏裝置被美國各地醫院所接納。1999年1月美國醫療保險經費管理局(HCFA)批准體外反搏治療費用可以在Medicare報銷,意味著對這項來自中國的體外反搏技術的認可。
創建中國在輔助循環研究領域中的重點實驗室
1972年,為了探索反搏原理,鄭振聲和同事們一起利用防空洞建立了第一間簡陋的實驗室,在那裡做了大量的動物實驗,探索出反搏動原理的核心,提出了氣動式體外反搏的新設計,奠定了體外反搏的理論基礎。
1978年實驗室發展為中山醫科大學人工心臟研究室,在此基礎上創建中山醫科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1982 年把學校的舊電話總機樓改變成開發反搏器中試車間。
1992年,在原有實驗室的基礎上,聯合基礎研究的人員和設備成立了輔助循環實驗室。
1994年3月,該室經國家衛生部組織全國有關專家論證後,批准晉升為衛生部輔助循環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承擔了為國家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任務。近十年來,該實驗室培養了碩士研究生36名、博士研究生16 名。承擔了國家科研課題5項、衛生部科研課題4項,其他各部委和廣東省科研課題15項。
由於堅持了基礎理論研究用於指導臨床套用,又以臨床實踐檢驗和促進基礎理論的提高;重視人才培養使科研工作新人輩出進入良性循環,保持了該實驗室的增強型體外反搏的研究在國內外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其中一些成員已成為知名的臨床醫學專家和生物醫學工程學者。
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防治的探索
血管內皮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和發展的關鍵之一,直接影響內皮細胞形態、決定其功能變化的關鍵則是血流的剪下力(即血流在血管內流動對血管壁所產生的摩擦力),但至今醫學家們還沒有找到提高剪下力,以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確切有效的藥物。
鄭振聲在科研實驗中證實體外反搏能明顯提高血流剪下力,將有利於調動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修復和阻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於是把體外反搏基礎研究從提高血流剪下力的角度切入血管生物學的探索,10餘年來在動物、健康志願者和病人身上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
①體外反搏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系列活性物質的提高,和“促動脈粥樣硬化”的活性物質的減低;②在犬頸動脈測得體外反搏時脈動及平均的血流剪下應力均有顯著的提高,且在適宜的生理範圍內;③在動脈粥樣硬化豬模型進行慢性體外反搏治療,觀察到其病灶明顯地比沒經反搏的對照組為少和輕,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它們的血管內皮細胞呈梭形,排列整齊,與對照組所見的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紊亂顯著不同,為論證體外反搏有助於血管內皮細胞形態與功能修復提供有力的依據。
鄭振聲認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生物體的構成是遵循微妙、神奇的自然法則,今天科學的發展遠遠還不足以認識、了解這些法則,很多曾經認為是可取的藥物或療法,經歷實踐後被否定了。回歸自然,調動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去戰勝疾病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對於動脈粥樣硬化這樣一個隨著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其威脅越來越大的疾病,採用體外反搏這種自然療法是符合人體自然調節規律的,既合理又科學。

簡歷

1930年5月10日 出生於澳門
1948年~1955年 在廣東光華醫學院學習(49~51年休學),獲醫學士學位。
1955年~1978年 任華南醫學院(後改名為中山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助教、講師。
1978年~1992年 同上,任人工心臟研究室副主任。
1981年~1996年 同上,任心血管內科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82年~1996年 任中山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主任,兼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委員、研究與開發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1982年~1983年 獲WHO公費資助赴美進修,在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學習人工心臟與輔助循環。
1984年~1996年 任中山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
1986年 受聘為生物醫學工程博士研究生導師。
1988年~1991年 代表中山醫科大學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開展體外反搏的研究與開發,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建立體外反搏實驗室。
1992年~1994年 任中山醫科大學輔助循環實驗室主任。
1993年~1996年 兼任衛生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心肺腦血管病防治研究領導小組成員。
1994年~1998年 兼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及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4年至今 任衛生部輔助循環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兼實驗室主任。

主要論著

1 鄭振聲.四肢序貫式正壓反搏治療急性心肌梗塞臨床療效觀察.中華醫學雜誌,1981,61:300.
2 鄭振聲,鄧昭文,周玉芳等.四肢序貫式正壓體外反搏治療心絞痛142例臨床療效觀察.中華醫學雜誌,1981,61:415~417.
3 鄭振聲,詹澄揚,伍時顯等.增強型體外反搏裝置的設計及工作原理.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1984,3:133~137.
4 鄭振聲.四肢序貫式正壓反搏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左心衰竭時血流動力學的初步觀察.廣東醫學,1982,3(9):8~10.
5 鄭振聲.體外反搏治療急性心肌梗塞56例觀察.中華醫學雜誌,1986,7:398~400.
6 鄭振聲.體外反搏的歷史回顧與展望.現代醫學儀器與套用,1992,4(2):3~4.
7 劉革樂,鄭振聲,歐陽榮等.99mTI-MIBI心肌斷層顯象對體外反搏治療冠心病的療效觀察.現代醫學儀器與套用,1992,4:15~17.
8 張苗青,鄭振聲,歐陽榮等.體外反搏對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遠期療效觀察.現代醫學儀器與套用,1992,4(2):44~48.
9 黃智禮,鄭振聲.採用心阻抗血流圖對體外反搏的控制研究.1995,14(4):292~298.
10 鄭振聲,杜志民,伍貴富.體外反搏的研究進展.廣東省心血管專業醫師繼續教育講習班講義.廣州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出版,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