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城隍廟會,城隍紀信,城隍廟,民俗味兒,
城隍廟會
民國5年(1916)《鄭縣誌》載:“廟會最盛,自十五日起,士女答賽拈香,或奠獻花果,或恭懸匾額,或割股披紅,或枷鎖伏罪,並有賣買趕趣,香茶細果,酒中所需。凡兒童玩物,例如彩妝傀儡、蓮船戰馬、餳笙鞀鼓、槍刀劍戟、零碎戲具,在在成市。至一切耕具農器,尤屬色色俱備。”
20世紀50年代以前,城隍廟會期間,地方組織演戲、玩社火等以娛城隍神靈。三月十八日俗傳為“城隍靈佑侯聖誕”,廟會最盛,四方百姓紛來臣願許願、祈福祈壽、進香擺供,有的兒女媳婦為父母公婆行孝,用竹篾秫桿批成三角枷套脖上,來給城隍燒香磕頭以贖其罪。廟會期間,各種買賣興隆,糧食茶果、農耕器具、兒童玩具等色色俱備。從會頭到會尾,城內幾條街上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各種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場的發展,廟會逐漸衰微。城隍廟會雖仍存在,但規模已大不如前。
城隍紀信
紀信為劉邦的大將,楚漢相爭時,劉邦曾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漢軍糧絕,為保劉邦,紀信獻計自己假扮劉邦詐降。劉邦用其計,趁紀信假扮漢王乘黃幄出東門詐降之際,自帶數十騎從西門出走。項羽發現中計後,遷怒於紀信,將其燒死。
後人感其忠烈,幫奉其為城隍,世代敬仰。
城隍廟
高高聳立的城隍廟戲樓,金碧輝煌的大拜殿,精細華美的磚雕、巧奪天工的木雕、彩畫,還有那古老的大榕樹,都凝聚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透視出傳統文化的信息。改革開放20年來,城隍廟逐漸成為鄭州市老城區民俗文化的重要地帶。
城隍原本不是神
城隍廟的來歷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城隍原本不是神,“城隍”二字,從字面上解釋,城是城牆,隍是沒有水的城壕,俗稱護城河。“城”和“隍”都是保護城市安全的軍事設施。
城隍廟早在《周易·禮記》中已記述了它的雛形。三國東吳赤烏年間所建的“蕪湖城隍廟”可謂是最早的一座城隍廟。後來北齊書《慕容儼傳》記載:“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平民百姓流離失所,飽受戰爭之苦,保護城市鄉土的城隍神,在人們心中逐漸誕生。百姓賦予城隍神的職能逐漸擴大到主管生人亡靈,水旱疾疫,賞善罰惡等,儼然成為該城市的行政長官。信仰城隍神及至唐代日趨興盛。
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
宋代以後,城隍之祀遍天下,城隍之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為規定祭祀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