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鄧碧珊(1874年一1930年),男,字“辟寰”,號“鐵肩子”, “
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堂號晴窗讀書樓,江西省
餘干縣人。清末
秀才。科舉廢除後,在餘干縣從事教學,後來到
景德鎮瓷業學堂任教習,於是一面代人書寫瓷字,一面功習魚藻畫技。
生平
早年經歷
1874年,鄧碧珊出生於
餘干縣龍津鎮鄱陽湖邊的一戶人家。父親以打鐵為生,暇時也常下湖捕魚,母親勤勞節儉,家境較為殷實。兒時的鄧碧珊常隨父親下河捕撈,極喜魚兒。興致來時便伏於案幾之上以指沾水畫魚,並用指甲點鱗,頗見童趣天真。父親見小兒如此聰慧,自是疼愛有加,及至啟蒙之齡,便送入一家學堂念書。由於鄧碧珊聰明機敏,悟性極好,學業大有長進,練就了一手好書法,而且愛好繪畫,常自找些字畫來臨摹,成為家鄉小有名氣的
秀才。1909年, 鄧碧珊在老家教私塾。
藝術生涯
1911年廢科舉制後到
饒州(今
波陽縣)陶業學堂任教,並嘗試陶瓷繪畫。1913年到
景德鎮,初始以字畫為業,也常替人代寫瓷字。鄧碧珊早期主要畫山水,後繪
瓷板肖像。他最早嘗試用馬尾織造的
九宮格繪製人像,乃瓷製肖像畫創始人,景德鎮的瓷像畫家
張洛山等均出其門下。鄧碧珊繪製的名人瓷像參加全國工藝品展覽,榮獲一等獎。大約40歲後,專事粉彩魚藻, 自成一家。
鄧碧珊文學藝術修養頗深,詩書畫俱佳,在當時的陶瓷美術界屬頗有才學者,深得景德鎮繪瓷藝人的敬重。
王琦早期繪瓷像即由鄧碧珊傳授,並執弟子禮向鄧學習書法詩詞,在“
珠山八友”中論書法藝術,鄧碧珊乃首屈一指。鄧碧珊雖為清末
秀才,授業於傳統儒學,但他思想活躍,很能接受新生事物,具有首創精神。他不僅開瓷板肖像畫之先河,還不囿於傳統的中國畫手法繪瓷,大膽借鑑吸收日本東洋畫技法,這在當時的陶瓷美術界,可謂是獨闢蹊徑。
1928年,鄧碧珊加入由王琦發起的“月圓會”,系“珠山八友”最早的成員,時年54歲。1930年,
方誌敏率紅軍攻下
景德鎮,鄧碧珊因替被紅軍搶掠的受害者向紅軍討要被搶財產,而被紅軍槍殺,過早地結束了如日中天的藝術生命, 享年56歲。
背景
鄧碧珊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不僅飽讀詩書,有著紮實的文學功底,而且工於書法,尤以篆書為佳。加上他對
唐詩宋詞、古人書畫耳熟能詳,因此,其畫作自是出手不凡。鄧碧珊當時在
景德鎮屬外來畫家,沒有像一般的繪瓷藝人那樣經歷師傳學藝。正因為如此,當他一旦掌握繪瓷工藝技術,便使他的作品一面世就散發著濃厚的書卷氣,格調高雅,個性鮮明。
作品
鄧碧珊的傳世作品多為粉彩魚藻圖,偶見
墨彩風景畫。他早期的瓷板肖像畫和山水畫難覓。從現存的《竹林圖》墨彩
瓷板畫和《三蘇故宅》墨彩瓷板畫來看,顯然受
西畫影響。它的透視及光影關係與傳統中國畫的山水迥然不同,更像一幅黑白風景照片。從中也可以看出鄧碧珊有著很強的造型能力,掌握了西方繪畫的
透視原理和光影關係與體積感。這一點他有別於當時其他的繪瓷藝人,比他們先接受西方的藝術思想和
繪畫理論,並套用於陶瓷繪畫,這在清末民初相對閉塞的
景德鎮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創新。
鄧碧珊的
粉彩魚藻瓷畫,開瓷藝魚藻文人畫之先河,在景德鎮乃至中國瓷藝界仍屬首創。此前瓷上畫魚多為圖案裝飾之類,鄧碧珊在魚鱗繪製上獨運功力。無論是魚鱗的疏密排列,還是明暗關係,乃至魚之尾、鰓、鰭,都體現了他一貫的寫實風格,實到魚之背鰭一根不少,十分注重寫實在畫面細部的體現。構圖上,鄧碧珊習慣先畫魚,再擇空填藻,魚與藻遠近位置塊面大小安排十分精到。兩三尾魚悠遊在幾簇藻萍之間,畫面生機盎然。同時,鄧碧珊在傳統的中國畫筆墨意趣與日本東洋繪畫技法相結合上,作出了積極的探索。寫實且生動傳神,筆墨細微精到,頗具宋畫遺風。而整個畫面構圖簡潔秀美,設色工整
清麗,又很有日本東洋繪畫風格,卻不是生搬硬套的東洋畫模式。此外,他畫面上的題詩、落款及印章,位置經營很是考究,章法頗嚴。正因為他善於大膽借鑑又能夠融會貫通,從而形成了其獨具的簡約清麗、沉鬱高雅的藝術風格。
鄧碧珊的傳世作品不多,大都為
粉彩魚藻
瓷板畫,也見少量繪於水盂
筆洗等文房用具上的作品,創作高峰期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鄧碧珊畫魚得其形更得其神,所畫魚群或顧盼生情、或聚首嬉戲、或遙相呼應、或結隊悠遊……曾有人討教其畫魚秘訣,他一言以蔽之:“游而不散”。這既是他多年創作經驗的總結,也與他多年居住水鄉悉心體察生活所得不無關係。他的粉彩魚藻瓷板畫,常是畫
魚而不畫水,卻依然讓人感到魚在水中游。魚的姿態,藻的浮動,仿佛處處都感到水的存在,這正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細緻地觀察和深諳“意到筆不到”的結果。他用筆墨色淋漓,魚的質感和色態、片鱗細草都滿含水分,畫出的莖葉像有空管。用墨添色,濃淡相宜,粗細相間,堪稱細微之處見精神。
鄧碧珊的粉彩
魚藻瓷板畫,大都題有行草詩文,所題詩文不僅與畫面相得益彰,而且極有品位。如《
游魚圖》粉彩瓷板畫詩云:“弄萍濯破鏡花秋,掉尾揚鰭得自由。最怕碧峰岩下影,風藤如線月如鉤。”寫得意境深幽,意趣動人,比喻極富想像力,讀來令人回味無窮。鄧碧珊對中國書法藝術有較深的造詣,練過相當長時間的
顏體、
柳體,臨摹過北魏、隋唐的碑文。他善寫行書,多用中鋒
運筆,筆勢蒼鬱遒勁。鈐印常見有白文“鄧氏”、“碧珊”、“鄧碧珊畫”,朱文“碧珊”,朱文
閒章“小溪釣徒”等。
瓷畫鑑定
鄧碧珊早期以炭精擦筆畫法繪瓷像,留下作品不多。香港正大國際藝術表示,近些年也有少量仿鄧碧珊早期
瓷像畫的贗品出現,從筆墨技巧來看,鄧氏之瓷像畫借鑑了東洋畫精於描摹的技法,層次細膩,筆畫精微,有較高的
工藝技巧。而模仿品多是黑白層次差別較大,人相五官刻意畫得“深入”,反而使形貌神態呆滯,常出現死板僵化之弊。由於瓷像畫工藝性很強,筆墨特徵相對缺乏個性化,因此在鑑定鄧氏早期瓷畫像作品時,要多從胎釉方面去分析,因為鄧氏畫瓷像是在民國初期,當時的胎釉特徵是造假者難以模仿的。
鄧碧珊在20世紀初,以瓷上肖像畫的技法,畫過一批
墨彩風景
瓷板畫,如《
福建金山塔》、《四川三蘇故宅》等。此類作品存世雖少,但也魚龍混雜。鄧氏墨彩風景瓷板畫的筆墨特點是:屋舍以艷黑單色描繪,細緻部分用篤筆篤勻,可細膩地畫出複雜的形象和細節豐富的濃淡層次,嚴謹精緻。而模仿品擦拓的層次單薄,在表現物體的形象和細節豐富的濃淡層次方面多有欠缺。另外鄧氏作此類風景畫時,屋頂瓦楞以扒筆扒出,手法嚴謹精緻,筆路穩健,深淺適度,而模仿品筆路飄浮,輕重不齊。
仿鄧氏之贗品,大多是他的“魚藻圖”。鄧氏20世紀20、30年代以畫魚藻為主,他的角-藻畫將中國畫筆墨意趣與日本繪畫技法相結合獲得成功之後,又融入肖像畫的細膩風格,堪稱匠心獨運。從
筆墨特徵來看,鄧氏的魚藻瓷畫,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鄧氏畫水藻以艷黑勾描,色料有深有淺,有濃有淡,一叢一叢相互交疊,層次豐富又不雜亂,而模仿品的勾描平均,少復筆,
水藻穿插概念刻板,勾描之筆韻不具鄧氏個性,尤其是起落筆法與鄧氏之差別一看便知。
二是鄧氏畫水藻好用水綠在施有
玻璃白的粉底上進行濃淡積染,講究深淺變化,而模仿品水藻染色時玻璃白打底淡薄,故染色層次少,顏色單薄,沒有重疊層次,少厚重感。
三是鄧氏畫
水藻染色時注重冷暖變化,水藻的中心部位和密集處染色以大綠之類的冷色凋為主,從水藻中心部位到邊緣處,漸次由大綠過渡到草綠或赭綠的暖色調,而模仿品往往在色調方面,難以做到如此微妙之變化。
四是鄧氏的“魚藻圖”上總是兩三尾
游魚,魚背色調黑重,漸次向魚腹處淡去,層次微妙。然後在料色未乾之時,以點畫之筆穿插畫魚鱗,細膩之致,奪造化之工,得其形也得其趣。曾有人問其畫魚秘訣,他一言以蔽之:“游而不散。”而模仿品所畫之魚少精微層次,並用扒筆剮畫魚鱗,以後人畫魚之法硬套在仿鄧氏的作品上,張冠李戴。
五是鄧氏的魚藻圖上總是數點
浮萍,不事波濤,也無瀲影,厚不因多,薄不因少,筆精墨妙。而模仿品不甚經意,少而無韻,疏而無神。
題識印款
鄧氏工書法,以篆隸為佳,行書規整遒勁,
章草涵韻很足。
王琦也曾執弟子禮向其學習書法。作品題款以
隸書、行書為多,格式規範,書體個性突出。
常見
落款為:“鐵肩子鄧碧珊畫於珠山客邸”、“鐵肩子鄧碧珊畫意”、“鄧碧珊畫於珠山”、“鐵肩子碧珊”、“碧珊寫於珠山之南軒”等。
常見印款為:“鄧氏”、“碧珊”及別號“煙波釣徒”、“小溪釣徒”等。
畫魚特點
鄧氏當年深受日本寫生動華中家實畫風影響,因此魚的畫法也遵循從細節入手,以工筆手法描繪出來,魚身上的鱗片都很細緻,連數目都不含糊,如
鯉魚身上首尾共有36片鱗甲。這都因鄧氏在童年時便跟著父親在
鄱陽湖一帶打魚為樂。多年觀察下來對魚的熟悉與了解更深刻。而魚身上的條條鰭片飄揚生動更成了他的註冊商標。因此看鄧氏畫的魚,更重要的是看其色,黑得夠濃,淡得夠亮,那就先破了這一關。
鄧氏的學生如
張洛山,張培軒與石宇初等在模仿乃師手法上,也幾乎達到這個水平,就是在魚的神韻與動感上略遜一籌,在魚眼及魚嘴上就不像乃師那么刻劃自然。
原來鄧碧珊是
秀才出身,經史古畫無不涉獵,他畫的魚也深受宋代那種工筆小寫意畫風的影響。有一種令人神往的減筆
勾劃,卻不似文人如明末八大山或清代
惲壽平那種率性而為的寫意格調。
歷史評價
鄧碧珊由一名鄉間私塾先生,成為
景德鎮一代陶瓷美術名家,固然得益於他的資質聰穎,更憑藉他不囿成規、敢於創新的精神。其子鄧錫齡(又名鄧青蓮)、鄧碧蓀、孫
鄧肖禹,曾孫
鄧建新(又名鄧碧曾),鄧晨霞,
鄧衛紅,鄧斌斌,嫡孫之子女:
程瑩(又鄧笑笑),均為景德鎮一代瓷畫名家。鄧碧蓀及其弟子
張沛軒承其衣缽,亦為畫魚高手。鄧碧珊傳世不多且詩書畫皆絕的魚藻圖瓷藝畫,彌足珍貴,實乃不可多得。
後世紀念
2011年1月22日,由
景德鎮市民間民俗文化協會、景德鎮市民族民俗文化搶救與保護中心報
江西省藝術工作委員會審核,提交中國陶瓷美術榮譽與職稱頒證儀式醞釀,經得近百名中國陶瓷美術高級人才、大師、教授、新聞媒體代表意見,由正式代表舉手表決,一致同意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