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魚圖

游魚圖

《游魚圖》是清代畫家李方膺所創作的一幅中國畫。此畫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游魚圖
  • 外文名:Fish Map
  • 作者:李方膺
  • 年代:清代
  • 類別:中國畫
  • 材質:紙本,墨筆
  • 尺幅:縱123.5cm,橫60cm
  • 現藏:故宮博物院
作品內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畫幅右邊款題“三十六鱗一出淵,雨師風伯總無權。南阡北陌槔聲急,噴沫崇朝遍綠田。晴江李方膺。”鈐“晴江的筆”白文印、“虬仲”朱文印。  《游魚圖》是李方膺的代表作。畫中春水方生,歡騰的鯉魚爭相穿越於河水間,它們或直衝入水底,或徜徉於水面,或搖頭擺尾,或展鰭跳躍,在寒冷的冬天之後盡情享受著春天河水復甦帶來的喜悅。畫面生動傳神而富有情趣。作者用筆洗鍊,雖無一筆背景,卻使人透過溫和的春水仿佛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日景象,達到了意到筆不到、景在畫外的藝術效果。
游魚圖游魚圖

作品賞析

根據畫面的風格和題詩,可以推斷此圖是李方膺罷官(乾隆十三年,1748年)之後的作品。畫中作者以游魚自擬,隱喻他久困樊籠,終得返歸自然,表現了作者嚮往自由生活的思想及其品格情操。明清文人常以“四君子”題材直抒胸臆,表現閒雅高潔的品行。李方膺也善畫梅,而在晚年,他選擇了游魚為題材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跳出了文人畫的樊籬,立意新穎,擴大了文人畫的表現領域和審美情趣,他的創新也正表現出“揚州八怪”對繪畫的突出貢獻。  在畫面位置經營上,此圖也與眾不同。5尾姿態不同的游魚組成一條反“S”形曲線,魚頭、魚尾相互呼應,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渲染了騰躍而出的氣氛。右邊題詩一貫到底,字型渾厚雄肆,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感,從而成為詩、書、畫統一的佳構。

作者簡介

李方膺(音yīng)(1695—1755年),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江蘇南通人。曾以父蔭出任山東樂安、蘭山,安徽合肥等地縣令。為官清正,為民著想,因不肯隨上級俯仰而被誣罷官。寄居南京項氏借園,常往來於揚州,賣畫為生。善畫松、竹、梅、蘭及小品,主張繪畫創作應直接向生活學習,以創造出自己獨立的風格。李方膺的畫風如其為人性格,落墨雄肆渾厚,沉著痛快,用筆橫塗豎抹,脫略恣縱,以氣勢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