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鄧州市羅莊鄉
- 面積:78.2平方公里
- 人口:50575人
- 戶數:12194戶
概況,資源優勢,行政區劃,基礎建設,農村經濟,支柱產業,林業發展,公路建設,新農村建設,
概況
全鎮轄22個行政村,258個村民小組,12194戶,50575人。居民以漢族為主,有極少數回族居民,全鎮鎮域面積78.2平方公里,總耕地69000畝,人均1.3畝。羅莊集鎮區域內有羅東、羅西兩個行政村,32個鄉直部門,7條街道、集鎮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集鎮總人口8600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7%。
資源優勢
鎮域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鄧羅公路南北縱橫全境,北連內鄉縣灌漲鄉,與312國道相接;西鄰確(山)內(鄉)公路,緊靠靈山飛機場;西南湍河董寨大橋西連淅川的香花,厚坡等鎮,東接鎮平賈宋的小商品集散地。鎮區通往各村的主幹道15條,全部沙石硬化。羅莊發往鄧州、南陽的公共汽車每日往返30輛次,每日發往廣東、海南、上海等省市公共汽車往返10輛次。便利的交通條利為繁榮羅莊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羅莊鎮地勢東高西低,東有土谷山,鰲峰山,海拔分別為352米 和247米;西有湍河、默河自內鄉縣入境,默河於馬崗村匯入湍河;湍惠渠自南向北橫貫全境。東部11個村為崗坡丘陵區,土質為黃粘土和黑老土,靠築壩蓄水灌溉,主要水利工程有馬崗水庫、鰲山水庫、雷莊水庫和王崗水庫。西部11個村為沿河平原區,人多地少,土質為沙土,沙壤土和壤土,地下水位較淺,以井灌和堤灌為主。由於盆地氣候的影響,羅莊冬季溫和乾燥,夏季炎熱多雨,生長期較長,夏季平均溫度達到25攝氏度以上。盛產小麥、玉米、花生、菸葉、芝麻、穀類、蔬菜、瓜果菜等農產品,尤其是花生、蘋果、生薑生產在周邊縣市小有名氣。每至秋收季節,河南、陝西、湖北、四川等省市商賈雲集,竟相購銷。
行政區劃
基礎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該鎮重點以集鎮建設為主,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495.5萬元重點辦成了:一、新打通街道3條,使鎮區面積擴大到3.2平方公里;二是水泥硬化4條主街道3公里30000平方米,疏能並硬化街道兩旁排水設施5400米,修築跨街涵洞25個,新架路燈50道,新植風景樹2600棵;三是建成工業品批零、肉禽蛋瓜果菜、農村產品、建築建材、花生購銷等六大專業市場,並修築了跨街牌;四是建成768門程控電話,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的目標;五是建成水塔和無塔供水15座;六是在兩條主街道修建公而兩座;七是完成了湍河董寨大橋工程;八是改建和擴建一、二鄉中教學樓和宿舍樓等,徹底改變了羅莊過去的落後局面。
農村經濟
羅莊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建設“農業強鄉、工業好鄉、財政富鄉”的宏偉目標,突出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兩個重點,堅定不移地走好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城鄉一體化三條路子,使各項事業一年一個新台階,年年實現新突破。工農業總產值、鄉鎮企業產值和財政收入連續多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農民人均純收入逐年增加。1998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233萬元,比九七年增長28%。其中工業產值1561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1.9%,農業產值9613萬元,占38.1%。財政收入53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05元,比上年增24.7%,農民人均純收入1918元,比上年增9.5%;社會商品零售額109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
該鎮以實現小康為目標,以農業產業化為主攻方向,以高產高效示範方為建設重點,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在特色農業、支柱產業上實現了新的突破。1998年投資145萬元,新打並配套機井200眼,新修硬邊渠5條12150米,整修提灌站4座,新挖和整修澇溝110條75418米,新修橋涵326座。新增高產高效示範田10000畝,主要分布在鄧羅路沿線。東部崗坡丘陵地帶以林果業為主,重點有蘋果、李子、花卉等;西部沿河為該鎮的瓜菜生產基地。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張宋灣的西瓜皮薄壤甜,遠銷湖北、陝西等地。
支柱產業
特色支持產業上,主要以林果、瓜菜、畜牧為主,分別組建了“林果業發展協會”和“瓜菜開發服務公司”和“牧工商開發服務公司”三大經濟技術服務實體,通過政策驅動,加大物資和技術投入等措施,使三大支柱產業迅速發展膨脹,已成為全鎮民眾致富的主要經濟來源。1998年,1.5萬畝果園8200畝掛果,實現產值2100萬元,面積和產值均占全市1/4以上。瓜果生產堅持“四高一專”的發展方針,即高科技高投入、高產業、高效益、專業化生產,以生薑西瓜為重點,逐步向精細化、各、優、特方向發展,蔬菜面積1萬畝,其中保護地栽培2000畝,實現產值4000萬元。畜牧業以養牛為重點、豬、羊、禽全面發展、大力扶持“三專生產”,帶動了畜牧養殖業的大發展,實現畜牧業產值3500萬元,三大支持產來總產值9600萬元,比上年增57%,在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0%以上,結合產業結構調整,今後的工作重點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市場為導向,以信息為依託、重點搞好產前,產中服務工作和產後銷售工作,確保產、供、銷一體化。
羅莊鎮鎮的農業持續增長,2002年農業生產總產值6162.28萬元,2000年投資近千萬元,進行前所未有的海堤石堤化建設,增強了防災抗災能力。最佳化作物結構,重點發展香蕉、蔬菜、果蔗、畜牧、水產、花卉生產,加快向集約化、工廠化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走向產業化,有各類種養殖專業戶100多戶。1998年辦起香蕉產銷合作社,組織了100多戶入社,建立生產基地3000畝,年銷售3000多噸,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積極扶持金海岸罐頭廠的發展。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全鎮“三高”農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以朱平沙村400畝低洼地立體化開發為示範,走有水鄉特色的觀光型農業發展道路。
林業發展
2005年入秋以來,羅莊鎮本著“廣挖潛力擴總量、高級達標求增量”的思路,大力發展通道林、片林、圍村林等,及早著手、科學規劃、狠抓落實。
鎮裡成立了楊樹產業領導小組,由1名副書記和1名副鎮長專抓楊樹經。從一般幹部到副鄉級以上領導,全部分包到規劃植樹地塊,定崗、定責,對挖穴、栽植、管護過程負責到底,實現了幹部幫著乾,民眾自願乾,競相發“楊財”的良好局面。通過做深做細民眾思想工作,用足用活土地流轉政策,使規劃植樹土地向植樹大戶、植樹能人手中流轉,共培育發展植樹100畝以上能人22人,植樹50畝以上優勢農戶108戶。全鎮所植楊樹全部承包到人到戶,既保證了栽植高質量,又使楊樹管護責任具體化。發展板材加工業,才能為楊樹經濟發展鼓足後勁。通過提供場地,制定優惠政策,協調貸款等方式,引進興辦木材加工企業3個。其中:龍騰板材廠作為大型木材加工企業,總投資200萬元,年加工木材8000方。實現了以加工促種植,以種植保加工的良性循環。新植樹9300畝,其中通道林4100畝,片林2200畝,溝路渠田間林網及其它3000畝,超出市下達任務8400畝的10.7%。
公路建設
羅莊鎮
2007年以來,羅莊鎮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擺上重要位置,緊抓不放。通過多方努力,共爭取農村公路建設計畫59.3公里。並運用“4+2”工作法,發動民眾籌資,爭取在外人員捐資,共籌措資金181.05萬元,順利完成了農村公路建設地方籌資任務。本著為人民負責,為人民鋪就康莊大道的思想,我們對公路工程質量高標準、嚴把關,書記、鎮長親自抓,副鄉級以上領導全部分包到路段,抽調黨政辦、村鎮建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成立督查組,協同基層幹部和義務監督員對各路段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全程監控。多管齊下協調資金、機械、人力,切實做到“三到位”。即:建設開工啟動資金及時撥付到位,鎮村主要領導分包到位,民眾監督到位,有效形成了鎮主要幹部分包、村主要幹部協調、民眾代表監督的三級督管體系,既確保了工程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對成品路段,逐村劃分責任,動員民眾,人人參與,投入義務工,動用土方,拉運沙石修路肩。公路建設計畫任務已全部完成,共修築水泥路面47.8公里,完成瀝青路面11.5公里。共動用土方1.3萬方,拉運沙石1200方,全面完成了成品路路肩培土任務。同時,共修建護路設施12處,設立公路通行警示牌6個,選配村村通管護員40名,為羅莊經濟的快速發展鋪築了坦途。
新農村建設
羅莊鎮
2008年以來,羅莊鎮把村莊整治工作作為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在全鎮營造了人人關心、支持村莊整治的良好氛圍,有效推動了村莊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鎮成立了村莊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村支書為村莊整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嚴格實行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並對每個村的村莊整治工作中道路整修、坑塘治理、太陽能安裝等單項任務分包到人,定任務、定時間、定進度,形成了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的局面。鎮政府組織各村支書、主任先後赴林扒、都司、十林等地村莊整治先進村參觀學習,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對全鎮22個村要求全部做出村莊整治三年規劃,本著先易後難、典型引路的思路,以自然村為整治單元,全面啟動。指導各村運用“4+2”工作法,從規劃籌資到施工建設,廣泛徵求黨員、民眾意見,增強黨員、民眾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使村莊整治工作充分體現民意,贏得了廣大黨員、民眾的支持。在此基礎上,我們立足實際,搞好分類施治。突出“抓三帶二”,選擇馮坡、羅西、岑子、林堡、陳家5村先行,培育典型,適時組織觀摩評比,示範帶動各村村莊整治整體推進。各村依據班子情況、經濟實力及村莊現狀,遵循“宜大則大,宜小則小,量力而行,農民自願、民主決策”的原則,對條件較差的村以簡單的道路整修為主,對條件較好的村以中心村建設“六個一”標準嚴格要求,積極引導農民出資投勞,努力爭取在外人員捐資扶持,增強了整治的針對性、時效性。全鎮村莊整治工作共籌措民眾資金132萬元,爭取在外人員捐資18萬元,為實施村莊整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已啟動並施工的有12個村,共拆除舊房600餘間,打通村級主次幹道31條,長29公里;水泥硬化村內道路計9.2公里;沙石硬化村內道路計17.8公里;修建排水管道7公里;治理廢舊磚瓦窯場3個,整治並復耕土地近300畝;接通自來水242戶;整治坑塘6個,面積16畝;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54台;建成文化茶館4個,村級小遊園4處,村級文化廣場1個。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呈現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