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寄塵

鄧寄塵

廣東南海人(1912年2月17日-1991年7月2日),播音藝員出身。能夠獨力造出八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演繹諧趣廣播劇,轟動一時,獲得“諧劇大王”之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寄塵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2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1991年7月2日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參演電影,歌詞作品,香港電影史,

人物經歷

廣東南海人,生於1912年2月17日,播音藝員出身。能夠獨立造出八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演繹諧趣廣播劇,轟動一時,獲得“諧劇大王”之美譽。他在麗的呼聲由星期一至六中午12時半主持的“鄧寄塵諧劇”,一講便講了20多年……多才多藝的藝人,早於40年代已在廣州演粵劇,1950年獲李我引薦來港入麗的呼聲主講諧劇,不久即進軍影壇,成為著名的諧星,又不時灌錄諧趣粵曲及粵語流行曲,較為人熟知的粵語流曲名曲有<墨西哥女郎>、<飛哥跌落坑渠>;(合唱:李寶瑩鄭君綿)、<;詐肚痛>;(合唱:鄭碧影)等。
鄧寄塵
鄧寄塵自1950年開始拍電影,絕大部分是諧趣喜劇,與新馬師曾合作的“兩傻”系列尤其著名。鄧寄塵主演的電影包括《失魂魚》(1951)、《十字街頭》(1955)、《荒唐鏡五斗陳夢吉》(1957)、《兩傻游天堂》(1958)等等。
鄧寄塵於1975年移民加拿大,從此淡出藝壇,不過多年來亦有客串演出香港電影《鬼馬智多星》,石天版《追女仔》等。1991年7月2日病逝於美國,享年78歲。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共90部

歌詞作品

曲:顧嘉輝詞:鄧偉雄莫要多唏噓情如逝縱不見不必追緣份似冰炭仍未憂慮莫愁莫悲心莫碎舊歡知幾許憑誰問那歡笑怎可追誰令我深信來日相聚柔情若水心若醉那怕面對空虛那怕面對過去到今日 一點淚都寄心底勿再垂聚散休傷悲唯求在兩心裡相記取情若到深處無論分聚情留在心不逝去永深藏怎會逝去舊歡知幾許憑誰問那歡笑怎可追誰令我深信來日相聚柔情若水心若醉那怕面對空虛那怕面對過去到今日 一點淚都寄心底勿再垂聚散休傷悲唯求在兩心裡相記取情若到深處無論分聚情留在心不逝去永深藏怎會逝去

香港電影史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衝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⒉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荷里活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13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鍈、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醜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份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⒊古裝武俠片
50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60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于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⒋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捩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70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50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1970-19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1971-19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60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