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鮮(香港電影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日鮮,常常用於形容一些製作周期短的作品。

基本介紹

香港電影裡素有“七日鮮”的說法,常常用於形容一些製作周期短的作品。而這裡的“七日”並非一個實數,而是一個形容時間很短的虛數,如五六十年代時,因為好些作品從開機拍攝到上映僅有一個星期時間而被稱為“七日鮮”——根據王天林的專欄回憶,“由星期四決定那天起算,製片馬上找演員,找現成劇本或通俗小說,找一個鬼才導演,找一班手腳快的工作人員,一天工夫便可辦妥。大家聚在一起談一談,由導演說出一個大概的拍攝方式。星期六這部新戲便能開拍,一邊拍一邊寫對白。有時候拿了一本小說就可以拍攝了,同時還要一邊沖印剪接。拍到星期一(可能已經工作了三天三夜),拍攝部分全部完成,星期二做一天善後工作,連夜印拷貝,星期三正好是第七天。一個拷貝送到電影檢查處去審查,其他拷貝送到各戲院準備放映”。
五十年代時常的出現這樣的“七日鮮”狀況,跟當時的電影環境有很大關係。首先,一部電影的一般製作時間為十天,超過十天就要額外加錢;其次,當時有四條電影院線專門放映粵語片,但不管影片有多好,一般只是上映五天,因為院商不希望製片商看到電影很賣座上映周期長而提高價錢對他們無利,於是他們聯合抵制製片商;第三,如果一部影片不賣座的話,可能僅是上映一兩天就被院商要求“下畫”或者“包底”(即不管影片的上座率如何,院商都將得到一定數額的收入),而影片發行公司則往往以新戲代替上映。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下,香港電影在年產量上急劇增長,其中不乏粗製濫造的作品,也導致了五十年代中期的“粵語片清潔運動”,而國語片也緊跟著崛起。
後來,隨著電影業的發展(包括大型製片公司如邵氏公司的崛起、院商的逐漸開明、觀眾的觀影需求的提高等,製片商不再要求在短短几天時間裡一部作品從籌備到上映,加強了對於影片本身製作質素的要求,一般一部影片的拍攝時間在20天到一個月之間,再加上製作後期、安排檔期等,可能都要等待兩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映。如此快節奏的方式可能也會讓部分導演如魚得水,如徐克,他在已經確定檔期然後緊張拍攝的《黃飛鴻》系列等都是不俗的作品,而像《深海尋人》等時間充裕的影片卻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整體上來看,即使是事隔半個多世紀的今天,香港電影的製作周期仍然是比較短,能夠像胡金銓或者王家衛一般慢慢琢磨然後精雕細刻拍攝影片的導演並不多,更多是像王晶、文雋等之類“快槍手”,就如最近開機拍攝的葉念琛導演的《絕代雙嬌》,據說將在本月底拍攝完畢,也即影片的拍攝時間只有大約20天,而五月中旬邱禮濤才開機拍攝的《同門》也早已確定將在8月底上映。只不過是,“七日鮮”變成了“一月鮮”或“二月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