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中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3年
- 性別:男
- 籍貫:江蘇省江陰市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思想與理論,
人物經歷
1970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分配至四川省瀘定縣醫院中醫科工作。1978年入成都中醫學院大專院校畢業生進修班學習,結業後,留校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曾任方劑教研室主任,基礎醫學院院長。1996年晉升教授,2000年任方劑學博士生導師。現為方劑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國家新藥評審專家、四川省中醫學會理事、中基專委會名譽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分會副主任委員。曾7次赴美國、日本、香港、台灣等地講學。
主講課程
先後為本、專科,七年制,碩、博士等各類學員講授方劑學。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突出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特點,探索治療疑難雜病。尤其對以傳統中醫辨證論治方法治療腫瘤病具有獨到見解。積極參加科研工作。
主要貢獻
指導培養了碩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8名。研究方向為“複方配伍規律的理論、臨床和實驗研究”。
先後參加國家教委、省科委、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9項,其中擔任負責人4項,主研5項。參加中藥新藥開發研究十餘項,其中獲準上市8項。參加撰寫出版著作19部,主編“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即新一版《方劑學》,該書將指導組方的治法理論,君臣佐使的基本結構,以及作為增效減毒技能的配伍技巧三者巧妙結合,在把握學科特點,總結配伍規律方面做了大膽嘗試。
著有《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醫學基本思維原理十講》、《百病之主--桂枝說》《至陰之品——地黃說》、《女科良藥——芍藥說》。
獲獎記錄
2005年獲得了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於2006年獲學校首屆“教學名師”獎。
思想與理論
他提出複方配伍規律研究中應重視多功效中藥在複方中功效發揮方向控制因素研究的思想。同時,針對藥物功效發揮方向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和運用技巧進行深入研究,逐步形成方藥配伍學。
他在中醫基礎理論方面,運用中醫基本思維原理,從哲理的高度闡述了中西思維方式的本質差異,展示出中醫道器合的特殊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