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原花蝽(nemorum zoui Bu et Zheng,sp. nov.)是花蝽科原花蝽屬的一種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氏原花蝽
- 拉丁學名:nemorum zoui Bu et Zheng,sp. nov.
- 目:半翅目
- 科:花蝽科
- 屬:原花蝽屬
- 命名者及年代:Bu et Zheng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狹長,全體具光澤,毛被稀短,平伏或半直立(圖177)。頭,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黑。頭長0.42,寬0.45,眼前部分長:眼前緣以後部分長為5:6;頭頂中線處有毛若干,呈“V”型排列,但稀短,兩單眼間有數對短毛;觸角一色黑褐,有時雌蟲第2節中段黃褐,毛被較密,多平伏,其上毛長不超過該節直徑,雄蟲各節長0.18:0.53—0.55:0.30一0.32:0.38—0.39,雌蟲各節長0.18:0.51—0.54:0.30—0.32:0.36—0.40。前胸背板長0.46,領寬0.38,後緣寬0.95;毛被稀短,平伏;側緣中部稍內凹,前半略呈薄邊狀,前角處略為圓緩;領皺刻清楚;胝區面積較大,完整,光滑,稍隆起,約占據前葉的5/6,中縱線處有1—2列具毛的刻點,胝後緣中部下陷較深,由粗糙刻點組成;前胸背板後葉中央寬闊地略為下陷,具橫皺和稀疏刻點。前翅爪片中部外側以及內、外革片中部淺黃色,楔片縫內側有淡色斑,革質部其餘部分黑褐色;毛被多平伏,少數直立;膜片均勻地灰褐色,亞基部及模片后角以後各有一白斑;革片外緣直;外革片長1.05,楔片長0.68。前翅略超過腹部末端。足淺褐色,脛節端部有時褐色,脛節毛長不超過脛節直徑。雄蟲生殖節黃褐色,右側基部黑褐色。陽基側突片狀,內側波曲,亞基部外側擴展,形成極短的凹槽;向端漸細,端部向內側彎曲,漸尖(圖189)。體長3.7—4.2,寬1.26—1.35。
本種是歐原花蝽群(nemorum group)中體型最為狹細的一種,觸角全黑,雄蟲陽基側突外側擴展部分很小,僅亞基部向外側稍擴展,形成短淺的凹槽。觀察標本 正模♂,雲南昆明花紅洞,1987.Ⅳ.20,鄒環光采;副模:3♂,5♀,同正模;1♂,地點同正模,1973.Ⅴ.17,熊江采(KIZAS);1♂,地點同正模,1981.Ⅲ.30,熊江采(KIZAS);1♀,地點同正模,1982.Ⅶ.27,熊江采(KIZAS);1♂,雲南昆明,1900m,1940.Ⅶ,J. L. Gressitt 采;1♂,雲南騰衝,1650m,1981.Ⅳ.27。
分布範圍
在中國的雲南(昆明、騰衝)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