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文化館

鄒城市文化館

鄒城市文化館始建於1951年,時為鄒縣人民文化館,1957年底改為鄒縣文化館,1992年更名為鄒城市文化館,現為國家一級文化館,是副科級全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隸屬鄒城市文化和旅遊局管理。

文化館新館位於市文化藝術中心西區三樓、四樓,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利用國家專項資金扶持,新購置設施設備價值超過600萬元。新館設有幸福文化快線、文藝活動部、輔導培訓部、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等9個業務部室,初步建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美術展廳、多功能廳、國學堂、琴箏堂、翰墨軒、藝術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舞蹈排練室、民樂排練室、藝體活動室、綜合排練室等16個功能部室,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城市文化館
  • 地理位置:鄒城市太平東路2669號孟子大劇院西區 
  • 占地面積:7000 m
  • 投用時間:1951年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機構設定,展出內容,文化活動,作用價值,非遺保護,所獲榮譽,參觀信息,開放時間,入館須知,機構位置,

歷史沿革

鄒城市文化館始建於1951年,2011年從三級館升級為國家一級館。

建築布局

館內建立了快線視窗、圖書閱覽室、綜合活動室、非遺展室、多功能廳、美術練習室、藝體活動室、音樂練習室、綜合排練廳、培訓室、美術展覽室等免費公共文化服務室,開設了多項免費文化服務項目。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陣地,文化館主要職責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廣泛開展民眾文化活動;培育藝術人才;舉辦文化惠民演出;挖掘、傳承、保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機構設定

文化館作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和民眾文化工作的龍頭單位,現有業務人員45人,設有辦公室、調研策劃部、公共文化服務部、文藝活動部、美術書法攝影部、培訓輔導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數字資源部、事業發展部和民眾文化培訓中心、“幸福文化快線”等服務視窗,館內多功能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美術展廳、舞蹈排練室、器樂練習室、多媒體室、群文培訓室、圖書閱覽室、專家研討室、體育活動室等12個功能部室長年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文化陣地管理、群文活動策劃、非遺挖掘保護、民間藝術交流、美術書法創作、音樂舞蹈培訓等15個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長年向社會提供免費服務,努力滿足民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出內容

鄒魯民俗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 鄒城文化記憶展區 藝術圖書閱覽室 館史陳列室

文化活動

文化專題片《孟子》項目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專題片《孟子》在孟府開拍。該專題片是以鄒城市文化館為主體,於2019年底申報的2020年度中央補助地方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建設和山東省地方特色數字資源重點建設項目,2020年初通過省文化和旅遊廳評審和立項,共需拍攝製作完成5集內容,每集成片30分鐘、素材150分鐘,製作標準為高清,2020年底前完成項目製作。這是繼2016年度《鄒魯禮樂》之後我市第二個納入國家數字資源建設的項目,對於宣傳推介孟子思想、鄒魯文化,擴大鄒城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用價值

創新打造“幸福文化快線”服務品牌,通過在文化館設定服務視窗,建立網路平台和服務熱線,整合農村文化大院、社區文化中心、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化人才、志願者、愛好者隊伍等公共文化資源,建立起溝通城鄉、服務基層、惠及民眾、迅捷便利的公共文化綜合服務平台,為公眾提供高效快捷一站式文化服務,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鄒城市文化館
幸福文化快線

非遺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鄒城市文化館獲得孟母教子傳說、嗩吶藝術(鄒城平派鼓吹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陰陽板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2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國家一級文化館。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每日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每周二閉館一天)

入館須知

1、實行預約進館:實行電話預約方式,進館民眾需提前一天進行實名制預約,每天100人名額,上午50人,下午50人,暫不接受團隊預約。
2、入館流程:來館民眾從一樓正門測量體溫、掃描山東電子健康通行證(碼)→體溫合格人員持居民身份證登記→到達三樓文化館,在疫情檢測點幸福文化快線視窗(303室)查驗身份證和測量體溫→有序排隊進入場館,人員間隔1.5米距離。
3、入館人員限制:體溫超過37.3度的民眾禁止入館,當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我館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措施,敬請諒解。

機構位置

鄒城市太平東路2669號孟子大劇院西側
鄒城市文化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