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寧靜的小山村,憨厚老實的船夫余木生靠著撐船擺渡為生計度日,善良的他為著鄉親們的方便而經常自己吃苦受罪。妻子陶春美麗賢惠而吃苦耐勞,在家忙裡忙外洗衣餵豬做飯,一家人過著節儉但還算充裕的生活。
鄰居小姑娘杏枝邀請陶春一塊去趕集到鎮外看火車——當時火車還是一個山里人聞所未聞的新事物,他們對於看這新鮮玩意當做神聖的儀式化的東西來看待,打扮好了,專程去看。對於山里人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看山外世界的機會。
丈夫余木生對陶春說:“等大橋修好了再去看吧,莊稼人也沒那功夫去看。”
陶春說:“我隨你。”
余木生說“咱們把家裡的蛋雞賣了,以後專門餵菜雞吧”
陶春說:“我隨你。”
陶春對於木生,總是說著“我隨你”。
家裡賣了一頭豬,一百五十八塊錢,木生給陶春八塊錢讓她買東西,她給孩子賣了玩具槍、原子筆、給丈夫買了兩盒好煙大前門,本想給自己添一件新衣服,但丈夫不怎么同意,她什麼也沒有買。
陶春幫鄰居姑娘杏枝說媒,走了十幾里山路,說好了一門倒插門的親事,卻落得丈夫的埋怨。她經常肚子疼,丈夫不關心她只是讓她吃幾包人丹緩解病症,終於在一次犯病時,陶春被檢查出了肝癌,因為平時沒有及時的檢查,已經到了晚期。得知訊息的余木生悔恨萬分,後悔自己沒有在以前的日子裡多關心妻子,感覺自己對不起妻子,而孩子們也因為媽媽住院而想念媽媽。
陶春終於出院回家了,已經知道妻子所剩日子不多的余木生盡最大可能去愛妻子,疼她,洗臉讓她先洗,家務事自己也儘量多做,讓陶春給孩子的作業寫家長簽字,並且還千方百計地去找妻子上次想買的她心儀的衣服,甚至破例買了豬肚改善生活,給她應該有的平等的夫妻的權利和機會,給她一個女人應該有的幸福權利,木生開始一次次地看著妻子和孩子流淚,想著幸福的日子可能就不多了。十幾年來一直是陶春“我隨你”,他也想以後能隨隨自己的妻子。
木生整夜整夜的偷偷哭泣,後悔著,去彌補欠妻子的情和愛。他們之間的稱呼也由“哎,餵”變成了“春妹子,木生哥”,一家人都小心翼翼地珍惜著所剩不多的時光。
“在家時青枝綠葉,出家後面黃肌瘦,一回回打下水底,提起來淚水汪汪”。
這是撐船用的那根撐桿,也是任勞任怨善良美麗的陶春。
木生問妻子有什麼心愿,她說她想去看看火車,照張相。
木生終於推著獨輪車讓妻子做上面去看火車了,兩個人穿戴一新有說有笑地走在山路上,綿延的群山,隆隆的火車聲從遠處傳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陶春 | 張偉欣 | ---- |
余木生 | 劉延 | ---- |
杏枝 | 趙越 | ---- |
明漢 | 陳銳 | ---- |
爺爺 | 位北原 | ---- |
龍妹 | 葛愚諾 | ---- |
虎崽 | 肖鋼 | ---- |
師傅 | 春歌 | ----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84年 | 文化部1983年優秀故事片獎 | 二等獎 | 《鄉音》 | 獲獎 |
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最佳故事片 | 《鄉音》 | 獲獎 |
最佳導演獎 | 胡炳榴 | 提名 |
最佳男配角 | | 提名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編劇王一民出身於農村,曾長期在地區一級的基層單位工作,而且“文革”期間又被下放到農村,當了四年農民,對農村和農民比較了解。他注意到農村婦女在出嫁前就承擔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出嫁後更是忙於生產、家務、撫養孩子,往往才三十多歲就未老先衰。他深深地同情這些農村女性。到了1982年,王一民的妻子疑似患乳腺癌,他非常難過,回首往事,感到對不起風風雨雨中一直陪伴著自己的妻子。後來,雖然妻子患病之事證明是一場虛驚,但是,王一民心靈上的震動並未消失,想根據自己的人生體驗寫點東西。然而,當時已經有許多關於知識分子在十年浩劫中坎坷人生的作品。某天,他看到袁枚的詩《馬嵬》,其中“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里多”,讓他聯想到了妻子以及那些飽嘗艱辛的農村婦女,決定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轉嫁到農民身上。他先試著用象徵手法編了一個農村中的故事講給周圍人聽,反應不錯,於是,他開始創作《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