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堂寺石窟

鄉堂寺石窟

鄉堂寺石窟位於河北邯鄲市新市區,分南北兩窟。南鄉堂在鼓山南麓西紙坊村北;北鄉堂在鼓山之腰和村東,兩面三刀地相距15公里。窟內石雕精美,聞名遐邇。南、北石窟均建於北齊(550-557年)。當時北齊王朝有兩個政治中心,一是鄴都(今臨漳縣),一是晉陽(今太原市)。鄉堂地處兩都來往必經之地,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北齊文宣帝高洋於此營造宮苑,遂鑿窟建寺。後隋、唐、宋、元、明歷代均有增築和修葺。南北鄉堂寺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4300尊。石洞幽深,構思巧妙,窟內石雕造型優美,飛禽走獸,栩栩如生。石窟的附屬建築規模宏大,殿閣亭樓依山而築,層層疊疊,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是我國古代建築、雕刻、書法、繪畫藝術的珍貴遺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鄉堂寺石窟
  • 地理位置:河北邯鄲市
  • 包含:南北兩窟
  • 地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鄉堂寺石窟,北鄉堂寺石窟,地圖信息,

南鄉堂寺石窟

南鄉堂寺石窟在鼓山南麓,滏陽河北岸,有石窟七座,依山而建,分為上下兩層,分別稱華岩洞、般若洞。上層有空洞、阿彌陀洞、釋迦洞、力士洞及千佛洞。華岩洞最大,高4.9米,寬深均6.3米,因洞內刻有《大方廣佛華岩經》而得名。佛像千姿百態,造型壯嚴,共1228尊。千佛洞保存最為完好,洞壁佛像鱗次櫛比,共有大小佛像1028尊,窟頂滿布形態生動的飛天浮雕、伎樂天或手彈箜篌,或吹奏笙管,飄帶搖曳,精緻典雅。窟區前是清朝修建的正殿、配殿和樓閣等建築群,窟區西南還有宋塔一座,磚結構,平面八角形,高七層,樓閣式,每層檐口略有上翹,高聳挺拔。殿宇寶塔與石窟相映,聳立於青山之中,十分壯觀。

北鄉堂寺石窟

北鄉堂寺石窟在新市鼓山之腰和村東,其地山勢高峻,多峭壁懸崖。石窟築於山壁,分南、北、中三組,共有九洞,名大業洞、刻經洞、二佛洞、釋迦洞、嘉靖洞、無名洞、大佛洞等。中組釋迦洞前有拜殿檐閣,外觀頗似樓閣,窟外兩側各雕一高大天王。大佛洞高11.3米,寬13.3米,深12.5米,洞內共有佛像151尊。大佛洞雄偉軒昂,迥廊寬闊幽深,使人有置身於仙境之感。壇上坐佛高近四米,肌肉豐滿,線條柔和,壯重敦厚,面部雖經千年風日侵蝕,仍圓潤光潔。刻經洞因內外壁上滿刻經文而得名,是研究書法和佛教歷史的天然寶庫,旁有石碑,記載北齊天統四年至武平三年(568-572年)唐邕寫《維摩詰經》等四部經書的經過。筆鋒犀利,遒勁挺拔。山上有天宮,山下有常樂寺廢址,遺存宋朝石經幢二座。前有古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層。但在每兩層之間各加砌仰蓮平座,故外形似九層,第五層塔內嵌有石碑一通,刻有“皇祐六年重修”字樣。此塔高聳,成為石窟的醒目標誌。
鄉堂寺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發展史上,有其獨特的位置。其前期是北魏造窟高峰;後期是隋唐造窟高峰。鄉堂山石窟上承雲岡北魏時期中心塔柱式石窟的風格,又開隋唐三壁三龕式石窟的先河。石窟造像形象漸改北魏晚期清瘦俊秀、威嚴壯重特點,而變為豐圓飽滿,神情溫和,線條簡潔流暢,舒展自然,開盛唐造像形象豐碩之先范。可以說,鄉堂山石窟是兩種藝術風格連結點。

地圖信息

地址:邯鄲市峰峰礦區西南鼓山上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