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第十二中學是世紀之交升起於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教育明珠。十二中學的前身是縣職工中專,1995年秋經縣政府批准改為普通中學,96年3月正式命名為鄄城縣第十二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鄄城第十二中學
- 創辦時間:1996年
- 所屬地區:菏澤市
- 屬性:中學
學校簡介,學校設施,學校歷程,勇立潮頭,
學校簡介
創建於1996年的鄄城縣第十二中學是市級規範化學校、菏澤市綠色學校、菏澤市教學示範學校、菏澤市素質教育十佳國中、菏澤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菏澤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菏澤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英語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山東省心理教育實驗與研究基地、山東省書法教育基地。
學校設施
學校現占地77畝,擁有教學樓,綜合樓各一座;2008年7月,投資102萬元新建了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2008年10月,投資65萬元,新建了面積為860平方米的學生餐廳;2008年底,投資20多萬元,更換了教室的門窗,安裝了監控系統,新整修了操場,綠化美化了校園。
學校現有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000人,教職工210人,其中高級教師37人,中級教師78人,課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學校教學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擁有電視台、多媒體閉路雙向控制教學系統、衛星地面接受系統、電子備課中心、校園網、網際網路,每個教室都配有29寸彩電和職能終端系統,有3座學生用機的微機室,6座理化生實驗室,5座配有現代化電教設備的多媒體教室及語音室。
學校歷程
1995年剛建校時,只有8.35畝校園,16間校舍,13位教師,4個教學班,兩個年級200名學生,建校始第一批擴招的4個班只好在聾啞學校和趙莊國小租房上課。
1996年學校占地面積8.35畝,校舍16間,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9人,教職工43人。投資110萬元征地37畝,建設大門和門前橋。部分教學班級租房上課。
1997年興建教學樓,建平房68間,招生8個教學班;同年推行以“領導體制,管理體制,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為主要內容的四制改革。
1998年投資250萬能容納30個教學班的教學樓竣工,集實驗、教學、辦公、電教為一體的綜合樓設計動工實驗樓,招生18個教學班。深化並完善“四制”改革。
1999年實驗樓竣工,建教職工宿舍樓。
2000年開始實施“學區管理”制度;職工宿舍樓投入使用。同年被市教委評為“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衛生工作先進單位”,被縣委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中考升學率89%。
2001年教職工增至186人,在校學生2786名,34個教學班。實施“全員班主任”制度;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教育教學進步獎”、“教學質量先進單位”,被國家基礎教育中心列為“英語教育試驗基地”,被市委評為“衛生工作先進集體”,被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市人事局評為“愛國衛生工作先進集體”,被縣教委評為“全縣學校管理先進單位”;
我市首家“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示範學校”在我校正式掛牌成立;開辦了分校“信城中學”。
2002年學校占地面積68畝,建築面積1.14萬平方米,教職工200餘人,4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餘人;同年開始實施“校務值日”制度;
被省教研室確定為“張思中外語教學試驗基地”、“心理教育試驗與研究基地”、“素質教育試驗基地”、“鄄城縣國中教育教學科研基地”,被縣教育局授予“全縣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升入縣重點高級中學356人,實現連續3年升學率、高分率全縣第一;順利通過了市級規範化學校,市級電化教學示範校的驗收,年底被市教育局確定為“市級規範化學校”,“市級電化教學示範校”,被環保局評為“綠色學校”。
2003年學校占地面積78畝,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00餘人。被市委評為“全市讀書教育活動先進集體”;被市教育局評為第五批“市級規範化學校”。實施分校制管理。
2004年學校占地面積4.57萬平方米,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300人,教職工236人;成立高中部。被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命名為菏澤市科普示範學校,菏澤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學校占地面積5.2萬平方米,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468人,教職工251人;西校區投入使用。籌建學生餐廳及學生公寓。
勇立潮頭
1996年建校,學校總占地面積68畝,建築面積1.14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228人,高級教師28人、中級教師72人,學校有4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00餘人。
建校以來,先後被菏澤市委、市政府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衛生工作先進單位”“電化教學示範學校”、“綠色學校”、“優秀五四團委”等榮譽稱號,連續六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中考成績已連續四年升學率、高分人數全縣第一。2002年順利通過了“市規範化學校”的驗收。鄄城十二中先進的辦學理念、高尚的育人風格。
勇於創新、嚴謹務實是十二中的特色,自建校來,十二中人在校長李貫憲的帶領下,努力探索素質教育改革,始終本著“以改革求發展、向質量要效益”的原則,實行了分校制管理模式,十二中分為兩個分校,統一領導、整體部署、分開管理,分校內增設學生科和教務科,以塊為主進行管理,各校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學校,具有相對完整的與學校的管理總部相配套的管理機構,並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總校通過政策和制度進行巨觀管理,由分校實施具體管理。分校制管理與四制改革、校務值日制、校務公開制等制度相結合,形成了良好的競爭機制,為學校的快速而持續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對學生的管理充分提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自立意識,實行學生自治制度,成立了學生自治會,建立“齊抓共管”的德育新格局,逐步完善相應的評估、獎懲機制,啟動“班級無差生”工程,努力培養合格+特長人才,徹底消除差生觀念。學校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有“心理諮詢辦公室”、“心橋信箱”及時解決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用豐富多彩的形式最佳化育人環境,創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建有“文化長廊”,開闢了“益智廣場”、“文化路”,創辦了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台,發行“校園月報”、“管理周報”、“花蕾”、“小荷”等校刊,定時舉行科技、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文藝活動,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
建校以來,學校積極投身於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堅持教科領先,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進行了課題研究,著力推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增強了全員參與科研的意識,營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圍。學校成立了各科教研室,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引導老師進行教育教學探索和研究,學校承擔了省級科研課題語文“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英語“張思中外語教學法”實踐課題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立了“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教師發表論文已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教學科研有效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和教育教學水平,現有縣級以上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68人。
學校隨著教育現代化工程的推進,辦學條件得到迅速改善,校舍和教學設施均達我市一流學校的標準。學校已具備實施現代化教學的基本設施,擁有標準的語言室,微機室,勞技室,音體美教室,舞蹈室、圖書閱覽室,理化生實驗室,電腦260台,圖書3萬餘冊。電化教育設施齊備,建有多媒體教室7座,安裝了校園網、建有校園電視台、閉路雙向控制系統、主控室,接通了寬頻,建有十二中網站,並與北大附中遠程教育中心合作,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拓寬了我校師生視野。
我們堅信,在21世紀的教育大潮中,鄄城十二中學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挑戰、積極創新、與時俱進,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