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奇爾旺寶

鄂奇爾旺寶

鄂奇爾旺寶(1909一1969),蒙古族,漢名烏濟湘,喀左縣南公營子鎮東村人,喀喇沁左翼旗最後一任王爺、喀左旗第一任旗長,文革期間受不白之冤,1969年11月含冤去世,1982年被平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奇爾旺寶
  • 別名:烏濟湘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09
  • 逝世日期:1969
  • 職業:蒙古族王爺、旗長
  • 畢業院校:蒙藏學院
  • 信仰:藏傳喇嘛教
  • 主要成就:喀左旗第一任旗長
鄂奇爾旺寶又名烏濟相,喀左縣南公營子鎮東村人。1909年出生於蒙古王公貴族家庭,幼年在北京王府讀書,後入蒙藏學院學習,精通蒙文,熟讀漢文。
1918年其父去世,鄂奇爾旺寶襲郡王(為駐京的當頭王)。民國年間,軍伐混戰,斷奉無依,被迫將北京王府賣掉,回原籍東村。
1936年,去偽滿新京(長春)找其表侄溥儀皇帝,在蒙政部任署官。1940年,由於日本人監視嚴禁,鄂奇爾旺寶無奈又回原籍。
1945年“八一五”祖國光復後,一些偽官吏組成維持會,鄂奇爾旺寶又被推舉為會長。9月初,內蒙進步青年掀起民族自治的熱潮,並派曹戰奎(阿其爾)、王瑞等人到喀左縣境內在蒙族青年中做宣傳工作,經烏化彬介紹,認識了鄂奇爾旺寶。9月中旬,陳剛,王瑞、曹占奎等人經建昌縣政府領導同意後,再次會見鄂奇爾旺寶。在向他介紹了內蒙民族自治運動情況的同時,邀請他參加熱河省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鄂奇爾旺寶被選為熱河省政府委員。10月下旬,為貫徹省人民代表會議精神和擬選喀左旗旗長,按預定計畫在東倉學校召開了83人參加的代表會,會期3天。會議一開始由鄂奇爾旺寶傳達熱河省《施政綱領》,會中突然槍聲大作,會議被偽旗長默爾庚額操縱的一夥壞人把持,以武力強制竊取了旗長的職務,使進步青年掀起的民族自治運動受挫。
1946年初,隨著內蒙民族自治運動的發展,金明、蘇和等進步青年又陸續被派回喀左旗。同年5月3日,旗政府內部矛盾激化,一派以金明、蘇和為首的進步青年投向共產黨,另一派以默爾庚額、烏力古倉為首投靠國民黨。在這大敵當前的關鍵時刻,鄂奇爾旺寶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與金明、蘇和站在一起。當金明、蘇和走出旗政府時,鄂奇爾旺寶又贈送自己心愛的紅馬,表達了他對進步青年的真摯感情。
隨著革命形勢的好轉,民族自治運動的領導人莫德、陳剛等又陸續被派回,使喀左民族自治運動再次出現高潮。不久,喀左旗支會、旗支隊相繼建立,為喀左旗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7月末,金明、蘇和、陳剛等領導的旗支隊,在熱東獨立團的配合下,攻克了南公營子,趕跑了國民黨的旗長默爾庚額,抓走了13名地主豪紳,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同時將鄂奇爾旺寶由家接到鹹場。這時搞民族自治的隊伍已達百餘人,並有大小槍枝50多支,成立自治政府的條件已成熟,經中共熱東地委批准,8月在馬營子成立喀左旗政府,並推薦鄂奇爾旺寶為旗長。
喀左旗政府建立以後,根據當時的形勢和任務,迅速鞏固和壯大了解放區,加強了區、村政權建設,開闢了新區。並從旗支會、旗支隊、旗政府抽出主要人員,分3片(東片老爺廟,西片奈井營子,北片大城子)開展減租減息、除奸反霸、宣傳貫徹黨對少數民族政策、動員青年參軍參戰、收繳槍枝、壯大隊伍等工作,使形勢很快好轉。
1946年,熱東軍分區為了加強對旗支隊的領導,先後派呂惠東任旗支隊副政委,戴占奎為旗支隊副隊長,在支隊建黨,成立黨支部,提高了戰鬥力。
1946年12月,為了加強旗政府的工作,補選陳剛為副旗長,並主持旗政府的工作,增補司欽為秘書,棋琴為政府副科長,這時旗支隊已發展到兩個連,隊員200多人,大小槍枝近百餘支。
1946年冬至1947年,因游擊戰爭環境惡劣,鄂奇爾旺寶體弱多病,經旗支會研究,鄂暫住湯神廟安全地帶。但鄂奇爾旺寶還念念不忘為家鄉建設盡力。減租減息時,鄂奇爾旺寶申明大義,自願獻出內倉地3萬畝,先後減租谷1500石。
建國後,鄂奇爾旺寶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並於1956年10月被選為喀左旗政府委員。1959年9月參加了遼寧省國慶10周年觀禮團赴京觀禮。1964年8月,又被選為政協喀左縣第一屆委員會常委,並擔任朝陽市政協委員。“文革”期間,鄂奇爾旺寶蒙受不白之冤,於1969年11月含冤去世。
1982年.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予以平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