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藍莓(Blueberry),俗稱篤斯、都柿,又名越桔。藍莓的名稱來源於英文blueberry,意為藍色的漿果。屬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桔亞科(Vaccinioideae)越桔屬(Vacciniodeae)植物,為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或小灌木樹種。鄂倫春藍莓,風味獨特,甜酸適口,香爽宜人,口感好,品質高。藍莓果實呈藍色及亮藍色,藍莓種子極小入口幾乎沒有感覺,可食率為100%,食用方便。
營養價值
鄂倫春藍莓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藍莓果實中除了常規的糖、酸和
維生素C外,還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熊果苷、蛋白質、花青苷、食用纖維以及豐富的鉀、鐵、鋅、鈣等礦物質元素。據測定,每百克藍莓鮮果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達163毫克,蛋白質400-700毫克、脂肪500-600毫克、碳水化合物12.3-15.3毫克,維生素A高達81-100國際單位、維生素E2.7-9.5微克、SOD5.39國際單位,維生素均高於其他水果。微量元素也很高,每克鮮果中鈣220-920微克,磷98-274微克,鎂114-249微克,鋅2.1-4.3微克,鐵7.6-30.0微克,鍺0.8-1.2微克,銅2.0-3.2微克。
產地環境
地理位置
鄂倫春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東北部,大興安嶺東南麓,嫩江西岸,東經121°55′-126°10′,北緯48°50′-51°25′之間。北與黑龍江省呼瑪縣以伊勒呼里山為界,東與黑龍江省嫩江縣隔江相望,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阿榮旗接攘,西與根河市、牙克石市為鄰。全旗總面積59880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鄂倫春自治旗屬寒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明顯,春季光照充足;夏季雨熱同期;冬季寒冷漫長。年平均無霜期95天,年平均降水量611毫米,年有效積溫2200℃,適宜藍莓等低溫植物生長。
地貌土壤
鄂倫春自治旗地形為北部林地向山地和丘陵過度地帶,土壤為暗棕壤和黑色草甸土,土質肥沃,偏酸性,pH值為5.5-6.4,生產的藍莓口感好、產量高、質量好。
歷史淵源
藍莓白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栽培馴化。生產性栽培的藍莓有三大類群,分別是原產北美東北部的北方高叢藍莓、原產美國東南部的免眼藍莓和雜交種南方高叢藍莓。野生或半野生狀況的藍莓還有主產美國和加拿大的矮叢藍莓、主產北歐的歐洲越桔以及主要分布於歐洲和中國東北地區的篤斯越桔和紅豆越桔等。
歐洲等國引種栽培時間較晚,如:波蘭、荷蘭都是在20世紀末開始引種進行栽培。
1983年,吉林農業大學開始進行適宜北方栽培的藍莓品種的引種試驗,分別從北美和波蘭等國引入了5個栽培類群約70個品種。
1987年,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開始開展適宜於在南方發展的藍莓品種的引種試驗,分別由北美引入2個栽培類群30餘個品種。
20世紀90年代初期,遼寧省農科院從英國引進部分北方高叢藍莓品種進行溫室栽培試驗。
2009年,鄂倫春旗開始試種藍莓。
2010年10月,在呼倫貝爾市成立內蒙古藍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林業局種植藍莓1275畝,阿里河鎮種植藍莓430畝。其他鄉鎮藍莓種植面積相對較少,全年藍莓產量1150噸。
產品榮譽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鄂倫春藍莓”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質量技術要求
藍莓育苗技術可採用根櫱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和組織培養繁殖。藍莓需要儲冷量,要達到開花結果大約需要800-1060小時<7.2℃的低溫。
藍莓果實為漿果型,耐貯性較強,在室內18-26℃常溫條件下,採用小包裝(小食品盒)鮮果可保存2周不改變原來風味,如低溫保存其保鮮期會更長,氣調儲藏可達3個月左右。
符合國家標準GB/T27658-2011規定的鮮食藍莓的質量要求、質量容許度要求、安全指標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識規定、運輸和貯存等內容。施肥按照NY/T496執行,病蟲害防治採用物理防治方法,採用頻振式殺蟲燈,粘蟲板等,化學防治按照GB4285和GB8231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