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58年7月15日吉文林業局成立。
1959年8月1日建鎮。
1972年1月7日劃歸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1979年7月1日劃回。
2006年撤鄉並鎮中,吉文鎮與原托扎敏鄉合併而成托扎敏鎮,政府所在地設在原吉文鎮,原托扎敏鄉改為托河辦事處。
2008年,托河辦事處從托扎敏鎮剝離。
2011年,托扎敏鄉恢復鄉建制,重新劃出,托扎敏鎮恢復吉文建制鎮稱謂。
行政區劃
吉文鎮下轄3個社區。
駐在單位:吉文林業局。
地理環境
吉文鎮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管轄,位於鄂倫春自治旗西北部,大興安嶺北段東坡。東臨阿里河鎮、烏魯布鐵鎮,南連托扎敏鄉,西靠克一河鎮,北接甘河鎮,全鎮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鎮區面積10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吉文鎮屬大興安嶺寒溫帶濕潤性氣候,生長著茂密的落葉松、白樺等樹木,林間隙地中生長著黃芪、貝母、桔梗、金蓮花、五味子等數十種中草藥材,在灌木叢中有榛子、紅豆、山葡萄、都柿等多種野果,還有猴頭、木耳、蘑菇等食用菌類。
動物資源
在山巒逶迤的森林裡,棲息著種類繁多的珍禽異獸,有野豬、狍子、熊、灰鼠、榛雞、沙雞、野雉等,
礦藏資源
吉文鎮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現已探明有鐵、石螢石、鉛鋅礦、石墨、大理石等。鐵礦石品位高,淨鐵含量達68%,儲量為3.4萬噸;石螢石礦品位60-70%,儲量為8.9萬噸。
吉文鎮現有耕地面積1.1萬畝,主要農作物為土豆。現有鹿養殖基地1個,育肥牛、蛋雞養殖基地各兩2個。全鎮轄育英、光明2個社區,居住著漢、鄂倫春、蒙、滿、回、苗、錫伯、朝鮮、鄂溫克、達斡爾等10個民族,13467人,由地方、林業、供電、鐵路四大系統組成。鎮內駐在企業有縣團級建制的吉文林業局,
人口民族
吉文鎮居住居住著漢、蒙、滿、回、苗、錫伯、朝鮮、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10個民族,總人口13560人(2017)。
經濟
吉文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加強小城鎮建設,把小城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通過小城鎮建設,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2000年日本株式會社到吉文鎮投資300萬元,建立了吉發木業有限公司,解決了300多名下崗 職工 和待業青年就業問題。2001年山東陵縣開發商投資120萬元建商品綜合樓一座,即美化了鎮容,又促進了個體經濟的發展。2002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煤礦在吉文鎮布蘇里部隊 遺址 投資500餘萬元興建旅遊景點布蘇里山莊,融軍事旅遊和民俗風情旅遊為一體,如今已初步形成吃、住、行、購、娛、樂統一協調的發展 局面 。2004年配合天保工程的實施,鎮政府協調林業局投入資金400萬元,改建了200頭規模的奶牛小區;投入資金不足70萬元改建了日處理鮮奶25噸的乳品廠,光明乳業集團派專人負責技術指導,產品由光明乳業全部收購,市場前景廣闊。奶源基地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肉源基地的建設,吉文鎮以實施 “ 乳肉草 ” 戰略和林業發展奶牛業為契機,積極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為肉源基地的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肉源基地的發展有極大的潛力和優勢。
吉文鎮結合地區實際,發揮資源優勢,不斷加大中草藥基地建設力度。中草藥基地建設是吉文鎮特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列入國家星火計畫項目,並批覆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和國家產品註冊商標。2003年,將中草藥基地定位於種苗和科研基地,種苗基地面積為50畝,種植中草藥241餘種,著在研究開發中草藥系列產品,重點是酒類、茶類及調料,其中酒類商標已註冊,正在進行小規模生產。
吉文鎮堅持自治旗“ 農林為主,基礎先行,特色興旗,跨越發展 ” 的生產建設方針,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立足資源優勢,大力培養畜牧養殖業,拓寬中草藥基地項目,加大礦產資源和旅遊業的開發,實現區域經濟、民營企業的新突破,由過去以林業經濟為主的經濟格局,轉變為畜牧養殖業,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新格局。在堅持貫徹實施天保工程的前提下,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客商在吉文鎮投資發展經濟;2、大力開發旅遊業,形成旅遊、服務、餐飲、娛樂等強勢產業鏈;3、加大畜牧養殖業開發力度,農牧業產業化要上新水平。
社會事業
由地方、林業、供電、車站四大系統組成,鎮內單位有衛生院、鎮國小、國稅所、地稅分局、工商所、法庭、派出所、交警分隊、工商銀行、信用社、菸草公司經營部、郵政、電信、移動門市、聯通門市、鐵通門市、人險分公司、財險分公司、加油站等。鎮內基礎設施完善,達到了 “ 二星級 ” 文明衛生城鎮的標準,鎮內形成了三橫六縱公路網路,S301國道貫穿鎮區東西。鎮內擁有主變容量為3150KVA的變電站一座,可提供充足的電力。鄉鎮企業不斷發展,吉源鐵礦蘊藏量 74萬噸,經國家有關部門鑑定含鐵量68.67%,是品位極高的礦產資源,已銷往黑龍江省海林等地。水泥廠是內蒙古
大興安嶺林區唯一的一家水泥建材企業,吉文鎮也因此被譽為“水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