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都督諸路軍馬
都督諸路軍馬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官名。南宋初年,不常置,常以宰相、樞密使、執政或...
- 軍馬(原指在軍隊中服役的馬和騾的統稱)
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此處的軍馬指部隊,而非名詞本義的軍馬。...
- 都督軍事
南宋時總統前線或戰區軍事的督兵大臣。通常由宰相兼任的稱都督軍事或都督軍馬,簡稱都督﹐由執政兼任的稱督視軍馬﹐簡稱督視﹐統率前線或戰區內的諸路軍馬﹐並有...
- 都督行府
南宋官署名。紹興五年(1135年),以宰相張浚為都督諸路軍馬,籌劃沿江防務,設立統帥部稱都督行府。紹興七年(1137年)廢。 都督行府又簡稱行府,都督府、都督行府...
- 趙㬎(南宋皇帝)
命王?龠、陳宜中並都督諸路軍馬。加呂文福福州觀察使。庚申,贈唐震華文閣待制。削萬道同三官,罷之。壬午,復吳潛、向士璧官。知常州趙與鑒聞兵至遁,常民錢...
- 官吏(古代官員)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 恭帝
幕僚張山翁不屈,諸將欲殺之,丞相伯顏曰:「義士也,釋之。」詔錢塘、仁和兩縣民年七十至九十已上者,賜帛及酒米。癸亥,詔似道都督諸路軍馬,以步軍指揮使...
- 職官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 古代官級制度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古代官級制度太師 編輯 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
- 職官系統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
- 丞相(官職稱謂)
《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丞相起源 西漢初,相國及其副手丞相多為開國功臣,位尊...
- 指南錄後序
先交代自己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論身份,非己不可;百官既無膽且無識,要出使,非己莫屬;“眾謂予一行為可以...
- 古代軍銜
"《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
- 官職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 張浚(南宋名臣、學者)
紹興五年(1135年),出任右相,都督岳飛鎮壓楊麼起義。紹興六年(1136年),部署諸路軍馬北伐金朝扶植的劉豫政權﹐進取中原。九月﹐劉豫出兵反撲﹐高宗下令兩淮守軍南...
- 淮陽軍之戰
淮陽軍之戰,南宋軍隊攻偽齊重鎮淮陽軍的戰役。紹興六年(1136年)正月,宋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張浚赴江上視察駐軍, “命韓世忠據承(今江蘇高郵)、楚(今江蘇淮安)...
- 送紫岩張先生北伐
②北伐:指張浚以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事的身份,召集諸將至平江府,準備北伐事。詩人也是北伐將領之一。③風霆:疾風暴雷。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 古代官位等級
宋代全國分二十幾個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軍機章京 冏卿 監察機構 御史 校尉 刺史 地方官職 節度使 經略使 太守 都督 ...
- 古代官職等級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 文天祥從容就義
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
- 留夢炎
德佑元年(1275年),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兵馬,進左丞相,十一月,元軍逼近臨安(杭州),棄位遁去。隔年任湖南北安撫大使,不久降元。留夢炎曾對文天祥勸降,...
- 文天祥
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任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
- 1135年
戊子,詔都督府以諸路軍馬為名。己丑,帝躬率百官遙拜二聖。自帝出巡,此禮權廢,至是復行。奉安濮安懿王神主於紹興府光孝寺之法堂。...
- 朝奉大夫
《<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
- 除(漢字)
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又如:除授(授予[官職]);除召(為任官而被召);除官(授官,除去舊職以任新職) 清除,去掉 ...
- 中國古代地理稱謂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永遇樂·京口北...
- 1276年
以陳宜中為相,授文天祥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全太后、帝㬎至上都見元主。元封趙㬎為瀛國公。七月,宋文天祥軋府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號召四方起兵。...
- 魏國公
高宗建炎、紹興間,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知樞密院事,川陝宣撫處置使,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隆興元年(1163),封為魏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