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高塘澗記行

《都昌高塘澗記行》是明然所著的一篇散文作品,講述了一個深山澗里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昌高塘澗記行
  • 作者:明然
  • 類型:散文
  • 書籍簡介:這是深山澗里的故事
書籍簡介,作品內容,

書籍簡介

這是深山澗里的故事

作品內容

欣逢五一長假,假前恰好友馮相約我與其同去大港高塘深澗做一次生態游。初聞此信,頗不以為然,怕到那時自己脫不開身,便含糊地應諾同往。其實,早在他之前己有朋友邀約搓長城。至五一那天清早,我剛洗漱完畢,好友馮便驅車來到了我家門前接我,出於感情考慮,我不忍拂其一片美意,便欣然登車同行。上車後馮告訴我還有一友王某在前路等候,而大港那裡的幾位朋友曹某和石某凌晨便打來電話說,他們齊在盼望我們到達,好與他們一起共進早餐,並己配備好了進山的食品。聽了這話,我的遊興一下子就被吊起來了,情緒有了很大的改變。一路上我們說笑著至蔡嶺,接友人王某上車後,便一路飛奔向大港鎮駛去,只見公路兩旁的樹上積了厚厚的塵土,車後揚起的漫天黃塵讓路人躲不及躲。近八點我們一行四人來到了大港鎮上,早己在飯店等候的大港的朋友曹和石迎了上來,簡短的寒暄過後便用早餐,餐畢我們把早己備好的食物裝上車便向高塘前進。車出鎮子向東行駛,一路見蒼山含翠,樹木蔥鬱、藍藍的天上盪著片片雲彩,白雲飄飄,好一份灑脫不羈的情懷,暖風陣陣清爽怡人,給人一種自由舒適清新灑脫的感覺。行約二十分鐘,車子便進入山道,一路盤山繞行而走,行程可是頗為艱難。一陣工夫過後繞過一道隘口眼前突然出現一道靚麗風景:只見一壩聳屹雄奇偉岸,壩頂外側一溜用城牆磚砌成的垛口給大壩平添了一份莊重幾分沉穩。這是一座人工水庫大壩,壩高近四十米,並配建有一座小型水電站保障整個庫區及大港鎮的電力供應。車子拐過一道山嘴緩坡而上便來到水庫壩上。但見,壩頂寬約十餘米,平坦如鏡。配套的,用大理石製作,休憩用的石椅、石桌、石凳沿壩頂兩側成兩條直線擺放齊整。供遊人們休息,歇腳。庫內碧水蕩漾,見水面寬約一千米左右沿狹長山谷形成一泱泱澤國,一眼望不到盡頭。兩岸青山聳立,松挺竹勁。水面上高腳的鷺鷥、白頭的海鷗飛翔,還有那機靈的野鴨時兒鑽入水底時兒竄出水面歡快嬉戲。高峽出平湖,給人一種別有一番風景的感受。大壩東頭便是我們去高塘深澗的輪渡碼頭。我們幾個略作瀏覽,見水上渡船靠岸便趕緊上車登船。只因是小渡輪,車子只能倒著上船,一船隻裝載一輛車子。渡船離庫岸,我們六人下車站在船上覽水上風光:庫水真清喔,清碧碧、文靜靜似處子嬌柔秀美,船尾翻開了潔白的浪花串串。水面上不時有各種我們叫不出名來的水草漂浮著過去,時兒見魚兒跳出水面,或許也想看一看這大好風光。岸邊、山林、水面上此起彼伏的聲音是鳥兒們在歡笑、歌唱,讚美這人間好一個自由快樂的天堂,一念至此我不由拿起DV把這秀麗的山水美景拍攝了下來帶回去給親人、朋友們欣賞。
渡船行了三十幾分鐘終於穿越庫區靠上了碼頭。車子下了船我們繼續驅車前行。這時起我們便真正地進到了深山裡面,一條窄窄的小溪蜿蜒蛇行,一直見不到頭。兩山夾裹著車子行進在簡易的山間公路上,時而淌過淺溪、時而翻過山嶺一路停停靠靠而去。十時三十分左右我們來到一陡峭、前突的岩壁前,岩壁上一棵虬松千結百折,軀幹彎曲蒼勁,直徑約三十公分、枝繁葉茂似一欲飛上天的蛟龍昂首挺胸氣勢如虹、凌空欲飛。岩下是深不可測的幽谷,谷內雲霧繚繞深不見底,但看谷中雲樹婆娑,雲煙裊裊似瑤台仙境。岩上立著一座簡易園柱形廟宇,與我們平時所見寺廟建築風格截然不同。來到廟前,見門前一聯:洞天福地神仙宅,善男信女拜佛堂。進得廟來一看,原來是座觀音廟,神龕上的觀世音菩薩慈眉善目、神態安祥。廟內香菸裊裊、氤氳四散,讓人有一種忘我的感覺。左右十八羅漢像各有各的神韻,只有那彌勒佛大肚菩薩笑態可掬,似在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出得廟來,行幾近三百米,便見前面不遠處山上一片竹海吐翠、竹隨風舞沙沙作響。而車子就停在了據傳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親手種的兩棵銀杏樹下,我們來在樹旁:見兩樹高約十五六米,十二米以上枝節交錯,兩樹己連成一體分不出誰是誰的枝桿。雌杏樹身粗大要兩人合抱才圍得住,雄杏稍瘦小些,但一人也抱不過來。地上落滿了杏花片片,亦見有山童拾撿,忙問撿來做啥,童子笑答道:“做菜吃呀。”看銀杏虬結我不由想起《孔雀東南飛》里的句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雌雄連體,這不是對人間真情的美好祝願么,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杏樹可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一代一代的村民只知是聽父親的父親說銀杏的故事。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兵敗,便一路遁跡到高塘躲過了追兵,見此處山青水秀,便親手栽下了這兩棵銀杏樹留作永念。我們一行欣然在樹下攝影留念。照相完畢,我放眼望去,見田間農人尚是用最古老傳統的耕作方式勞作,頭戴一頂自製草帽,牛前人後,翻耕農田,真一幅樸素的農牧水墨畫。車進村子,曹、石兩位朋友把帶來的食品送到早己聯繫好的農家準備午飯,便又一路領著我們來到了一腳踏三縣:都昌、湖口、彭澤的交匯點上。這裡是三縣結合部:往東去是彭澤,往西去是湖口。此時是我們已來到了高塘的最深處,隨處可見野生彌猴桃樹掛滿了果子,飄著清香。地頭、坎上、荊棘叢生,雜草及膝。這時我發現身下影子己在腳底,時間已是中午了。我們大家亦感到累了、餓了,便往回走。隨曹、石來到了他們聯繫的一戶曹姓農家。這是一幢明清結構的農屋,八樹三間的小屋,內有跑馬小樓,屋內板壁樑柱全用桐油刷過,紫亮紫亮的。屋頂蓋著灰瓦,典型的明清徽派建築模式。聽屋主人介紹說:他們家世居在這高塘深澗,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跟外面比起來的確有著很大的差別,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暢、信息閉塞。但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縮小與外面世界的差距,山里人看準了投資方向,致力教育。把孩子們都送到山外去讀書,在這個人口不足兩百的小山村里飛出了金鳳凰,他的小弟是中國法醫大學走出來的驕子,他的大兒子和鄰家的游姓孩子更是超過了叔叔,飛越太平洋,雙雙在美國留學讀博士,早己學成回國為祖國作貢獻了。如今在倆博士的倡導與贊助下,村里投工投勞,向西開出了一條出山的通道,不久的將來進山再也不用渡船了。聽著他的講述我不由翹起大拇指稱讚道:了不起、了不起。正說著、說著,廚房裡己端出了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菜餚擺滿了一大桌,我們大家入席就坐。席間我看只有酒類和魚類是從外面帶來的,其餘清一色是地道的農家菜、真正的綠色食品。蒸、煮、烹、炒的野豬肉、乾黃花燉土雞、清蒸的山裡石雞等萊餚味美醇香。女主人的手藝真是不錯,做出來的菜味道賽過了城裡廚師的烹調技術。素炒青辣椒,紅燒嫩絲瓜、山桔花等脆美甜嫩的綠色疏菜,清爽適口的葛根湯讓人食慾大動。好客的農家主人一杯接一杯地邀我們喝酒、吃菜。那熱情勁讓我們興奮、放鬆,便都主動地和他對飲起來。山里人真好酒量,他一杯杯喝下去全都沒事,但見他頭頂上蒸氣騰騰直冒,手心裡都全是汗水,我不由想,碰上了一個人們常說的,所謂的”酒漏”吧,太精彩了,我這輩子才第一次見到呢。
下午兩點過後我們一行動身回去,樸實憨厚而又好客的女主人拿出些自家採摘的野生彌猴桃一定要我們帶上,給家人嘗個新鮮。盛情難卻我們連連謝過。車子開動了,我伸出頭望著車後那純樸的夫婦還在連連揮手,我探出窗外大聲說:“再見了,謝謝你們。”直到樹木擋住了視線才回頭。快近四點我們穿過庫區下了船,在大壩頂上車子停了下來。回望出山來的一路,我不由詩興驟起信手拈來:高塘澗深水清幽,土睦源中土著久,由來出山一條路,齊天水庫飛輕舟。又道:農舍木屋亮紫堂,小小柴扉出鳳凰,重教啟智農人識,敢叫日月亮山莊。幾好友稱道妙趣,於是以此行作文以饗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