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斯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都斯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自治區都斯圖河自然保護區行政隸屬於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市的包樂浩曉鎮,也流經查布蘇木部分區域;其保護區四至界線為:北與本旗的阿爾巴斯蘇木、新召蘇木相連,東與本旗的察汗淖爾蘇木、烏蘭鎮蘇米圖蘇木、鄂爾和圖蘇木毗鄰,南與本市的鄂托克前旗接壤,西與烏海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陶樂縣隔河相望(黃河);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07°24′—107°58′,北緯38°46′—39°00′;保護區東西最長50公里,南北最寬23.5公里,總面積38004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都思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處於鄂爾多斯盆地的中西部
  • 氣候:中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 級別:省級
  • 類型:濕地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荒漠草原、河流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珍稀瀕危
  • 管理單位:內蒙古都斯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
  • 批准時間:2007年9月
  • 批准文號:38004
地理位置,地質構造,氣候類型,自然資源,植物資源,生物資源,土壤類型,保護對象,

地理位置

地質構造

鄂托克旗在地質構造體系上,處於鄂爾多斯盆地的中西部,是新華夏構造體系和祁(祁連山)呂(呂梁山)賀(賀蘭山)山字型構造體系中形跡相對微弱的地帶。除桌子山地區外,總體構造變動微弱,大部分地區的岩層褶皺、斷層、節理、劈理等地質構造現象很不發育。岩層近乎水平,地形切割不顯著,雖略向西傾,但平均傾角不足1度。從整體上看,保護區可見岩系,即中、新生界的紅色陸相碎屑岩系和下白堊系灰綠色碎屑岩系,第四紀鬆散堆積層。構成鄂爾多斯盆地和黃河地塹的一部分。

氣候類型

內蒙古自治區都斯圖河自然保護區屬中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據不完全統計共有維管束植物249種,分屬於52科157屬。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1種,分別占保護區野生植物的2%、0.6%、0.4%;裸子植物1科1屬2種,分別占保護區野生植物的2%、0.6%、0.8%;被子植物50科155屬246種,分別占保護區野生植物的96%、98.8%、98.8%。具有10種以上的大科有:菊科(44種)、禾本科(42種)、豆科(17種)、藜科(13種),以上4科共有植物116種,占保護區植物總數的46.6%,其它48科133種,占保護區植物總數的53%。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名錄,保護區共有重點保護植物5種,蒙古扁桃、甘草、沙木蓼、長葉紅砂、草麻黃。都斯圖河自然保護區共有5個植被類型,即灌叢和灌草叢、草原、荒漠、草甸、沼澤,其中包括8個植被亞型,13個群系組,16個群系。
都斯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生物資源

根據實地調查,保護區共有脊椎動物235種,分屬於24目58科133屬,占內蒙古脊椎動物種數(712種)的33%。其中兩棲類4種(1目2科2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1.7%;爬行類11種(1目4科5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4.7%;鳥類191種(17目42科105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81.3%;哺乳類29種(5目10科21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12.3%。保護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32種,占保護區陸生脊椎動物種數的13.6%;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4種(均為鳥類),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29種(哺乳類1種,鳥類31種)。
都斯圖河濕地自然保護區

土壤類型

保護區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西南部,大部分為緩慢起伏的波狀高原,其中部從東至西貫通一條都斯圖河流,河流兩側的窪地及沙地間有大小不一的湖泊和灘涂濕地。因此,保護區地貌主要由波狀高原、河谷、灘涂、窪地等沙地地形組成。其特點是:冬長夏短,春遲秋旱,氣溫年月較差大,寒暑變化劇烈,光照充足,積溫有效高,降水量少,蒸發量大,乾旱風多,災害性氣候多,素有“十年九旱”之稱。保護區土壤呈水平地帶性分布比較明顯,隨著地形的變化和生物氣候等因素的限制,保護區內地帶性土壤主要有棕鈣土,此外還有風沙土草甸土鹽土非地帶性土壤,構成保護區土壤的4大類型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1.保護荒漠草原河流濕地生態系統及該河流濕地周邊的水源地—沙地;2.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