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郭文科,1925年2月出生,江蘇省丹徒縣大港鎮人。10歲時母親去世,12歲到剃頭鋪學手藝,1939年11月由早兩年參加新四軍的父親帶進了部隊,同時帶去的還有他的堂哥和12歲的弟弟,後來父親、堂哥、弟弟均在抗擊日寇的作戰中犧牲,他也負過重傷倖存。1950年他被選入空軍,後來一直在山西臨汾
空軍第十二飛行學校服役。
抗日戰爭年代的故事
郭文科出生在如今的鎮江丹徒,自幼家中貧困,為了生活,14歲的時候決定入伍當兵。“當時村里各種勢力,一夥一夥的,只要手下有七八個人,手上有三四條槍,都自稱司令“
郭文科聽說:這些人大多數是從上海潰敗回來的國民黨軍隊的士兵或者是其他地方的逃兵,手裡有點槍、有點人就拉起一個隊伍來,這幫人欺負自己人有本事,日本軍隊一打過來,他們就逃的逃,降的降,不堪一擊。郭文科知道,當時真正在那邊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只有一支部隊,那就是共產黨領導的江北游擊隊,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支部隊,一同參軍的還有他的哥哥和弟弟。在他們之前,他父親已經加入了這支游擊隊。
通過關係向偽軍購買
當時這支游擊隊里一共有60多號人,手裡的槍也有不少,機關槍就有5挺,但是,他們用的槍大多是從淞滬戰役的逃兵或者潰敗下來的士兵手上搞來的,很多都是殘缺的,經常打著打著就出故障了。比如:步槍經常打個一兩槍就啞火了,或者機關槍失靈了。5挺機關槍中有3挺就沒辦法連發.....。
除了槍枝經常出故障,游擊隊還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彈藥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就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向據點裡的偽軍購買。比如:通過當地比較進步的商人,這些人一般平時都與據點裡的偽軍有生意往來,當時兵荒馬亂的,有點錢的商人都多少有點私人武裝,這些商人就以這個為藉口從偽軍那邊購買彈藥,偽軍為了掙錢就算起疑心一般都不會明說。還有就是很多據點裡的偽軍也是當地人,游擊隊的隊員里也有親戚是在偽軍里的,這時候給點好處,也能從偽軍那裡搞來一些彈藥。
穿越封鎖線去換鹽
一袋米換3袋鹽,還要被盤扣
當年在敵占區的生活還是非常艱苦的,那時候要不斷地面對日軍的掃蕩。如果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游擊隊正面是打不過日本軍隊的,所以他們只能以突襲和騷擾為主,日軍來掃蕩了他們就轉移,等日軍走了他們就在路上伏擊日本軍隊一下,打一會就跑,不作正面交鋒。最多的時候他們曾一天轉移過3個地方。但是因為需要不斷地轉移,所以游擊隊也沒有固定的居所,夏天就睡門板,冬天睡稻草,這樣布置起來方便。”與睡不好覺比起來,游擊隊遇到的最大的難題是沒有鹽。一個人如果長時間不吃鹽,那么做什麼都不會有力氣,日軍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對鹽的管控也比較嚴,根據地經常會遇到幾天吃不到鹽的情況。為了解決吃鹽難的問題,游擊隊員們時常需要繞開敵人封鎖區去海邊用米換鹽。郭文科就曾經去過,他們一共4個游擊隊員,為了繞開日軍和偽軍據點形成的封鎖線,繞了上百里的路去鹽城的海邊和當地人用米換鹽。當時兌換的比例基本上是一袋米換3袋鹽,然後沿途還有各種土匪什麼的,常常他們經過的時候也會被扣下一些鹽。當然,幸運的是這些土匪只是扣留一些鹽便放他們離開了。
父子兄弟都陣亡
郭文科兩次死裡逃生活了下來
在抗戰中有過兩次死裡逃生,一次是在射陽一帶,為了掩護大部隊轉移,郭文科所在的一個排被日軍和偽軍包圍了,敵人輪番向他們發動攻擊,他們整整守了3天,大部隊全部離開後排長下令突圍,最終到了集合地點的只剩下3名戰士,他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平日每天見面的戰友就這么犧牲了。
還有一次是在棗莊戰鬥中,當時日軍和偽軍有幾千人,敵人據點的碉堡很高,雖然他們包圍了敵軍,但是日偽軍出不來,他們也打不進去,在第一天的攻堅戰中郭文科被一顆流彈擊中了,休息了個把月,後來才知道如果子彈再偏一點可能他就沒命了。戰友們都說他命大。
與郭文科相比,他的父親和哥哥、弟弟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家一共4個男人,全都參加了游擊隊,戰爭結束後,除了郭文科,其他全部都犧牲了。那時,郭文科是隨著部隊往東邊打的,其他3個都是留在高郵、寶應那邊根據地的,他弟弟因為參軍的時候年紀很小,是個娃娃兵,所以當時
惠浴宇同志將他弟弟留作自己的警衛兵,在一次戰鬥中為了炸毀敵人的碉堡而犧牲的。至於他的父親和哥哥,他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犧牲的,只是知道他們都死於抵抗日軍掃蕩的戰鬥中。”
郭文科雖然不知道他父親和哥哥是在哪一場戰鬥中犧牲的,但是,他知道他父親、哥哥和弟弟他們都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要履歷
主要職歷: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
主要戰歷
郭村保衛戰、姜堰攻堅戰、黃橋決戰、
宿北戰役、棗莊戰鬥、魯南、
萊蕪戰役、南馬戰鬥、孟良崮戰鬥、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
主要獎勵
新四軍軍部通令嘉獎、隊前嘉獎、獎勵中正式步槍一支、三等功一次。
傷殘
棗莊戰鬥負傷一次。